一、
上周二(10月14日)市场大跌,二姨夫心态崩了,深夜找我聊天:

大意为:基金这生意太不靠谱了,如果明天还跌就卖光。并且让我估明后天是否还会跌。
每次遇到二姨夫开始对市场宣泄情绪,我多数时候都选择忽略,或者敷衍了事。因为我太了解他了:
1、只要市场一跌,他就要闹脾气,就要说“把钱还我,我不玩了”,而只要市场涨的好,他会带着一种洋洋自得对我二姨说“我前面买入是很对的”,且完全不会想起我。
2、市场跌的时候,我对他的劝说基本也没什么用——无论我的劝说带着多么大的热忱、劝说逻辑多么缜密、排比句像孟子一样有气势,都抵不过第二天市场的下跌:你看,市场就是不行了,你的分析没啥用。
底层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市场价格这个客观,而不愿意相信我的主观分析。
但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因为二姨最近专门交代我,二姨夫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加大投入,人变得又亢奋又焦躁,希望我多关注一下他,怕他心态崩了。
于是我向他要来了持仓和交易记录。一看,好家伙,近1年买入交易170笔,卖出24笔,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在交易,比农民伯伯还勤奋。
先来看近一段时间的买入:


我注意到两点:
第一,自10月13日以来每个交易日都在买入。
第二,开头我们提到10月14日二姨夫表示再跌就卖光,但是15日大盘一涨就加仓了,16、17日连跌时也在加仓。

所以这就和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一样,嘴上说不爱了要分手是真的,但后来床头吵架床尾和也是真的。二姨夫攻击基金只是对A股下跌不满,不是真的不爱了,不爱了怎么会天天买呢?不满和爱是可以并存的。
我们再看卖出交易:


有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大量的撤单交易。12笔交易里,一共有8笔撤单,占比2/3。可见其内心的纠结程度。从目前的结果来说,大部分撤单都对了,7、8月如果卖出,持续的踏空会让他饱受煎熬。
第二,出现了低卖高买的连续交易。积极进取9月4日卖出了30%,但是该交易日前的两个交易日在买入、之后的连续两个交易日也在买入,可见内心有一种深深的害怕踏空的恐惧。


这再次体现了他投资中纠结的极致性,也反映了他的交易基本是由价格走势决定的。当然,也体现了二姨夫交易的灵活性,能屈能伸,不怕被打脸。

二姨夫在面对市场涨跌时候(尤其是下跌)的情绪化表现,非常可以理解,因为想赢怕输是人性本能,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有类似情况,都会被价格左右情绪和决策。逻辑很简单:相信价格或许是错的,但不相信价格的话,相信什么呢?起码价格是最客观的!
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主观分析经常不靠谱,但价格是最不靠谱的,因为它每天都在变化。如果一个人,他的世界观每天都在变,你会觉得有参考意义吗?他的世界观还值得关注吗?

二、
前几天群里有位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卖在8月踏空了的经历,原因简单说就是自己总结的价格规律。

我们其实在5月到8月期间,多次分析过回本就卖的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一来这是在找单纯的价格规律,而价格本身的变化规律是混乱的,且多数人使用的价格数据样本小、时间短,参考意义很有限;二来大家总结价格规律是近几年熊市的价格规律,用在现在牛市里,自然是错配了。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相关内容也没阻挡得了许多投资者卖出踏空呢?
因为:一是有许多投资者压根没看、或没认真看这些文章:多数文章打开率不到20%,完读率不到50%。即使读完了,一看到市场下跌,马上对我们的文章内容产生怀疑,自然也就听不进我们的建议。看直播的人就更少了,市场低迷时一场累计观看人次都不到1000。
所以,投顾陪伴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的,投顾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信赖和成本投入。如果不信赖,我们那么多关键机会提示都会被忽略;如果不愿意花时间读文章内容,也不可能知道我们在说什么,我们说了也是白说。

这位群友的情况和二姨夫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都在以价格规律做决策,差别是退休了可以全职炒基金的二姨夫显然有更多时间研究市场和思考交易,在卖出时机上把握的更好。可以说,二姨夫的投资方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多可否定的,问题在于:他全然以价格信息对自己的投资进行评判时所承受的心理煎熬,已经远超其投资所获的收益(目前1.4万元收益)。二姨反应:二姨夫因为投资过度操劳,已经出现了视力下降、睡眠质量变差、不愿意参与家庭劳动、越来越I人倾向、连性致都没了等问题。现在,基金投资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所有的显性投资收益,早已在暗中标注了代价。
令我们感到“任重道远”的是,二姨夫和这位群友都不是简单的个例,而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包括经常看我们内容、对我们投资理念很熟悉的人。
上周市场下跌,群里面讨论氛围浓烈,本周市场上涨了,群里就安静了。

还有在上周下跌时,一位跟投超5年的朋友私信老A想要清仓。

这是令我们最感到可惜的——时间在流逝,但投资体系并未建立,仍然是价格决定一切,情绪、看法几乎完全取决于价格波动,人成了价格的提线玩偶。如此,我们就只能在同一错误里循环往复,很难靠近自由、自主、自在的理想境界。
还是那个观点:上涨是假的,下跌也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成交价是真的。价格的最大价值是用于交易,而不是用于评价,更不能成为决策的主逻辑。
截至10月20日,估值温度计48.03°,属性“中估”。
恐贪指数为62,属性“中立”。
当前股债性价比温度48°,股市估值“适中”,性价比较高。
特别提示:
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积极进取(TIAA003005)$ $日积月累(TIA08030)$$全球精选(TIAA003004)$
#银行股走强,农业银行续创新高# #马字辈个股拉升,福龙马涨停# #算力硬件股大涨,源杰科技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