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能源笔记

大杨能源笔记

搞过实业,做过研究,干过投资,玩过战略。

大杨能源笔记回复的提问

$ 我看《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按300MW一台的抽蓄机组,也就在4年需要206台机组,每年也就52台,符合当前东电和哈电的产能,并没有大幅增加,是为2030年再翻一番做4年的扩产能准备?这...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群氓的时代: 昨天国家新出了双碳促进政策,我看好一切能源产业链公司。具体来说,有海外销售体系的,有稀缺产能的会有极大优势,大家抓紧看看吧。光储充+电动车,会是中国向外输出通缩的利器。//@群氓的时代:回复@行思独立:亚非拉可能电动车发展得更好,就像中国直接跳过信用卡支付直接到移动...

讨论

回复@哈哈0102: 预计两年左右电解槽的国产化会全面完成,价格是2020年的三分之一吧。之后还有一些革命性的技术路线在推进,理论上我认为还能再打五折。所以核心在掌握快速的规模化用氢场景。//@哈哈0102:回复@大杨能源笔记:大杨老师,
根据三年前的这个ppt,可以推算出,
电解水制氢,电费...

讨论

回复@肥实的二蛋: 不同年代,不同标准,甚至不同的焊接材料,都还是有影响。所以我说西气东输的目前可以10%,但是北京六环的只能5%,而北京五环内可以30%+。这个其实都应该公开一下,老百姓也应该适当用一下氢气,为能源安全尽一份力。//@肥实的二蛋:回复@大杨能源笔记:高压掺氢管道研究相关人员说...

讨论

回复@沉思执着: 高压管道含碳量高,氢的渗入会诱发氢脆。//@沉思执着:回复@大杨能源笔记:为什么氢影响高压管道寿命?

讨论

回复@踢踏舞人生: 原子弹比氢危险多了,不加控制的风险对比都是耍流氓。现在每年几万台车,不认为算缓慢。而是已经积累足够,应该上一个台阶了。。香港这种高收入地区,相对很适合起到引领作用。//@踢踏舞人生:回复@踢踏舞人生:氢脆、爆炸性的问题一直有讨论和试验,缓慢推进吧!其实,香港是最好...

讨论

回复@踢踏舞人生: 潍坊的掺氢比例低一些,因为高压管网多。西区东输的干线管网,掺加10%的氢是没问题的。多了就影响寿命了。。中低压领域的老管道好的多。//@踢踏舞人生:回复@大杨能源笔记:香港天燃气管道掺氢,我认为将来在内地是可行的,已经有案例了。山东潍坊也在试验

讨论

回复@萧四无: 这么贵的东西,能卖出去的才是牛人。//@萧四无:[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回复@yuanfuxiansheng: 就像双子座的人生,多样的选择需要匹配。[大笑]//@yuanfuxiansheng:回复@yuanfuxiansheng:而氢能具有储能和能源本身的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属性。

讨论

回复@川归: 希望您有一个规模的认识再回顾这个话题。//@川归:回复@大杨能源笔记:新疆煤又不是只有外运一条道,就地发电超高压东送正在做,高耗能电解铝,镁,多晶硅放到新疆生产也可节省一大部分运输费用

讨论

回复@川归: 兄弟,谁说日本家用燃料电池系统用的就是纯氢?再说了,纯氢罐子就比煤气罐危险么?建议多多百度。或者初中化学再温习一下。//@川归:回复@大杨能源笔记:家里一个储氢罐,比煤气罐危险多了,嫌活得太久?

讨论

回复@鱼塘养羽: 我是很看好隆基的,他们的眼光和动作都不错。就是需要一些甲方的基因。//@鱼塘养羽:回复@大杨能源笔记:您看隆基有机会吗?
查看图片

讨论

回复@楚门的船: 地球上之前每年1亿辆车,铂金三元催化器,火花塞正常供应没问题。目前开始每年一两千万辆,甚至3000-4000万辆电动车入市,省下来的铂金大把。而且铂金这东西就是催化,用量不多,可以二次循环。我不认为一年出1000万辆氢能大巴和重卡对这个需求会产生大问题。大不了跟锂矿一样涨价...

讨论

回复@坪山城主: 前途是必须的,只不过真正大规模拓展还得三五年吧。找到一个兜里有钱,又懂化工的企业,应该不错。//@坪山城主:回复@大杨能源笔记:大杨,顺便咨询一下,外甥研究生,涉及到氢能源项目,氢能源行业就业有前途么?如果这行业就业能提供一些选择建议么?比如是不是央企子公司更有前途

讨论

回复@去年绿茶: 天价,哈哈。不过人家日本人用得起。再过几年,我相信北上广也用得起,只不过没必要用,毕竟不是天天地震的地方。。。我想说的是日本通过大规模应用,降低了价格,历史上是400万日元一套。目前价格是100万日元一套,700W功率。
再这么下去几年,中国制造可以大规模进入氢能领域...

讨论

回复@盘在树上睡觉的蛇: 极端气候和极端的事件频发的时代,必要的多样化配置一定是必须啊。谁不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盘在树上睡觉的蛇:回复@大杨能源笔记:"当前有一个本人极其反对的观点:电力一次能源化。也就是万物皆用电。从车辆到取暖,从储能到做饭。似乎都以电为核心能源的...

讨论

回复@EHusserl: 据我所知,中远目前已经全面下场。不仅仅在造船,而且开始布局上游的绿色甲醇产业链。这都是船公司的必由之路。而且有机会成为盈利的手段。否则就坐等着被上游定价吧。既要保供,又要相对便宜,还得清洁。能源不可能三角必须在某个点被打破,这个事才可以上规模。//@EHusserl:回复@...

讨论

回复@万木春567: 其实写这几句话是让我很伤心的。电力央企在这里面有点跟不上节奏。。//@万木春567:回复@大杨能源笔记:若干年后,恐怕国内电力装机增速最快的将不再是传统五大,而是深谙能源+化工的综合性企业。懂,才敢干。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团队,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匹配。在当前传统能...

讨论

回复@cruelty: 现在对绿氢万能论也是嗤之以鼻。细节里面有魔鬼!//@cruelty:回复@大杨能源笔记:依稀记得大杨去年对氢能嗤之以鼻

讨论

回复@爱吃鸡翅膀411: 好同志//@爱吃鸡翅膀411:回复@大杨能源笔记:先赞后看 快乐你我他

一个电力从业者写给汉思能源的信

一个电力从业者写给汉思能源的信
——兼谈当下氢能发展的理想模式
汉思公司:
问好!
今早看到公告,公司在香港拿到了香港城巴公司的控股权,颇为震惊!恭喜。
之前看到了公司在参股公交公司以及建设加氢站的新闻,料想传统能源大佬真的开始大规模切入新兴领域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