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红线,压死房地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1

前段时间因为家人生病,北哥在老家呆了十多天,这周刚刚回来,生活节奏陆续进入正轨,今天为大家解读一下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磅会议和一条重磅消息。

本周,房地产行业召开了一场重磅会议。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开了一场重点房企座谈会,制定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也就是业内传闻已久的“三道红线”。 

所谓“三道红线”指的是: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通过这“三道红线”,房企将被划分为四个档次,分别是红-橙-黄-绿。 

红色档:“三线”均超出阈值,有息负债规模以2019年6月底为上限,不得增加;

橙色档:“二线”均超出阈值,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黄色档:“一线”超出阈值,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

绿色档:“三线”均未超出阈值,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此次参加会议的房企有12家,分别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据称这12家房企当中,红档有三家:恒大、绿地和融创;橙档两家:中梁和阳光城;黄色有三家:碧桂园、万科和新城;绿档最多:保利、中海、华润和华侨城,都是央企。 

“三道红线”业内传闻已久,本次会议算是正式落地,监管层的目标也很明确——降负债。 

据消息人士透露,参会房企需于9月底上交降档方案,包括一年内如何降档、三年内如何全面完成符合“三条红线”的调整。2021年1月1日起,全行业将全面推行相关规则。 

对于本次会议和“三道红线”,北哥简单解读如下。 

第一,从长期来看,房企降负债是一件好事。 

我们之前就讲过,房地产是一个高负债行业,70-80%的负债率是普遍现象,而且由于很多负债都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所以房企的实际负债率更高。从某种角度来看,开发商干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地是银行贷款拍的,房子是靠抵押土地和卖房预付款盖的,最后房子卖出去了,才有钱还债。 

过去20年,房地产市场节节攀升,房价越来越高,开发商卖房子的钱不仅能够用于还债,还能有丰厚的利润。然而,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随着房价涨幅的回落,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也在一步一步地被挤压和蚕食。大家应该都发现了,这几年的房子显然就不像之前那么好卖了,如果开发商依然采取高负债模式经营,未来很有可能出现挣的钱不够还债的情况。因此,控制房企的负债率,从长期来看,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否则,如果房企出现集体爆雷,对于房地产行业将是毁灭性打击,这种风险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和银行层面,甚至是个人层面,都是不能接受的。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非常“痛恨”开发商,巴不得开发商早点倒闭,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说,开发商倒闭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如果你没买房子,你未来的房子肯定还是要开发商盖的,他们要是不好,给你盖的房子会好吗?显然不会。如果开发商集体暴雷,那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昆明烂尾楼事件恐怕就会变成全国新常态。就算不烂尾,遇上豆腐渣工程,岂不是更闹心。另一方面,就算你已经买了房子,不怕烂尾楼也不怕豆腐渣,但是开发商集体爆雷,大概率房价会大跌,你说买了房子之后,你是希望房价涨还是跌呢?我猜你肯定不希望房价下跌。 

所以,作为个人,不论你是买没买房,都不要指望开发商爆雷,相反,只有他们能挣钱,你才能住上质量放心的好房子。 

第二,短期对部分房企可能会产生剧烈冲击。 

刚才说了,房地产是一个高负债行业,降负债,对大部分房企都会产生冲击,特别是对其中负债率相对较高的部分房企来说,可能会面临短期的剧烈阵痛。 

监管要给房企降负债,意味着房企通过从银行贷款、发债等手段获取融资的难度都会加大,再加上疫情的冲击还没有完全结束,这对于部分现金流紧张的房企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最差的结果可能就是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或者被兼并的命运。 

这其中,有些可能还是非常头部和优质的企业,比如资金链断裂的泰禾。不过泰禾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找到了老大哥万科出手相救,算是捡回了半条命。但是万科也不会白白出手,你势必得给人家必要的好处。 

随着降负债的深入,更多的房企,很多之前盲目扩张、负债率比泰禾还要更高的房企,恐怕要做好更差的准备了。首先是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如果还熬不过去,就是死!

所以未来的房地产企业可能会面临一轮新的洗牌,那些负债率较低、现金流充沛的头部企业大概率将会成为最后的幸存者和赢家。 

第三,房企降负债,对买房者或是机会。 

降负债率,除了减少债务,就是要增加收入。对于房企来说,收入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卖房。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不论是大房企还是小房企,大概率都会加大促销的力度。 

对于大房企来说,他们要多卖房增加收入,一方面是改善自身的财务结构,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有更多资金用来拿地,或者用来救助(兼并)那些面临财务危机的中小房企。对于中小房企来说,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卖出房子收回现金,就是对财务状况的最直接改善,在考核期到来之前,争取能够达到监管层的要求,从而能够活下去。 

本周是8月最后一周,一年一度的“金九银十”即将到来,这肯定是今年开发商不想错过的黄金促销期。另外,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耽误,部分购房需求确实也被挤压到了下半年。因此接下来几个月时间,北哥预计楼市的实际成交还会进一步反弹,今年房地产总销售额超过去年的概率依然很高。 

开发商打折促销对于个人购房者来说意味着实打实的价格优惠,因此如果你确实有购房需求,下半年依然还是不错的机会。

不过,千万不要指望价格大跌!!! 

刚才说了,大跌对谁都没好处的。包括这些困难的房企,小幅降价促销可以接受,降太多,他们还不如卖给大房企呢,何必卖给你呢。另外,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优质楼盘,价格可能依然会比较坚挺,毕竟好的资产依然是抢手的。特别是在全球放水、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情况下,好地段的房子依然是优质资产,全球范围内来看,都是一样。正如我们上周的文章所说,疫情当前全球的房价都还在涨。 

关于房地产市场,最近的重磅消息非常多,今天时间关系就解读这一个。下一篇文章,北哥带大家解读一下《关于房价的两个误区》,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全部讨论

2023-10-22 07:39

祸起于青萍之末,房地产在19年前高歌猛进,自此戛然而止。
三道红线,足以评估所有行业、公司。
尤其包括高负债高杠杆的银行。银行有啥不一样呢?银行是必须高杠杆高负债的生意,同时是长期全球共识、严厉监管、科学监管、还配备保险的高杠杆高负债,地产稍微上一点点监管,就全是雷,银行确实过去20多年每一年、每一月的监管过来的,可以说,中国的银行没有监管,毫无投资价值。
牧原会暴雷吗?养猪行业牧原依然优秀,负债率50%+,价格低迷放低投资扩张。
$宁波银行(SZ002142)$
$牧原股份(SZ002714)$

2020-08-31 09:05

当前的策略下,房价不涨就是个错误的逻辑。严重损害了已买房者的利益,这部分人会因为房价下跌而被逼疯,什么都可能做出来,特别是宜居的江南。如果是东北、大西北这些地方房价下跌是伴随人流外出而下跌。江南各城市多的是人想进去,人越多价涨得越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