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澜起科技(688008)半年报分析与未来展望

1. 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绩亮点

澜起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相当出色的财务成绩,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实现了高速增长。

财务指标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亮点说明营业总收入26.33亿元+58.17%增速超半数,主要产品需求旺盛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95.41%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提升扣非净利润10.91亿元+100.52%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综合毛利率60.44%+2.66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每股收益(EPS)1.02元+96.15%股东回报增厚经营活动现金流10.59亿元+29.19%造血能力良好,与利润增长匹配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DDR5渗透加速:全球服务器市场DDR5内存渗透率从2024年的约50%快速提升至当前的80%左右

。这意味着市场主流正在向DDR5切换,而澜起作为内存接口芯片的核心供应商,其产品需求量随之大幅增长。

产品结构优化:不仅仅是基础的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芯片(RCD)在放量,更高代际、更高附加值的第二和第三子代RCD芯片的出货占比也在提升

。这些更高代际的产品通常技术和性能更先进,利润率也更高,从而推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改善。

“运力”芯片爆发:公司提出的“运力”芯片(包括PCIe Retimer、MRCD/MDB、CKD)合计销售收入达到2.94亿元,同比增长约96%

。这块业务成为新的强劲增长点,尤其受益于AI服务器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2. 核心业务深度解析

💾 互连类芯片(核心主业)

表现:实现收入24.61亿元,同比增长61%,占总营收比重超过93%

。这是公司绝对的核心基石业务。

技术迭代:DDR5技术本身也在不断迭代,每个子代产品在速率和性能上都有提升。澜起已规划了六个子代的DDR5产品,并已开始参与DDR6标准的讨论

。这种持续的技术领先是其重要的护城河。

配套芯片:除了内存接口芯片(RCD),还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温度传感器(TS)等模组配套芯片,随着DDR5放量而同步增长。

⚡ 运力芯片(增长新引擎)

这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曲线,旨在解决数据中心内部高速数据传输的瓶颈。

PCIe Retimer芯片

功能:用于增强和重定时高速串行信号(如PCIe),确保数据在长距离传输后仍能保持完整性和可靠性,对于AI服务器中多GPU协同工作至关重要。

进展:收入同比大增119%,全球市场份额估计从12%提升至14%

。公司已推出更先进的PCIe 6.x/CXL 3.x Retimer芯片并向客户送样,并正在研发PCIe 7.0版本

MRCD/MDB芯片

功能:用于服务器新型内存模组MRDIMM,这种模组可以进一步提升内存带宽。

进展:第一子代已上量,第二子代已获得英特尔AMD平台支持,预计2026年下半年上量,2027-2028年放量

CKD芯片

功能: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DDR5内存模块,是未来桌面级平台的标配。

进展:随着PC端新CPU平台上市,2025年已开始规模应用,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约2.38亿美元

🔮 未来技术布局

CXL(Compute Express Link)技术

这是一种新兴的高速互连协议,能够实现CPU与GPU、内存池等设备的高效互联,是打破“内存墙”的关键技术之一。

澜起的CXL MXC(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是未来的重要增量。其3.x版本已流片,预计2026年下半年将随着主流CPU/GPU平台的支持而开始起量

。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169%

PCIe Switch芯片

公司凭借在高速SerDes技术上的积累,正在积极布局PCIe Switch芯片的设计与研发

,进一步丰富其在高速互连领域的产品线。

3. 未来一至两年展望 (2025-2027)

综合多家券商的预测,市场对澜起科技的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

机构预测指标2025年预测2026年预测2027年预测**备注营业总收入54.9 - 58.1亿元77.1 - 79.1亿元94.8 - 98.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显著归母净利润24.4 - 25.9亿元29.7 - 35.6亿元38.7 - 44.0亿元利润增速持续高位每股收益(EPS)2.19 - 2.27元2.78 - 3.11元3.39 - 3.84元股东回报持续提升市盈率(PE)52 - 58倍37 - 48倍30 - 36倍按当前股价,估值逐步消化

增长逻辑

短期(2025-2026):增长动力主要来自DDR5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超过85%

)以及其中高代际产品(如第三、第四子代RCD)占比的提升。同时,PCIe Retimer芯片将继续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而快速放量。

中期(2026-2027):新的增长引擎将逐步接力,包括CXL MXC芯片在内存扩展和池化应用上的起量

MRCD/MDB第二子代的规模上量,以及CKD芯片在PC端的全面普及。

4. 潜在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光明,但也有一些风险点需要关注:

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公司的业绩与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强度、AI服务器出货量紧密相关。如果宏观经济下行或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需求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高速互连芯片赛道技术壁垒高,但市场前景广阔,可能会吸引更多竞争者入局,导致技术竞争和价格竞争加剧

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CXL、PCIe Switch等新产品需要得到CPU/GPU平台厂商、服务器 OEM 和终端客户的认证和采纳。如果生态建设或推广速度慢于预期,会影响新增量业务的兑现节奏

技术迭代风险:如果公司在DDR6等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上落后,可能会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5. 投资逻辑与总结

澜起科技正处在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坐拥“AI+内存升级”双轮驱动:当前业绩的爆发性增长直接受益于全球AI浪潮推动服务器需求和技术升级(DDR4→DDR5)。

核心业务护城河深厚: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市场地位,并能通过技术迭代(子代升级)持续提升价值量和利润率。

成功开辟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在“运力”芯片和CXL等新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为未来2-3年的持续增长储备了充足的动力。

估值与成长性匹配:虽然当前静态估值(PE)不低,但随着业绩的高速增长,动态估值(如2027年PE约30-36倍)正在被快速消化。

总而言之,澜起科技凭借其技术实力和产品布局,成功地抓住了AI与数据中心升级的历史性机遇。未来一两年,随着DDR5渗透率见顶,其增长动力将更多地向运力芯片和CXL等新产品平滑过渡。关键在于密切关注其新产品(特别是CXL)的商业化落地进度和市场份额变化,这将是决定其能否维持高增长态势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