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tk4

战鹰tk4

1)买股票就是买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商业模式的企业股权伴随它一起成长享受复利的乐趣! 2)未来30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现在所处的伟大的复兴时代会孕育出很多优秀的企业!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朱酒: 酒兄,茅台股价企稳可能需要茅台飞天市场价止跌企稳,你说呢//@朱酒:回复@朱酒:茅台现在是风向标了,茅台止跌,大盘企稳!

讨论

回复@朱酒: 酒兄,你认同这位作者说的前两年茅台出100毫升飞天网上自营直销是昏招?//@朱酒:回复@杜可君的理性投资:过去这两年,茅台昏招迭出,归根结底还是追求短期业绩,揠苗助长的结果。 现在鼓励耐心资本,也需要耐心股东和耐心管理层。

讨论

回复@朱酒: 茅台从分红的角度看不能和小股东一致也是茅台的小瑕疵,但是这可能也是没办法的事,大股东可能更多的考虑用茅台的一些资源支持地方财政和经济//@朱酒:回复@战鹰tk4:小股东最大的诉求,是希望大股东和自己一致!

讨论

回复@朱酒: 说大小股东诉求是一致的,这个话讲的根本就不符合真实性//@朱酒:茅台最近的弱势,这个“慷慨”要负很大责任!新掌门说了,大股东和小股东的诉求是一致的,让小股东有点搞不清楚自己的诉求了。

讨论

酒兄,有几家市净率0.1-0.2的港股地产股企业储存了大量的一二线城市土地,如果未来三年左右一二线城市销售回暖并房价大幅上涨这些地产企业不会因此大幅重估?我觉得因为未来一两年利润不增长单看市盈率不是太低是否有所欠缺呢?

讨论

主要当时的民生银行做出了与那个时间段不相符的战略布局:1)2009年之后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 京东网购快速崛起,线下各行业层层批发商 零售商生意模式逐渐受到挑战,2)很多制造业小微企业因为是低端制造受到土地 人工成本不断提升利润端被逐渐压缩,这个时候民生银行反而大搞所谓创新小企业联保模...

讨论

回复@二马由之: 二马兄,我觉得2022四季度伊利因为世界杯增长了营销费用使得2022四季度净利润大约14亿基数应该不高,当然了公司今年四季度具体怎么确认全年和2024的一季度是否怎么调节费用不好判断,总而言之伊利未来几年稳定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二马由之:回复@杜陵原上:不算少了,一方面,不能用...

讨论

回复@二马由之: 能这样看懂 看透格力人极少!//@二马由之:[该内容现已无法查看]

讨论

回复@朱酒: 估计今年大概率还会来次年底特别分红!//@朱酒:回复@瓜牛笔记:今年各公司都在响应号召,提升分红率,茅台原地踏步了。

讨论

你好,白药今年的股东大会你去吗

讨论

泽平兄好,你对上市银行2024年1-4季度息差逐季表现如何看?你对2024年一季度银行营收 利润同比2023年一季度下降幅度如何看啊?

讨论

估计不会一气呵成,但是今年大约三季度左右过3300是大概率事件

讨论

回复@华马泽平: 泽平兄,你是怎么看这次央行的降息对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的影响啊?//@华马泽平:回复@平安100不算贵:好好珍惜罕见的投资机会。 当然,你怎么做,只能由你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决策。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平安银行(SZ000001)$

讨论

回复@朱酒: 酒兄,你感觉今年下半年l一线 强二线城市房产销售和房价同比2023年下半年大概是啥趋势?//@朱酒:[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回复@朱酒: 哈哈,不争论,各自按照各自自洽的投资理念投资吧//@朱酒:回复@战鹰tk4:了解一下,巴菲特对自己当年是怎么评价的:“不管是1997还是98年,当时的股票都卖到了每股80美元以上,当时的收益是——我不记得是每股1.5美元,还是多少------回想起来,股价在那时候也达到了一个荒谬的水平-----...

讨论

回复@朱酒: 酒兄,可能你没有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减持苹果而没有减持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和苹果商业模式和长期的确定性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的巴菲特减持苹果而不减持可口可乐!//@朱酒:回复@股市金钥匙DFJ:巴菲特不想重复九十年代末,在可口可乐上的操作了,可很多人还在把那当成经典。

讨论

回复@华马泽平: 自己能说自己犯错误投资人难能可贵[很赞]//@华马泽平:回复@龙傲天v:谢谢你的信任,你的信任,让我很高兴,但我必须如实告诉你,我经常犯错。 2016年年中,我就错误的卖出过300元出头的贵州茅台。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贵州茅台(SH600519)$

讨论

朱酒兄,按照现在这情况你感觉还需要多长时间能企稳进入右侧?

讨论

朱酒兄,现在这大盘的走势是不是多杀多啊,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啊

讨论

回复@华马泽平: 你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感谢[赞成][赞成]//@华马泽平:回复@战鹰tk4:对董老师很多方面,我都很尊重与认同;但你说的这一方面,我不同意董老师的逻辑与观点。
2023年、或者2024年还会存在的阶段性环境,不代表未来中长期也会这样;相反,我认为我国银行业的增长点及出路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