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指数ETF(SZ159538)$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指数ETF的面世填补了国内信创类指数产品的市场空白,也为投资者分享信创产业发展红利提供了高效便捷工具。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信创框架报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创领域的相关技术早已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基石,也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犹如粮食之于人体,因此和“握紧我们的饭碗”一般,信创行业不仅是国家安全之所在,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浪潮,有望形成庞大的产业生态集群。
实际上,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国博弈局势,攻克“卡脖子”难关,摆脱关键领域的对外依赖,我国很早就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并逐步落实“2+8+N”应用体系,鼓励国有品牌“自立自强”。虽然说早些年,政策引导以高屋建瓴式的定调和战略制定为主,但近两年,更加具体的政策接连出台,不断向实体产业落脚。政策的基础期已经夯实,接下来或许就该迎来广泛应用的时候了!
02 | 信创政策正在逐步向“实”
其实,早在2013年,我国就提出了“2+8+N”应用体系。其中,“2”指党、政;“8’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关键行业,包括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N”指汽车物流、烟草、电子、建筑等行业。可以看到,“2+8+N”应用体系从需求侧为信创产业肇画蓝图,党政先行,逐步带动其他关键行业形成信创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但由于技术限制,我国从2020开始,才真正步入信创“元年”。市场需求活跃、企业业绩增长、标杆项目频出,2021年至2023年间,信创产业逐步走向应用阶段,陆续布局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国产替代、应换尽替”。
我们来看看“爆发三年”的相关政策:
2021年底至2022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各省等相继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扩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和各省有关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信息化的相关规划。
这是提纲挈领的战略性政策;但从中也不难窥见,目前,我国在信创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中的规划已经较为具体。
按照规划,2023年,金融全行业预期完成一般系统的国产替换;2025年,国家电子政务网要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安全、可靠应用;2027年,央国企完成信创100%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2035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要得到全面加强,关键核⼼技术自主可控。
而具体到某个方面的政策,也是日益细化。以政务系统的替换为例:
2022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2023年底前初步形成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基本具备数据目录管理、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安全防护等能力,信创细分市场再次迎来发展契机。
到了今年7月28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试行)》; 8月4日至7日,财政部亦陆续发布了多款软硬件的《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大家也能看到,按照规划,金融是最先完成国产替换的领域,因此今年下半年,也有多项招投标启动。比如8月7日,某银行公告总计约65亿大单,其中34亿ARM服务器、10亿C86服务器需求,全为国产信创产品;7月底、8月初,某国产操作软件宣布独家中标某国企服务器操作系统集采项目,负责提供超12万套服务器操作系统。
而在财政补贴方面,国家也拿出了“真金白银”。
今年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实行阶段性财政贴息,并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9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将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因此,在采购标准得到“明文规定”之后,国内信创市场将有望迎来更强的业绩兑换预期和黄金发展期。
03 | 信创市场能有多大?
那么,如果我国能在“2+8”领域顺利采取“应替尽替”的政策,这个市场空间能有多大呢?有机构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浙商证券预测,按八大行业计算,我国2027年信创总规模有望达到1.56万亿,年均复合增速2.10%。
首先,按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卫生)计算,预计2027年八大行业在职员工数量约为3759万人。要知道,根据规划,这些人所在行业的办公硬件、操作系统都要“应替尽替”,涉及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和相关服务内容等硬件替换,也涉及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含OA、 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等软件替换。也就是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最终很可能告别某微,用上咱们自主研发的产品。
根据党政和八大行业的渗透率假设,预计2027年总体渗透率为80.97%,预计完成建设规模1.27万亿元。23-27年需要完成的建设规模为6578亿元,23-27年每年需要完成954/1232/1951/1937/1458亿元,其中党政每年需要完成250/351/530/488/514亿元,行业每年需要完成704/81/1421/1449/943亿。
图2:2027年信创总规模有望达到1.56万亿
资料来源: 经公开资料整理测算、浙商证券研究所《信创框架报告》
其中党政信创2021年总规模约为4666亿元,每年总规模增速3.05%,2027年的总规模为5588亿元,假设2027年总渗透率可达90%,2027年预计党政完成建设规模为5029亿元。
而八大行业2021年信创总规模为9132亿元,每年总规模增速1.60%,2027年总规模为10042亿元,目前金融系统完成度较高,而医疗系统替代偏慢。预计2027年八大行业完成建设规模7627亿元,即2023至2027年间需要完成的建设规模为4694亿元,可见替代规模多么巨大!
图3:党政2021-2027年信创总规模及预计建设规模
资料来源: 经公开资料整理测算、浙商证券研究所《信创框架报告》
图4:2021-2027年信创总规模及预计建设规模
资料来源: 经公开资料整理测算、浙商证券研究所《信创框架报告》
因此,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2023年之后,信创板块的上涨逻辑:国产替代产生巨大市场空间,自主研发迎来一定突破,部分国央企订单落地,示范效用已经先行,较强的业绩兑换有望成为信创板块中的主要方向。
信创的本质是实现中国信息化产业的自主可控,全面保障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因此“国产替代”的逻辑可以说是近乎“必要的”。
在信创万亿蓝海面前,想提前布局信创板块的投资者,也可关注全市场首只信创类指数产品——富国基金旗下的信创指数ETF(159538),目前已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在上周的文章《信创指数ETF(159538)今日上市!喜大普奔,高纯度的信创主题投资工具终于来啦!》中,科技君也已经详细介绍过信创指数ETF的产品特性和配置价值,或许可以帮助投资者布局万亿市场规模的信创产业,捕捉其中孕育的巨大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
1、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相关产品仅用作举例说明,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指数历史收益情况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基金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特有风险。
3、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4、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指数ETF的面世填补了国内信创类指数产品的市场空白,也为投资者分享信创产业发展红利提供了高效便捷工具。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指数ETF的面世填补了国内信创类指数产品的市场空白,也为投资者分享信创产业发展红利提供了高效便捷工具。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信创板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把一些技术、产品包括整个IT的生态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去实现国产替代还有自主可控,这就是信创背后的本质原因还有核心逻辑的所在。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
信创产业呈“2+8+N”的行业布局,国产化进程将加快,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云计算软件硬件主机,各类终端网络安全等领域!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第四次工业革命确实将给我们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智能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将更人性化。科技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机协同及智能设备应用将极大优化工作生产模式,提升工作效率。节省的时间利用于学习培养新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应用,可能推动社会进步,如延长预期寿命,提升教育质量。
大数据分析应用可能革新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更高效率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新基建和新兴行业将激活就业,吸收青年人口,促进社会发展。
当然,也不可否认第四次革命同时也将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如部分工作岗位替代,以及信息安全等新挑战。但第四次革命的机遇大于挑战,我持谨慎乐观态度面对。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在国产替代空间这块,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去做这个替换的,这是第信创板块最大的逻辑。我们在国产化率特别低的环节,也在逐步打造自己的产品和生态。比如在芯片环节,国内有六大主流的芯片设计厂商都在推进自主化的进程,最新的CPU已经接近了国际高端水平的位置。在操作系统环节,我们的桌面和服务器已经有相应的操作系统产品投入到应用当中,并且能够适应国产的整机。国产化率目前最高的就是五成左右的水平,意味着我们未来要去实现接近全面的国产化,还会有很大的空间。
我很看好$信创指数ETF(SZ159538)$的投资价值。
信创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国家对信创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从20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安全被强调得越来越多,而信创行业正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行业可能是一个快速受益的领域。金融行业的IT需求不需要太多的财政支持,这个行业本身也比较赚钱,所以在资金方面,金融行业是有一定预算的。同时,一些国内软件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支撑国产替代,进一步促进了信创行业的发展。
尽管硬件的发展与海外存在一定差距,且需要长时间和大量投入,但其与软件的迫切性相比并不算高。软件是与用户直接联系的,而目前国内的研发实力相对较强,这也是信创指数投资价值的一个体现。
$信创指数ETF(SZ159538)$
信创大概念,我相信会是未来最牛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