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49.SZ)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继续保持稳健经营态势,营业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现金流大幅改善,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国际化战略与研发创新同步推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和成长潜力。
经营业绩稳健,现金流显著提升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达1.27亿元,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依然稳固。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1.87%,达到1.28亿元,反映出其经营质量的实质提升和资金管理效率的优化。
核心产品优势突出,“老字号”品牌持续发光
报告期内,公司中成药制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45%,达2.87亿元,成为业绩的重要支撑。拳头产品“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正柴胡饮颗粒”等“五朵金花”系列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品牌底蕴,持续获得临床与市场认可。
其中,“王氏保赤丸”被纳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国际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季德胜蛇药片”在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获专家共识推荐,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为其二次开发奠定基础。公司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展会与品牌活动,持续强化“南通”“季德胜”等老字号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国际化布局深化,原料药出口增长强劲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挑战,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上半年自营出口实现销售收入11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多个原料药品种通过美国FDA、欧洲CEP认证,产品质量获国际认可。新产品如利用托那韦、来特莫韦等已完成国际注册申报,为后续出口增长储备新动能。
研发创新与产能建设同步推进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多个药效学与临床研究项目。报告期内,获得国家药监局关于“盐酸苯海拉明片”新增适应症的批准,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此外,中成药制剂生产基地项目、GMP认证提升、节能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为未来产能释放和质量升级奠定基础。
降本增效与激励改革激发活力
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智能化改造和采购成本控制,上半年公司实现降本增效超500万元。5月成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向105名核心骨干授予1549.4万股限制性股票,有效调动团队积极性,助力长期发展。
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公司在甘肃陇西等地持续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报告期内采购当地中药材3094.63万元,解决就业70余人,展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上半年,精华制药在“管理提升年”和“项目突破年”的双重主题下,交出了一份稳健而有质量的期中答卷。公司凭借核心产品的持续优势、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内部管理的不断优化,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东风中,正稳步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未来,随着研发成果的陆续转化和产能项目的逐步落地,精华制药有望在医药制造领域持续引领创新、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