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上市银行格局生变:齐鲁规模反超青银,青银息差逆势提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区域为王、精耕者胜】上市银行业绩PK:杭州银行领先,华夏银行垫底》一文中,可以看到,江浙地区银行的发展之稳健,依旧是中小银行典范;而山东地区的银行之强劲发展,亦不容小觑,如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突围、崛起,堪称业内“黑马”。本文【科技金融说】将着重聊聊山东地区上市城农商行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山东地区上市城农商行有4家,分别是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威海银行、青岛农商银行。

其中,青岛银行最早实现IPO,并已实现港股、A股上市,时间分别在2015年12月3日和2019年1月16日;齐鲁银行则于2021年6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威海银行上市时间早于齐鲁银行,于2020年10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青岛农村商业银行(青农商行)的上市时间仅次于青岛银行,于2019年3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

整体来看,四家银行的上市时间大致在2019-2021年间,至今基本已有五六年。在这五六年间,可以看到,四家银行的发展格局基本已成定势,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稳居头部,青岛农商行与威海银行紧跟其后,也保持着相对稳健的增长势头。

从资产规模来看,山东四家上市城农商行彼此之间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

来源/企业预警通 科技金融说整理

比如青岛银行齐鲁银行。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险胜”,资产规模为6899.63亿元,仅高于齐鲁银行4个亿多一点,同比增幅为13.48%,处于“老大”之位。不过,从2025年一季报数据来看,这一位次发生了变化。

今年一季度末,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的资产一同跨越7000亿大关。其中,齐鲁银行的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65%至7163.97亿元,青岛银行同比增长14.46%至7131.53亿元,前者比后者多出30多个亿。

青岛农商行与威海银行亦保持着相对同频的增长。截至2024年末,青岛农商行资产规模为4950.32亿元,同比增幅为5.79%;威海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65%至4414.64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青岛农商行规模迈进5000亿大关,同比增幅7.96%;威海银行资产规模为4650亿元。

从经营业绩层面来看,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青岛银行的营收规模始终是在齐鲁银行之前。如2024年营收,青岛银行为132.98亿元,同比增幅为8.22%;齐鲁银行为124.96亿元,同比增幅为4.55%。

但是从利润规模来看,青岛银行却没有齐鲁银行“赚钱”。2024年,青岛银行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幅达19.97%;齐鲁银行净利润为49.45%,同比增幅达15.83%。

另外,2025年一季度,青岛银行实现营收40.47亿元,同比增幅为9.69%;净利润同比增长16.28%为13.02亿元。齐鲁银行营收为31.65亿元,同比增幅为4.72%;净利润同比增长15.69%为13.4亿元。

利润增幅方面,青岛银行显然更胜一筹,齐鲁银行同样也保持着不俗的增长。

第二梯队威海银行、青岛农商行,其间的差距相对明显一些。

截至2024年末,威海银行实现营收93.16亿元,同比增幅6.64%;净利润为21.98亿元,同比增幅3.87%。青岛农商行实现营收110.33亿元,同比增幅6.85%;实现净利润28.49亿元,同比增幅9.46%。

威海银行2025年一季度的具体数据还未发布,只披露了其报告期内的净利润为6.55亿元。青岛农商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0.57亿元,同比增幅0.99%;实现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增幅9.03%。

来源/企业预警通 科技金融说整理

从盈利能力关键指标来看,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在区域之中也更为突出,但二者之间差别也不甚明显。

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ROE、ROA分别为12.52%、0.76%;青岛银行的ROE、ROA分别为11.51%、0.68%;

青岛农商行的ROE、ROA为7.62%、0.59%;威海银行的ROE、ROA为7.55%、0.53%。

息差方面,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威海银行四家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51%、1.73%、1.67%、1.77%。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齐鲁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47%、1.77%、1.64%,威海银行未披露。

从已披露息差数据的三家银行来看,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即青岛银行2025年一季度末的净息差和2024年末的相比竟然有所提升,这即便是在整个上市银行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青岛农商行下滑明显。2025年一季度的净息差相较2024年末的数据下滑13个基点。

整体来看,息差表现中,青岛银行较优,青岛农商行次之,威海银行2024年末的数据也比较靠前,齐鲁银行相对落后。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17%、1.13%;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4.06%、251.49%。青岛农商行的不良率为1.77%,在三家银行中居于首位,拨备覆盖率为246.76%。

威海银行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还未披露,据其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不良率1.41%,拨备覆盖率为156.07%。

整体来看,在规模增长以及业绩层面,山东四家上市银行的表现在业内的确相对优异,尤其是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在如此复杂且多变的大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业绩的“双位数双增长”。而增长的背后,不仅在于其自身的转型调整、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策、经济方面的支撑。

齐鲁银行,依托国资股东背景,深耕对公业务,异地扩张加速;青岛银行以理财子公司+金融市场双轮驱动,把握债市机遇拉动投资收益,非息收入占比达33%;青岛农商行聚焦本地化服务优势,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区域经济来看,山东GDP全国第三,2023年增速居前列,新旧动能转换也催生了大量基建、制造业信贷需求,进一步推动城农商业务规模高速增长。

增长趋势明显,但有些挑战仍需关注。

息差压力。比如齐鲁银行,虽然业绩增速较强,但是息差压力相对明显,明显低于省内均值,接近商业银行息差均值。今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个基点。

资产质量仍需提升。如青岛农商行与威海银行,其不良率在业内来说并不算低。且风险抵御能力仍需加强,特别是威海银行,其拨备覆盖率已基本接近监管红线。

齐鲁银行与青岛银行的不良与拨备情况,若和江浙地区的头部上市银行相比,也是逊色不少。且在零售转型以及对公发展的背景下,其也亟需做好风险平衡。如青岛银行零售优势需应对不良率攀升;齐鲁银行对公优势需优化资产结构。

头部银行(齐鲁、青岛)通过规模扩张与业务创新领跑,青岛农商行立足本地夯实基础......山东上市银行的崛起印证了“经济大省必有金融强企”的规律,但能否从“规模红利”转向“质量红利”,将决定其能否真正比肩江浙同业。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