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及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3年期和5年期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1.25%和1.3%。此次调整标志着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为贷款利率下行创造空间。
历史调整:2024年10月及2025年5月前,存款利率已历经多轮下调,1年期定存利率从2024年的1.1%累计下调15个基点至0.95%,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大(如5年期从1.55%降至1.3%)。
LPR机制:LPR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分为1年期(企业短期贷款参考)和5年期以上(房贷等长期贷款参考)。
2025年调整:
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0%,5年期以上LPR降至3.5%,均下调10个基点,为年内首次降息。此次调整与央行5月7日下调逆回购利率(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直接相关,体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6月至8月: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1年期3.0%、5年期3.5%),主要因宏观经济稳中偏强,政策进入观察期,且银行净息差承压(二季度末为1.42%)限制了进一步下调空间。
房贷影响:5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后,百万房贷月供减少约55元,利息总额节省近2万元,叠加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5年以上首套2.6%),显著减轻居民负债压力。
利率协同:存款利率与LPR同步下调(如5月20日),反映央行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贷款利率下行”的传导逻辑,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未来展望:
短期:LPR或延续稳定,因政策利率(逆回购)未调整,且银行息差压力仍需消化。
中长期:若经济复苏乏力,四季度可能再度降息,尤其是5年期LPR或单独下调以稳楼市。存款利率仍有小幅下调空间,但需平衡储户收益与银行揽储压力。
2025年利率政策呈现“结构性宽松”特征:存款利率大幅下调引导资金流向消费与投资,LPR“先降后稳”精准支持实体经济。未来政策将更多依赖市场化机制(如LPR浮动)与结构性工具(如再贷款),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