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四强争霸:卧龙电驱市值破640亿领跑,金发科技材料突破实现批量供货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前夜,四大龙头公司布局渐次清晰。卧龙电驱参股宇树科技股价创新高,金发科技材料解决方案获批量订单,万马股份机器人线缆交付国际四大家族,岩山科技大模型部署赋能机器人“大脑”。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精密制造的结合体,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随着特斯拉发布“宏图4.0”计划,以及宇树科技等头部机器人公司宣布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活跃。

卧龙电驱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640亿元,年内累计涨幅超444%;金发科技通过材料技术创新解决机器人“重量-强度悖论”;万马股份机器人线缆应用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并批量交货;岩山科技则聚焦机器人“大脑”部署大模型。

---

0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前夜,涵盖人工智能、精密制造、新材料等多领域技术。这条赛道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但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未来80%的价值将来自机器人业务。这一定位显著提升了市场对机器人产业的预期。

据市场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53亿元,到2029年有望达到750亿元。尽管增长迅速,但即便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仍不及当前中国宠物行业3000亿元的规模,表明产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政策面上,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推进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也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02 四家龙头企业优势分析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硬件、软件、材料等多个环节,四家公司各具特色。

卧龙电驱(600580):电机之王布局机器人全产业链。公司不仅是宇树科技的“影子股”,还战略入股智元机器人,并与节卡机器人签署战略协议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公司已完成机器狗小功率通用关节模组开发,并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高爆发旋转关节模组。

金发科技(600143):材料专家解决重量-强度悖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了专业机器人材料研发团队。其改性聚酰胺材料以每立方厘米仅1.2克的密度(比铝合金轻50%),却能承受20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

万马股份(002276):机器人线缆龙头受益于电气化需求。公司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线缆领域头部制造商,产品已应用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并批量交货,并参与制定多项机器人电缆团体标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92.72亿元、归母净利2.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1.80%。

岩山科技(002195):聚焦机器人“大脑”部署大模型。公司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展现出显著的行业地位,已布局包括智能驾驶、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生成式AI等新兴技术。公司旗下岩芯数智与某人型机器人公司合作,在基于英特尔酷睿i3芯片的机器人平台上部署了自主研发的Yan1.3大模型。

03 财务数据与估值对比

从财务指标来看,四家公司表现各异:

根据2025年二季度数据,盈利能力方面:领益智造每100元收入有3.99元净利润,岩山科技紧随其后,金发科技第三,欧菲光第四。

营运能力方面:金发科技领益智造并列第一,欧菲光次之,岩山科技最后。

财务杠杆:欧菲光以4.54倍居首,金发科技次之,领益智造第三,岩山科技最低。

净资产收益率:领益智造以4.56%位居榜首,金发科技3.21%位列第二,岩山科技0.68%排第三,欧菲光为-2.85%。

具体到单一公司,卧龙电驱2025年上半年营收80.31亿元,净利润5.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66%和36.76%。但当前公司市盈率达68.29倍,远高于历史平均的28.95倍,估值风险值得关注。

04 资金动向与市场表现

资金对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关注度持续提升。2025年9月11日,卧龙电驱涨7.26%创60日新高,收盘报41.95元,成交额达101.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8亿元,占总成交额4.03%。

融资融券方面,卧龙电驱近5日融资净流出1.06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7.99万,融券余额增加。

机构持仓方面,重仓卧龙电驱的公募基金共8家,其中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有数量最多。该基金规模为24.27亿元,近一年上涨109.66%。

万马股份在2025年9月9日触及涨停,涨停价17.46元,涨幅10.02%,总市值177.09亿元。公司已与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公司基于“万马机器人智连CCa系统”展开合作,部分客户已实现月度供货。

05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人形机器人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也需注意相关风险:

估值泡沫风险:部分概念股涨幅巨大,估值已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卧龙电驱当前市盈率达68.29倍,远高于历史平均的28.95倍,存在估值与业绩错配风险。

商业化长周期风险: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全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仅为53亿元,不及卧龙电驱单月收入,短期业绩贡献有限。

技术路线风险:机器人技术仍处于快速迭代期,存在技术路线不确定性的风险。

投资建议:

·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关注卧龙电驱(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金发科技(材料解决方案批量供货)等龙头公司。

·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万马股份(机器人线缆头部制造商)等业绩增长稳定、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

· 所有投资者都需注意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在单一概念,并密切关注公司基本面变化和技术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产业汇聚了人工智能与精密制造的双重优势,虽然目前行业整体规模还不大,但成长空间广阔。投资者需仔细甄别相关企业,选择那些真正有技术壁垒、有市场应用、且估值合理的公司。

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心与眼光。长期来看,那些能解决实际需求、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更有机会从概念走向业绩兑现,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