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1号

星际1号

买股首先看商业模式!高端奢侈品最佳!能满足虚荣心!能消耗用户大量时间的轻资产公司最佳。 一个企业对政治和社会氛围的深刻洞察,也是其得以基业长青的技能之一。 一个行业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历史新高的公司,那么极有可能是你判断错误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核心问题:你在交易什么预期?市场在交易什么预期?实际可能达成什么预期?

讨论

中免的年盈利要继续下调,中期业绩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去年4到6月是94亿离岛,今年目前才41.5亿,按照6月目前的情况基本和5月差不多,那大概4到6月也就是在65亿以内,机场免税大概是可以填补这块的,但是想要增长很难,现在对于他们今年的业绩我觉得只能按照去年的业绩做为参考

讨论

目前来说消费股其实估值不高,股息率也还算可以,紫燕食品的股息率是4.8%,五粮液股息率3.44%,伊利也是4.4%,泸州老窖3.46%,对于消费股目前阶段资金考虑的不是股息率,而是这种增长是不是会持续,市场担心这些公司会负增长,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很多时候短期可能不会扭转。
另外一个角度地产只...

讨论

抄底一些茅台,1525

讨论

汾酒率先拉伸,难道有业绩出来,这逆势,难道有好事

讨论

很多消费品公司二季度的业绩大概率是和股价一样的走势

讨论

疫苗行业最近也开始价格战了,宫颈疫苗二价已经是100以内,流感疫苗也是,一般有价格战的时候往往行业都比较参,特别是股价

讨论

香港机场管理局航空枢纽发展总经理阮英杰表示:“自2023年起,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一直持续上升。在刚过去的旅游旺季,机场客运量已恢复至疫情前80%的水平,我们预期今年年底客运量会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今年前四个月,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为1690万人次,同比增长67.5%;飞机起降量同比增长55.3...

讨论

可能很多抱团的公司永远都回不到2021年初的高点了,每一轮牛市的时候一些股票都再也回不去了,07年是中船和江铜,2015年的各种互联网+,南北车都再也回不到那个高点,2021年抱团股95%以上也再回不到那个高点了。我觉得在心理要有这个预期

讨论

在卤味行业绝味和紫燕来说的话紫燕在未来确定性可能更好,紫燕的分红在a股上市公司里面属于屈指可数的,紫燕专注主业,不乱搞投资,绝味本来培育这么多公司都是可以收购过来做大做强,可惜公司只愿意做财务投资。
70亿的紫燕和107亿的绝味价格都不贵,中产消费相关的股票最近两年杀估值比较厉

讨论

白酒是文化产品,是社交货币

讨论

$中国船舶(SH600150)$ $美的集团(SZ000333)$ $柳工(SZ000528)$ 5月的出口数据依然很好,船舶,家电,汽车,工程机械依然维持快速增长

讨论

隆基股份自上市以来通过各种融资方式累计募资的总额约为166.15亿元人民币2630。这包括了IPO融资、定向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等多种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包括15.75亿元的IPO融资、49.40亿元的定增、38.75亿元的配股以及78.00亿元的可转债融资26。此外,隆基股份在2021年5月计划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

讨论

我刚刚关注了股票$百克生物(SH688276)$,当前价 ¥32.60。

讨论

$百克生物(SH688276)$ 疫苗的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疫苗还在快速增长,一看股价从135跌到32块出头是跌了很多,然后再看发行价36[捂脸],那这个跌幅也算正常,好像疫苗行业就带状疱疹还在增长,主要是人口老龄化,这家公司加入自选开始关注着

讨论

这几年医药行业集采了几年,居然没有出现大的并购重组,按理说在低位的时候企业应该大规模并购,给人的感觉是同行企业老板都瞧不上对方企业

讨论

曾经仔细研究了一下绝味食品,看他们家投资了很多美食生态,那会觉得他们家可以像他们的老乡爱尔眼科一样通过体外培育,等成熟之后上市公司再全资收购,餐饮行业一般如果能在一个地方维持5年左右那基本就是稳定的现金流,那会觉得如果按照这套模式搞下去那绝味也有可能市值过千亿,后面发现他们家...

讨论

一家企业如果财报显示赚了很多钱,但是又不大力分红和回购股票的话,那就要主要他赚来的钱可能有问题,对于每年都把绝大多数净利润分掉而企业还能维持增长的企业,那是值得重点看看,还有一个指标就是负债率也是值得看看的一个指标,地产行业前些年很多企业虽然分红,但是负债率奇高,负债率还能维...

讨论

消费当中阿胶和紫燕食品敢把利润全部分掉,按理说茅五泸这样的优质公司也是同样可以把每年的利润都分掉,他们的品牌影响力更强。

讨论

国企里面华润旗下的几家医药公司分红都是非常牛,阿胶赚的利润全分,华润三九分52%,江中分62%

讨论

中信证券: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建议关注科技出海、行业创新及估值修复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出海方向,跨境电商带动互联网及配套服务商探索新增长曲线,手机、娱乐设备、家用TV、可穿戴及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方向存细分机遇,品牌厂商内生+外延式策略拓展增量空间;乘用车、商用车、电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