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印花税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01喜欢:12

就在上周,高层加班加点研讨如何提振资本市场,然后讨论完之后啥结果都没有。

聪明的人可能猜出来了,券商的建议主要是降低印花税和放缓IPO。

不过稍微有点常识的,就知道这两项建议落实的概率微乎其微,印花税本身就很低了,如果再降怕是红利税要来,而IPO是高层的核心KPI,这个难度更大。

至于到处流传的T+0,不过是某些认知有障碍的券商在媒体上的建言。真施行了,所有的券商都是受害者,因为散户要绝迹。这不是刨韭菜根,这是直接把韭菜根给挖了。

已经注册制了,IPO是估计很难降,T+0也是不可能的,老洛认为如果上面能够让利的话,印花税可以降一降。

现在券商开户股票交易佣金都低到万分之1.5以下了,买卖一个来回才收万分之三。券商这帮人是拉人开户为国家资本市场做贡献的,没有这帮人一天到晚拉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开户,股市怎么发展。

大家都知道的,中国股市这么差,还要一天到晚找人开户,多难啊,工作可谓及其难做,难做也罢,只要收入高也是可以的。可是佣金都开到万1.5以下了,可想而知,收入还怎么高的起来。

而上面的人看起来啥也没做,却躺赢。

当前股票印花税是在卖出的时候收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也就是万分之十,这是券商佣金收入的多少倍啊。蛋糕分配的合理吗?

要老洛说,印花税还有降的空间,取消也不是不可能。

据了解,印花税是个古老的税种,当年是因为纸质股票交易过户需要交易所或其它代表国家信用的机构对所交易的纸质股票实施“贴花背书”,即私人交易行为占用了公共资源,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但随着交易自动化时代到来,印花税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严重质疑。

市场普遍认为,套差交易者购买或卖空股票后,股票价差必须完全覆盖成本而且产生赢利才会实施反向交易,这无形中放大了股市波动,弱化了股票定价准确性。

在发达国家,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非常在意股票定价是否准确。他们认为,定价越准确,说明市场越有效,股市波动风险越小,越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的合理利益。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盟先后取消了印花税,目前全世界主要股票交易所中只有印度和中国大陆还在征收。

过去20多年来,中国股市印花税率有过数次调整:

1990年6月深市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卖出者缴纳,税率6‰。

1991年10月深市将印花税率调低到3‰,沪市开征3‰交易印花税,买卖双方缴纳。

1997年5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

1998年6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5‰下调至4‰。

1999年6月B股交易印花税率降低为3‰。

2001年11月AB股交易印花税率统一降至2‰。

2005年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调整为1‰。

2007年5月30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

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

2008年9月19日,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卖出的时候收。

之后就一直没有调整过!2021年证券交易印花税被正式立法。

综上,降印花税是可以期待的!

#券商# $中信证券(SH600030)$ #中特估#

全部讨论

分红金额少于融资金额的公司原始股东禁止减持,加大退市力度,这两条敢不敢施行?

2023-08-03 11:26

帖主新韭菜一枚?降印花税有毛用,你平时交易时关心过缴了多少印花税吗?

作为30年的老股民,见惯了“面多添水,水多加面”的和面操作,只是近十年,面多水少,明显不够用,盆子底下窟窿眼多得快成了筛子,还和得下去吗。
零和市场,既要扩大直接融资,又要增加投资者盈利,想啥呢

2023-08-03 20:47

应该出台新的大小非减持意见。由于现在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45%.而大小非减持属于暴利,已远远超过每月12万的收入。理应执行最高税率45%的个税。建议财政部给予大小非减持按照持有年限优惠税收。建议可以流通后3年内坚持的收45%的个人所得税。5~10年之后减持的收20%的所得税。若该建议得以实施,将会大大减缓大小非的减持速度和减持数量。希望财政部及国税总局予以考虑

2023-08-03 12:22

谢谢大家前来参与讨论,老洛我不是新韭菜,我在证券行业呆了十多年。看不惯券商一味只想着收割,索性就离开证券了。目前每天就是看看公司,学学中医!

2023-08-03 23:57

新股高溢价高估值高速发新股不提,应为都是券商干的坏事。

2023-08-03 20:50

T十0以前又不是没有过,也沒见散户死

2023-08-03 20:43

建议调升印花税至量化交易绝迹。

2023-08-03 20:23

应该按照交易额度来收印花税 交易额超过10万的不降 1-10万的降一半 低于1万的 免印花税

2023-08-03 18:52

港股是t➕0,还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