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市数量统计
- 2015年:≤20家
退市制度尚未完善,年均退市数量多为个位数。
- 2016年:≤20家
延续前期低效退市机制,市场出清缓慢。
- 2017年:≤20家
退市新规尚未出台,财务造假等问题难以及时清理。
- 2018年:≤20家
退市数量仍为个位数,监管力度相对宽松。
- 2019年:约20家
退市新规初显成效,退市数量开始小幅增长。
- 2020年:17家
2020年底退市新规正式实施,强制退市标准细化,当年受政策过渡期影响仍较低。
- 2021年:17家
新规首年执行,退市数量保持平稳,交易类退市案例逐步增加。
- 2022年:46家
退市新规全面发力,强制退市达42家(财务类占比85.7%),主板企业加速出清。
- 2023年:45家
交易类退市占比73%(面值退市成主流),房地产行业退市最多(8家)。
- 2024年:52家(截至年底)
史上最严新规实施,主板市值退市标准提高至5亿元,首现“市值退市”案例。
二、趋势分析
1. 退市数量大幅增长
- 2015—2021年:年均退市不足20家,市场出清效率低。
- 2022—2024年:退市数量跃升至40家以上,2024年达52家(历史新高)。
- 核心驱动:2020年退市新规及2024年“国九条”强化执行,推动“应退尽退”。
2. 退市原因结构性变化
- 2022年以前:以财务类退市为主(如2022年占比85.7%)。
- 2023—2024年:交易类退市(面值退市、市值退市)占比超70%,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3. 政策影响显著
- 2020年退市新规:引入组合财务指标、交易类指标,明确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 2024年新规升级:主板市值退市门槛从3亿提高至5亿,加速低质企业出清。
4. 行业与板块特征
- 行业集中:房地产、电力设备等行业退市较多,受行业周期及政策调控影响显著。
- 板块分布:主板退市占比近90%,因企业基数大且新规执行更严格。
三、总结
- 转折关键:2020年退市新规推动市场生态优化,2024年“史上最严新规”进一步加速出清。
- 未来趋势:监管持续强化,退市常态化将提升资本市场质量,低质企业加速退出。
证券日报网讯 通润装备2月2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新能源板块主营业务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及系统,为客户提供全场景的光伏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编辑 袁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