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terryp57: 为啥森松的销售费用率只有2%多,东富龙楚天科技这些都要5-10%,森松又跨这么多行业销售费用率还这么低[抱拳]//@terryp57:回复@-Input-石古:客气大家一起学习。大部分中资分析师真是水,一点功夫都不舍得投入。其实今年新订单一定旺,从几个维度可以看出来。
宏观数据
1. 2月份工业利润 ,外企利润大增
2. 3月份Pmi 50.8
3. 2月份出口数据
公司表态
4. 供需情况好转,乐观
5. 一季度落地几个大单,数字“惊人”
6. 常熟后续可以满产,马来西亚要搞二期
7. 买山东科达石化工程(以前石油/石化系)补人
如果没单,搞什么二期、招什么人、买什么公司。。行动是最可靠的。
同业数据和报告
8. 石化领域的主要国际epc 年报都出了,可以查查,比如tr, prokon, Mt,中石化工程也是个例子(也存在业绩爆发,戴维斯双击的可能性)。
9. Cxo 领域的lonza, calalent, 药明美国设厂(基本都是森松的单), Thermo Fisher, 都有不错的订单增长和资本支出规划。而且这些单因为即将通过的一些生物法令,都不能(不便于、不倾向于)流向中资。
基本可以确认2023年是周期底部(森送还是比较有韧性), 2024年是显著回暖的一年,订单/业绩/基石卸货增加流动性和低价筹码/入通改善投资者组合,都是潜在的催化剂。
引用:
2024-03-28 21:52
先说几个不太好的数据
1、合约负债同比下降6个亿(-21%),为此我统计了所有年份合约负债跟营收的关系,普遍来说合约负债大涨的年份,当年的营收均实现大涨,但当年的合约负债下降是否意味着下一年营收下降,看2020年与2021年数据,2020年应该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合约负债大幅下降,但第二年仍...

全部讨论

04-01 17:22

主要是竞争格局的区别。
森松少拿尽量不拿中国的低端单(比如石油石化,万华这种偶尔拿一点维护客户关系),避免价格战/大幅打折。
伴随大客户成长,绝大多数客户基本都是现有的客户,不需要花钱在欧美日雇佣高薪销售。大部分销售人员都在国内聘用,实质上是“接单服务员”。
进入欧美日韩印等国的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动辄耗时十年,且有各种限制。在去中国产业链的今天,国企/民企就算耗得起时间,也根本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