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科学 (Boston Scientific) - SIR-Spheres®(树脂微球)
优势:
全球市场份额领先(尤其在欧美及亚太部分地区)。
拥有长期临床数据支持,适应症覆盖较广(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等)。
树脂微球活性校准较灵活,医生操作经验丰富。
挑战/前景:
核心专利逐渐到期(需依赖品牌效应和持续迭代)。
面临本土化竞争(如中国集采压力)。
前途评级:★★★★☆
凭借品牌、渠道和医生惯性维持优势,但增长需依赖新兴市场和联合疗法拓展。
美敦力 (Medtronic) - TheraSphere®(玻璃微球)
优势:
高比活度(单颗微球辐射更强),对特定患者(如肿瘤负荷低、需大剂量)有优势。
产品平台稳定,玻璃基材放射性残留风险更低。
挑战/前景:
定价通常高于树脂微球,医保控费背景下压力增大。
临床推广策略需更灵活应对竞争。
前途评级:★★★☆☆
技术独特但适应症覆盖略窄,需深化差异化策略或扩展应用场景。
恒瑞医药 (Hengrui) - 泽菲®微球 (国内首个自研钇90树脂微球)
优势:
中国独家获批上市(2022年),享受“国产替代”红利。
深度契合医保控费需求,性价比潜力大(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
背靠恒瑞强大的肿瘤药销售网络和医生资源。
挑战/前景:
需积累长期真实世界数据建立国际认可度。
全球销售网络建设仍需时间。
前途评级:★★★★★(中国市场) / ★★★☆☆(国际市场)
中国最具前途! 政策支持+成本优势+渠道能力,有望主导国内SIRT市场,国际布局需长期投入。
远大医药 (Grand Pharma) - 易甘泰® (SIR-Spheres®中国独家代理 + 自研管线)
优势:
拥有SIR-Spheres®在大中华区永久独家权益(稳定现金流)。
布局创新型放射性药物(如177Lu、TAT疗法),构建核药生态链。
挑战/前景:
代理模式利润受限于分成协议。
需加速自研管线(如新型栓塞微球、核素偶联物)商业化。
前途评级:★★★★☆
以核药平台化战略立足,借势全球技术+本土运营,长期潜力取决于自研转化速度。
其他国际/本土生物技术公司 (如NorthStar、ABX等)
开发新型微球载体(可降解、多功能)、治疗性核素复合物(钇90+靶向分子)等。
前景关键点:
能否突破现有技术框架? (如精准肿瘤靶向、减少栓塞副作用)
早期数据能否证明显著临床优势?
前途评级:★★★☆☆(需跟踪技术成熟度)
创新方向有潜力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可能被巨头收购整合。
锶90/钇90发生器生产商 (如IRE Elit, NTP Radioisotopes等)
提供稳定高纯度放射源是微球制造的基础。
前途评级:★★★★☆
行业刚需环节,需求随中下游增长而提升,技术壁垒护城河高。
短期(1-3年):
国产替代政策 + 成本优势是核心驱动力。
全球市场:波士顿科学(SIR-Spheres®) ≈ 美敦力(TheraSphere®)
双巨头格局稳固,但需应对新兴竞争者。
中长期(3年以上):
技术整合者胜出: 能主导“精准剂量+靶向递送+低毒化”技术迭代的企业(可能来自巨头持续创新或Biotech突破并购)。
平台化企业更具韧性: 如远大医药围绕核药构建诊断-治疗闭环生态。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机遇: 恒瑞若成功将本土经验复制至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有望跻身全球一线。
临床数据壁垒: 长期生存率、安全性优势的实锤证据。
医保准入节奏: 尤其在中国集采/DRG政策下的价格策略。
适应症拓展: 突破肝癌,向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新领域延伸。
联用方案价值: 与免疫疗法、靶向药的协同效应是否被验证。
🔍 建议: 若关注稳健性,选择恒瑞(中国市场龙头)或波士顿科学(全球领导者);若偏好技术革新弹性,可跟踪远大医药管线进展或布局下一代核药技术的Biotech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