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历史抉择——化茧成蝶 振翅高飞!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4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经过对大北农所处的产业环境研究、以及现状分析后,结合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重大契机,为大北农勾画出的未来构想图,并不是大北农的实际举措,不代表大北农的观点,提醒读者注意风险。

一、作茧自缚

“三十年来,大北农强农报国使命初心不改,创建全球第一农业科技企业远景矢志不渝”。这从精神层面是好事,但在现实层面却无形中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思想上容易冒进,行动上容易激进,得不偿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版图方面,为了大农业目标,不断跨行业拓展,公司规模不大却涉猎的行业众多——饲料、养猪、作物、疫苗、农业互联网、乳业、奶牛养殖——形成了小马拉打车的尴尬局面。

2、经营目标方面, 为了争创第一,制定了脱离实际的高大上目标 —— ① 2021年1000万头生猪(达成率25%);② 2025年1000万吨饲料(还有1倍差距);③ 2024年1000亿市值大北农数字(大北农目前市值也不过220亿)。

3、业务执行方面,三番二次出现重大失误 :① 失败并购案 ——九鼎科技、正邦科技、傲农生物;② 高溢价并购案 ——九鼎科技溢价率+242%、中国圣牧溢价率+162.5%;

二、化茧成蝶

昨天的大北农作茧自缚,不断把触角探索到陌生领域,并不断地跨行业并购、片面地追求农业板块的外延扩大,形成了大而不强的局面,三十年的奋斗公司市值也仅相当于一个养猪户牧原股份的1/10。明天的大北农决心要化茧成蝶,抓住转基因产业化的战略机遇期,成就中国种业巨头。

(一)毛毛虫化茧成蝶的必要条件

1、关键因子:成虫盘。毛毛虫并不是蝴蝶的幼虫,其体内的成虫盘才是最终化为蝴蝶的根本所在。

2、工具人:毛毛虫。化蛹之前不停啃食树叶,为体内的成虫盘储存足够的能量,一直持续到体内的成虫盘趋于成熟,这时候毛毛虫已经准备要化蛹了。只要虫茧成型,毛毛虫的身体就会迅速崩溃,身体的细胞迅速死亡,直至瓦解成一大团富含营养的浓浆。

3、渐渐组合:拼成蝴蝶。这些富含营养的浓浆会给那些初具形状的器官提供能量,以便让它们继续发育。这些器官在营养的供给之下,会从原本分裂的状态渐渐组合在一起,并且分化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最终拼成一个蝴蝶的样子。

(二)大北农化茧成蝶的有利条件

1、关键因子:转基因性状领先优势。转基因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变革,原来的种业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种子加工、销售,还必须要有技术配合,需要对转基因抗虫技术、耐除草剂特性加深理解。大北农正好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的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先把拥有优质的种质资源的头部种业公司纳入自己的版图,这也是与其他资本争夺时最有利的武器。

2、工具人: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力。大北农及邵博士在过去的十年里为很多的农业科研院所捐款、为科技工作者设立大北农科技奖,也与众多的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有了这些基础,今后如果能进一步深度捆绑合作——技术共享、成功共同转化,既能让科研院所享受成功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大北农丰富了核心技术、筑牢知识产权壁垒,进一步巩固在生物种业的龙头地位。

3、产业链延伸:完成种业战略布局。转基因政策推动必然催种业的巨大变革,完成中国种业由规模小、数量多到高度集中的蜕变,届时由现有的7000多家变成不到70家。在行业的并购整合中,通常由拥有先进技术、研发能力的技术型企业,或者运营能力优异、资金雄厚的资本型企业成为行业的整合者。以国投种业、中信农业为代表的资本大鳄,因为他们不具有技术优势,所以他们的整合首先放在技术性公司、科研院所。而大北农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挟“性状优势”优先整合优质的种质资源、渠道资源,构筑种业小巨人。纵观全球种业三巨头先正达、拜耳、科迪华的战略布局,重点都在作物保护、种业、数字农业三大领域。大北农若想比肩全球三巨头,必须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种业的战略布局上,在率先抢占种质资源、销售渠道后,继续发力数字农业、作物保护。目前国内除了先正达还没有第二家具有相当规模实力的种业巨头,给大北农的成长留出了必要的时间。

(三)大北农化茧成蝶必要的方向调整

1、愿景使命:(由)强农报国 ——>(调整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2、产业规划:(由)各产业齐头并进 ——>(调整为)聚焦生物种业,以作物保护、数字农业为支持

3、公司目标:(由)全球农业科技第一 ——>(调整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业企业

三、振翅高飞

在中国种业革命性变革的历史时刻,大北农也迎来了振翅高飞成就种业巨人的绝佳机遇,为此做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中国的种业必将走向巨头时代,我们要顺应时代。

(1)全球种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前五大种企市场份额占比达53.1%,早已进入种业巨头时代,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2)2022年7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提出,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航母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业化平台企业,加快形成优势种业企业集群。 政策的推动必将加速行业的整合过程。

2、大北农务必要成为中国种业的巨头,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1)中国种业巨变的时代,要么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成为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航母型领军企业,要么被整合或者退出市场。

(2)中国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入“五年见成效”的新阶段,未来五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北农必须要举公司全力于一役,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北农成为种业巨头既可以达成守护国家粮食安的使命,也可以达成强农报国、创建第一的夙愿。

3、大北农务必要有战略性竞争意识,这也是我们成为巨头的竞争法宝。

(1)什么是战略性竞争?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进行长期而有组织、有目的的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对产品或市场份额的争夺,更重要的是对整个行业的战略地位和竞争优势的争夺。如果一个公司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和壁垒,就可能会被后来者所替代,由原本的“先驱”变成“先烈”。

(2)大北农重塑行业“霸主”的格局—— 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市场蛋糕的分配权、外来入侵者的处置权,要用行业霸主的思维应对市场的整合、同业的竞争,时刻对标先正达这样的巨头。在竞争手段上既要有 掠夺性 —— 敢于从先正达这样的巨头嘴里夺食;还要有 侵略性 ——强占一切必要的战略资源。

(二)增强优势,构筑壁垒

1、绑定核心人才,构筑人才壁垒。

(1)内部人才。股权激励时的期权要用生物公司的股权,设计好回购的办法,而不要用上市公司股权——容易变现走人,不适宜长期绑定;

(2)科研院所。公司成立研发基金(有限合伙),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提供长期的定向研发资金,并将他们纳入到合伙人行列,力争形成人才资源的相对垄断,最好是排他性,不要给后来者居上的机会。

2、独享科研成果,构筑专利壁垒。

(1)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仅仅靠“战略合作协议”远远不够,必须力争做到:

① 联合研发:我们提供定向研发经费——以后多多定向提供,减少“啥胡椒面”式赞助;

② 共享成果:成果转化由我们主导,与科研院所共享利益(通过研发基金),我们独有市场经营权。

(2)用战略性竞争思维去对待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如果研发的成果不为我们所用,就必然被竞争对手利用,在竞争的天平上此消彼长,与我们不利,所以即便不用也不能留给竞争对手。

3、研究竞争对手处处,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1)先正达与中黄6106关系,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变化的,中黄6106的背后不仅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还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① 品审资料显示,品审时中联豆与先正达没有直接关系;

② 许可证信息显示,中联豆的经营单位是中国种子集团;

③ 2023年1月18日批准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信息显示,中黄6106的申报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种子集团

(2)陈薇与康希诺的关系,陈院士的二个新冠疫苗科研成果都是由康希诺转化。

(三)补齐短板,构筑集群

1、以《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为蓝本,针对“补短板阵型”的玉米/大豆,快速启动买买买模式,标的数量很少,出手必须坚决果断、快马加鞭,切勿坐失良机。价值高的尽量控股,价值低的也要大比例参股——种子品种控制权最重要。

2、针对已现的风险隐患,需要尽快解决:

① 合丰50: 没有在我们手中是风险点,必须尽快解决控制权;

② 龙科种业:众多科研院所的退群,让龙科种业变得很普通了,有什么弥补办法?

③ 大品种策略:必须对已有合作的大品种——如:裕丰303D、中科玉505D、京科968D(丰度经营?)、登海605D——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买断则买断,不能买断就深度参股,反正不能嫁到竞争对手家里。

④ 目前,大北农旗下种业公司(水稻除外)中,只有丰度高科、大天种业属于阵型企业补短板型,其他的如:吉林宏泽、蒙龙种业、川单种业、河北兆育、鲜美种苗,都不是阵型企业,不是我们并购的首选标的。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和火力攻下首选目标、不可再分散精力和火力了。

3、渠道资源

各省市都有种子销售公司,辐射面广、市占率高的企业,必须控制。

(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1、公司重大战略调整,必然有新的并购就会有旧有资产的处置,但人们习惯于买却舍不得卖,如果不能快速调整这种情绪,就会影响整体战略执行。任正非的认识很深刻:“什么叫战略?‘略’是什么意思?‘略’是指舍弃一部分东西。你不舍弃一部分东西,不叫略;没有方向,不叫战。”“当长得长,当短得短。长短结合,相得益彰。这就是战略。”

2、我们用朝阳的种业替换成熟的饲料行业,即将迎来新的生机;我们放弃老百姓餐桌上的猪肉,却是主动守护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的历史使命,是我们无上的光荣!

3、我们坚信,处置旧有资产的动作越是坚决、迅速,那么在新的并购浪潮中才会更加果敢、雷厉风行。

后记:

1、也许《大北农:到了最危险时候,中小股东被迫着怒吼!》一文言辞不够友好,让某些人不爽的缘故,我被无理由地禁言了三天(提出申辩只为知晓真像便于今后注意,但无杳无音信)。

2、其实早在2022年刚刚接触转基因、接触大北农时,不论对转基因还是大北农都充满了好感和期待(董秘陈忠恒的好感、邵博士的情怀),分别用《转基因产业化的“难点”不在战略,而在“舆情”》、《网页链接{我喜欢 大北农之 一二三}》做了记录,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在接触了,对大北农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转基因这一点上。

3、2023年10月随着品审的到来,再此被吸引到了转基因上,之后由于等待的时间太长,开始学习转基因、了解转基因产业化将给中国的种业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及更多地关注转基因配套政策的倾向性——我是非常不希望中庸之道、平均主义的做法,热切盼望出台“扶优扶强”的转基因政策,希望在政策催化下迅速崛起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转基因领域的隐形滚军。《中国式“孟山都”是怎么炼成的?》是对大北农期望,《为什么说这是长期重大利好呢?》(原标题:GC会新闻通稿隐含什么“利空” ?)、《期待:品审之后的“悬念”》、《大北农:许可证信息透出的利多与利空》中分析记录了种种(我认为的)利空消息,在与跟帖的交流中反复明确了我的利空观点,以及市场先生用连续的大阴棒来表达他的愤怒,市场反应是正确的观点,当然套牢者一般都不太喜欢利空的观点与分析,哪怕明明知道有道理。但是,我个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量保持理性、保持客观分析问题,不希望被是随大流、被幸存者偏差误导。

4、在熬人的等待中,却是等来了大北农的《傲农生物收购》公告,我非常不理解大北农在有前车之鉴——九鼎、正邦失败案——前提下,还能提出傲农生物收购案;更不理解在转基因品审落地产业化即将开始之际,还在饲料领域发力,也开始有了对于大北农的烦恼,于是有了《大北农:谁人欢喜,谁人忧》。

5、在随着中小股东否决董事长授权议案、CEO授权议案,以及对公司各种莫名其妙的并购案的深入了解,深刻体会到了长期投资者的心酸,也认识到了邵博士对饲料的偏执狂般的情怀、陈忠恒作为傲农生物失败案背锅侠的无奈,以及坚持CEO授权的无齿(其实最无齿的事是:说大北农目前有14+3个生物安全证书)。随着了解深入,心情也是越发的沉重,作为大北农的股东确实是忍无可忍,于是就有了开篇说的《大北农:到了最危险时候,中小股东被迫着怒吼!》。而今天的这篇《大北农:历史之抉择——化茧成蝶实现惊艳的振翅高飞!》再一次表达了我对于大北农的深切的期望——期望五年后的大北农是真正的种业巨人,中国粮食安全的守护者!

结束语:

我用后记的方式梳理了与大北农相识相知、相爱相杀的心路历程,也为自己的一段投资经历做了一个小结,便于日后回忆和追溯。

$大北农(SZ002385)$ $转基因(BK0701)$ $隆平高科(SZ000998)$

荷塘月色de三味书屋,2024.1月22日16:35

全部讨论

处于最核心的业内圈,应该比谁都清楚:玉米种子公司的优先并购标的都在“补短板”阵型中,针对这么少的标的,拿出购买饲料的气魄的话,还不是照单全收呀?!
(1)最优先级AA:隆平高科、登海种业;
(2)优先级 AA:康农种业、东亚种业、吉林鸿翔、科禾种业、顺鑫农科;
(3)优先级 A:秋乐种业、敦煌种业、垦丰种业、九圣禾种业。
邵博士有高溢价买上市公司的经验,买登海种业(目前市值93亿),拿出小小的10亿二级市场拿下5%以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进入董事会了吧?除了隆平高科吃点力,上市公司 秋乐种业、敦煌种业都是小case ,非上市公司规模一般更小,资金需求量不大,关键是购买的决心。

01-22 23:18

大哥文字写的不错,在这研究股票,不去报社当编辑确实浪费人才了

01-22 22:51

强烈建议骚根的董事长禅让给你

至于,吉林宏泽、蒙龙种业、川单种业、河北兆育、鲜美种苗,至少不是优先级,也不存在品审品种,为什么优先购买?是容易下手吗?

这是二次生成,好像文字多了一点
本文分析了大北农所处的产业环境、现状以及结合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重大契机,为大北农勾画出的未来构想图。文章指出,大北农在产业发展、经营目标和业务执行方面存在问题,如产业版图过于广泛、经营目标脱离实际、业务执行出现重大失误等。然而,大北农具有转基因性状领先优势、深度捆绑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力以及产业链延伸能力,有望在转基因政策推动下完成种业战略布局,构筑种业小巨人。若想比肩全球种业三巨头,大北农需将力量集中在种业战略布局上,抢占种质资源、销售渠道,并发力数字农业、作物保护。

AI自动生成了“页面摘要”挺有意思的,看看AI的功力如何?现复制如下:
本文分析了大北农所处的产业环境、现状以及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重大契机,指出大北农在追求农业板块外延扩大过程中形成了大而不强的局面。作者认为,大北农应抓住转基因产业化的战略机遇期,聚焦种业战略布局,构筑种业小巨人。在整合优质种质资源、渠道资源的基础上,大北农应继续发力数字农业、作物保护,以比肩全球种业三巨头。

康农种业上市没有怎么涨,股价不高,大北农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花钱不多做个二股东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