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又到十字路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上一篇分析宁波银行年报的文章 宁波银行:“刀口舔血”的消费贷“狂魔”【解财报】着重分析了近年来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快速扩张的情况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上月底,宁波银行发布了一季报,今天继续跟大家聊聊宁波银行。

在上篇文章中, 孤山资本列举了宁波银行2020年以来个人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的规模扩张情况,如下图:

( 数据来源:宁波银行历年财报)

从一季度财报看,宁波银行继续在规模扩张的路上疾驰,看下图:

( 数据来源: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报)

今年第一个季度,宁波银行资产规模、贷款规模都在继续高歌凯进,贷款规模增加了1094亿元,其中个人贷款规模增加了137亿元。

看来,在息差不断下行的大环境下,宁波银行仍然寄希望于以量补价,希望通过做大贷款规模,维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但是,宁波银行已经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 看下图,随着连续多年的规模扩张,宁波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这三项指标正在一路下降。

尤其是拨备覆盖率这一项,已经从2021年末的525.52%下降到了今年一季度的431.63%,2年多时间,降幅接近100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的快速、大幅下降,表明为了维持一个比较好看的净利润数据,宁波银行没有维持之前的贷款损失计提力度,而是选择了牺牲拨备指标,这反而表明宁波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压力后续将会越来越大。

( 数据来源: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报)

为什么这么说?再看几个指标。这里借用雪球网友的一个图,看的会更直观:

( 图源:雪球昴星团PW专栏 )

上图反映的是2023年一季报、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三季报、2023年年报 和2024年一季报这5份财报中宁波银行资产质量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2024年一季度,宁波银行新生成不良率、关注率都有明显上升。

宁波银行想要继续减少减值计提来提振利润可能比较难了,因为新生成不良率、关注率和正常贷款迁徙率都有明显上升,而且在增加了减值计提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仍然大幅下降,可见处理不良压力之大。

而且,在去年整体贷款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宁波银行仍然保持了高速的贷款规模扩张,代价可能就是资产贷款质量下降,其副作用现在开始逐渐显现。

接下来,宁波银行要想继续维持利润高速增长,可能不得不继续牺牲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虽然宁波银行前些年赚的钱多,家底厚实,但如果拨备指标一直这么快速下滑下去,宁波银行也必然离优秀二字越来越远。

所以,未来如果银行业面临的整体大环境不明显改善的话,摆在宁波银行面前的可能就是两条路:

要么踩刹车,将扩张速度降下来,给不良资产的出清留出时间空间;要么继续快速扩张,任由拨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继续下滑,但不良资产处置的压力也将越积越重。

话说回来,宁波银行在董事长陆华裕的带领下,这些年的增速和扩张的确已经是够够的了。从宁波本地的一家城商行,到在长三角站稳脚跟并扩展到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宁波银行可谓吃尽红利,也到了该思考下一步,做出新选择的时候了。

我看到有雪球网民说,陆董事长今年可能面临退休。宁波银行在陆董的治下高速成长了多年,主要得益于市场化和时代红利。

但正如这位网民所分析的那样,宁波银行的缺点,也可能恰恰是过于市场化了,不同支行之间、同一个支行的不同团队间都存在竞争关系,内卷严重,员工工作强度很大,流动性较大。

这位网民还分析说,宁波银行本来是宁波自己的亲儿子,但发展太快,脱离了宁波的掌控,所以宁波又成立宁波通商银行,不过这个小儿子不是很争气。

说到陆华裕董事长,此前网上议论不少。有自媒体说陆董事长任职超期,有违监管机构关于银行关键人员7年轮岗红线的规定。陆华裕自2005年开始出任宁波银行董事长,迄今已近20年,任职时间确实已经超长。

而且,陆华裕今年已经60岁了,从年龄上看也差不多了。因此,上述网友推测的陆华裕董事长今年可能离任的概率并不小。

此前有公开报道说,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曾以295万元年薪位居榜首。孤山资本查了一下,这大概是2021年的事情。

据2023年宁波银行年报的披露,陆华裕董事长薪酬仍高达275万,持股约137.44万股。按最新的股价算,其持股市值约3400万元,宁波银行2023年拟每10股派息6元,分红比例为15.99%。

如果陆华裕董事长真在今年离任,上述持股加上这么多年的分红以及这些年的高薪,足够他安享晚年了。

至于陆华裕董事长为何能在宁波银行董事长位置上一干就是近20年?一个原因可能是他确实劳苦功高,把宁波银行从一个一度资不抵债、接近破产的地方小银行拉扯成今天的规模。而另一个原因,是否跟管理层持股有关?

百度百科上关于陆华裕的介绍,至今还有这么两段:

和国内很多银行董事长不同,陆华裕的另一身份是宁波商行股东,包括他在内的宁波商行管理层和员工总共持有19.4%股权,持股从20万股左右到500万股不等。宁波商行因此也成为国内员工持股比例最高的商业银行之一。

陆华裕称,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计划是“逼”出来的。在近期一次增资扩股时,宁波商行老股东提出了他们增资的先决条件,即员工和管理层也入股。当时,陆华裕和几个高管,还是借钱入的股。

宁波商行就是宁波银行的前身,2007年5月更名为宁波银行,同年7月,宁波银行成功上市。但奇怪的是关于陆华裕董事长在宁波银行的持股情况,除了年报中公开披露的约137.44万股之外,并未查到陆华裕董事长的其它持股情况。

而百度百科中关于包括陆华裕在内的管理层和员工19.4%股权的下落和后续情况,孤山资本也未查到。

从一个一度资不抵债、接近破产的地方小银行到今天的宁波银行,陆华裕治下的宁波银行,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今天,在陆华裕董事长年届60的时刻,宁波银行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