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韭菜1111

新韭菜1111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木木之伊: 亏本买卖,行业五成开工还亏损//@木木之伊:回复@新韭菜1111:为什么投产就要向下呢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千手哥又出现了,感觉基本还是没清完//@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老王不至于一期产能都没达产就启动二期的!没那么笨
查看图片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感觉改苯没前途,abs现在太卷了//@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老王不至于一期产能都没达产就启动二期的!没那么笨
查看图片

讨论

回复@木木之伊: 老兄知不知道一塑二期的情况,感觉二期要是现在投产股价恐怕要向下[捂脸]//@木木之伊:回复@新韭菜1111:一塑的达不到奇美的水平,但是现在的售价已经和一般企业的差不多,去年刚开始是比一般企业低3-4%,还是符合预期的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如果按照日照的在建产能来算,一塑的还不够用呢,主要以后eps卖给谁还有疑问[捂脸]//@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老王可能仗着自己能消化一部分产能吧?然后据说一塑还有成本优势!但是来没体现出来!步子迈的有点大!老王!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很难说,反正下周五是规定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周五缩量严重,估计那些指数基金卖完了吧???真tm坑,这些基金!

讨论

还有我查了一下,指数基金调仓可以在成分股名单生效之后10个交易日内完成,也就是下周五,年报的基金持仓肯定不准,因为5月31日公布名单足足半年时间,很可能这个st走势就是基金连续减仓造成的

讨论

国恒是赚钱的,pdh丙烯产能过剩,国恒是采购丙烯的,买方市场格局,改性料自己消化问题也不大。日照eps现在微利,但是行业开工只有5成,不知道老王投产那么多咋想的,难道在家电包装领域有销路?ps行业目前是亏的,一塑一期40万吨基本只有5成开工率,不知道二季度会不会亏。
这些公司都是最近...

讨论

$国恩股份(SZ002768)$ 不知道为什么发图文不显示,昨天查了一下,按价值兄说的看年报的基金情况应该不准确,因为从年报统计到剔除名单公布有半年时间间隔,按木兄说的14号生效日卖完好像也不应该这走势,我查了一下是在生效日后的十个交易日内调仓完毕,也就是最晚下周五收盘前平仓,不知道是不是...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应该不止这点,我看一季报基金持仓,剔除富国那三家,剩下查询不到的还持有不到1000万股,大概2亿的市值,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指数基金,也不排除4月开始又有新的基金买入//@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机构持仓里面数的啊!中证1000指数基金!一万手也不多啊!为...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老兄在哪看的,是指数基金持有15000手吗//@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木木之伊:兄弟,有规定今天最后一天卖出吗?六月开始就卖了!算了下一共一万五千手!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和国恩金发比,整个行业都是超高估值,主要这俩也是不争气,业绩不能兑现[捂脸]//@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吐血],仁信都有29亿市值!星辉三十多亿!这市场给国恩的估值太少了!

讨论

也不知道老王回购没有,都没想到又回20

讨论

22年以前毛利和金发伯仲之间,最近两年下滑严重,21年abs,ps这些通用料达到价格巅峰,之后开始一路下滑至今,按理来说改性塑料这一块毛利应该上升才对,行业标杆金发确实上升了,现在毛利比万华也差不多少,国恩与金发的差异在于下游注塑占比更高,而注塑行业本身毛利波动并不大,一直都在20%左右...

讨论

回复@吾本良人: 短期还是很难的,除非金发继续踩雷//@吾本良人:回复@新韭菜1111:这个真不好说,谁也不敢说金发就坐稳了行业老大吧?再者,当年中信建投市值也超过中信证券,虽然现在从哪来回哪去了,但毕竟发生过嘛[大笑][大笑][大笑]

讨论

回复@慢慢慢慢慢弄: 顶不住了,我没钱接了[捂脸]//@慢慢慢慢慢弄:回复@新韭菜1111:这垃圾又跳水了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 价值投资慢慢熬吧,大化工总有出头那一天//@价值投资之自由之路:回复@新韭菜1111:啥都好就是没大资金看得上[捂脸][捂脸]一年到头白手单都很少见!

讨论

回复@一木价投实战: 你连动态pe都不懂?//@一木价投实战:[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国恩股份(SZ002768)$ 以前19不回购,现在22.7回购,中报基本稳了,而且现在的市场,老王有人品加成,中报利润修复的话给20pe不过分,如中报2.5亿利润,动态pe给20的话市值就是200亿,唯一的难点在于200亿的金发杵在那[捂脸]

讨论

poe也不错,基本全靠进口,可惜这俩都在研发阶段,好在还比较靠谱,打算量产的话应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