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于: | 雪球 | 回复:17 | 喜欢:43 |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证券市场里有很多量化估值模型都是以美债收益率作为贴现率,美债收益率一上升,对应的测算出的股价就要下降,就得在二级抛出股票,会直接带动股价下跌至在这收益率下测算出的合理价格再买回。
层主和楼主的观点都很有水平,我的理解是静态来看国债利率直接影响股市是因为估值模型的挂钩,估值模型的基本逻辑就是两者呈负相关,也就造成估值下跌股价自然下跌;动态来说就是影响预期,预期是预计将来大量概率事件,是当下正在逐渐演变的过程,是动态博弈。最典型的预期就是期指了吧,短期看关联性很强,但是长期看,市场未必会向预期方向走,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而当预期被市场打脸后,预期也会反过来向市场行情靠拢。
按照楼主观点美债收益率上升导致股市资金抽离到了债市,但眼下已经发生的事实是抛售导致价格下跌导致收益率上升,也就是债市资金被抽离,甚至有一部分流向了股市,岂不自相矛盾?
因此我同意层主观点,这段时间短期的暴涨暴跌关系反映的是对估值模型的静态影响。楼主的观点说的是收益率上升对股市的长期利空,但长期动态影响却不一定,要看最终的博弈结果。文中表述为“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提高了无风险收益率、改变了资金的流向,使资金流出股市,流向债市,最终反映到股市上就是股价下跌了”。但目前这个过程显然还远没有成为现实。
你的这个回复非常有水平,我已经给你点赞。你说的非常对,对于单独的国债市场来说,价格高低受供求影响,现在供大于求,二级市场国债价格下跌,导致国债收益率升高。
但这件事对股市有何影响呢,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二级市场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会让股市里的中低风险偏好者对国债未来的收益产生较高的预期,然后抛售股票,股市下跌。这中间可能股市和国债下跌,不是一步到位,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简单的逻辑就是这样。也就是国债收益率影响的是股市投资者对债市的预期。$隆基股份(SH601012)$ $中远海控(SH601919)$
此外,如果美国国债二级市场的存在,加剧了美国国债价值的波动,波动可能是盈利也可能是亏本,如此证券化,收益(风险)如此直接地收供求关系的影响,那么还能称之为无风险资产吗?毕竟无风险的是一级市场的国债,到期总会按照约定的利息支付,但二级市场的国债,交易出去了,是赢是亏看的是供求关系。如此的话,不能说是零风险吧。其他资产以二级市场的国债收益为锚,是否有些偷换概念,刻舟求剑呢?
不要乱用成语,好好提高语文水平是正道。如果说写得这么通俗易懂,你还有这么多疑问,那么股市真的不适合你,因为连一篇千字小文都理解不了,是不可能去理解市场的。
请教下。如果大家对美国未来会有通胀的预期,那么当下的低利息的国债,显然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未来新发国债就只能通过给更高的利息或者折价来提高吸引力(至少要把通胀给包进去)。通缩的环境下,现金为王,但通胀的环境下,显然现金是贬值的。因此,在通胀的环境下,一定是有价值的核心资产保质增值,这也是会比国债更有吸引力,相对而言现金贬值的。短期内国债收益的波动,引起市场的波动,股市核心资产整体市值大幅度回撤,能反应的,主要是货币供应紧张,但这只是波动调整中的一个瞬时状态。如果未来的预期是之前的货币过度超发透支,通胀,那么现金是会相对贬值的,能创造巨大价值基本面良好的核心资产才会是保质增值的避风港,而不是票面利润可能跑不过通胀的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