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RockyGe: 这个其实美国也差不多,去美国建厂,可以和好几个州谈,哪里给的优惠政策多,就去那建厂,欧洲也差不多,都会拉拢企业去他们那建厂。
过剩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不取决于地方,更多的还是企业决策者的认知,地方最多有一些推波助澜罢了。//@RockyGe:回复@可乐行者: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制度相关,现在很多没有竞争优势但是还在大手笔上产能的都是地方政府资本背景,他们的目标不是以企业效益为第一原则,而是其它一些东西,比如就业,短期拉动GDP,甚至贪腐,导致背离了市场化的根本,不符合市场化企业以利润为第一导向的投资决策模式,这就是之前所说的“制度”,和你说的光伏产业“制度”不是一回事,光伏的产业制度只影响光伏行业本身,但是前面所说的“制度”影响每一个行业
引用:
2024-05-17 23:57
事先声明,今天的文章只是一篇杂谈,没有寻求数据支撑,只是从个人角度谈一些近期的思考和感受。
01这一轮洗牌,企业不是唯一主角
鬼使神差,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标题。
这句话出自《大话西游》中的紫霞:“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

全部讨论

05-18 22:58

是的,地方希望提高就业和税收是中西相同的,但是不同的是,在美投资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利润为导向的“民营企业”,但国内的地方资本是地方政府手里“纳税人”的钱或者国有资本的钱,他们就不会像民营资本那样,珍惜每一粒籽儿,理性对待每一次投资,你其实可以观察现在的光伏行业,还往里大手笔投资的,除了有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就是那些毫无经验但手里有钱的地方政府资本背景企业了,结局如何,不免令人悲观,没有优势的产能可能像地产一样一地鸡毛,其实有这钱不如增加一些社会福利,那样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