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6喜欢:7
生产成本,养殖成本,养殖综合成本,育肥成本,完全成本,这里边门道很多,有很多忽悠伎俩。
谈得天花乱坠,最终只有一个指标,头均盈亏,那是你真实的水平。
但即便头均盈亏,它里边也有很多门道,比如在行业猪仔暴亏时手里有钱,买了不少远低于猪仔成本的子猪育肥,一个时期看最终头均盈亏也未必能真实反映客观养殖水平。
又譬如,前一个年度大幅计提存货跌价,随后又少量转回,或不转回,损益跨年度,也不能真实反映头均盈亏。
这里边门道太多,对于投资猪企的投资者而言,不容易弄清楚,一两个字就相差几万里,譬如“生产成本”,“育肥成本”这里边就想隔万里,又譬如“养殖成本”与“完全成本”又是天渊之别。一个相同的“数字”反映的是不同的意义,都是“成本”,却不尽相同。
截止目前,A股养猪企业,牧原温氏,神农,巨星,成本仍是第一梯队。其它的猪企相差不是一截,而是十万八千里。
一季度,神农成本低有部分外购猪仔造成,实际完全成本15左右,巨星也在15一线(育肥成本+三公费用),温氏15.3-15.5(综合成本+总部费用),牧原15.3元。静态看都在一个水平线上。
动态看,神农,巨星,温氏产能集中分布南方,未受冬季疫病影响,牧原产能集中北方,收到疫病影响较大(86%-78%存活率)。因此静态成本不可持续,年度成本才是衡量高低主要指标。
另外,除却固定资产折旧的现金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指标,这块牧原1.5元+的折旧费用遥遥领先,现金成本也大幅低于全行业。
牧原目前还有一定优势,但并非高枕无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改造,升级猪舍,然仍无法隔绝疫病,冬季仍受疫病困扰,而且损失不小,这是我不曾想到的。由此,对牧原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其它,而是大规模集中圈养下,什么时候才能把疫病隔绝,这是当前摆在牧原面前最大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用:
2024-05-01 22:04
记录一下观察感受,巨星,神农,华统的流通股,主要都被基金抱团买了,股东人数下降,天康也是基金买的比较多的,从一季报公布的成本看,普遍性都有进步,先不论口径,真假,是否有会计调节,但确实很多地方与交流看不太清楚的地方。从十多家券商给的预计利润加权简单估计,巨星三年合计可以赚30亿...

全部讨论

$牧原股份(SZ002714)$ 牧原成本受疫情的短期影响确实打脸了天网工程。应对疫情防不胜防的风险(含科学未透和管理漏洞)方法之一是分散风险,即化整为零原理,而公司+农户商业模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规模小又分散,还选择在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地址!不仅如此,该模式还有轻资产、用社会上的熟练工降低规模不经济的制肘优势!当然,劣势也有: 疫情大面积严重暴发时时损失反而比牧原大(毕竟硬件条件差些);当疫情损失与自繁自建自养重资产模式相同时,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条件差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周期头均利润反应出来的成本才最接近事实

05-02 20:58

隐大,去年冬季最主要原因是出现了重组毒株。
牧的防疫体系的核心是检测,只要能检测出来基本就能有效防控,但是在去年四季度疫情爆发之初,由于不知道重组毒株的存在,因此未能有效检测,导致前期损失较大。

05-02 00:01

$东瑞股份(SZ001201)$ 防疫做得好,虽然不像神农在云南没猪瘟,但19年超级非瘟东瑞没非过。香港毛利率也很高。$牧原股份(SZ002714)$ $新五丰(SH600975)$

05-02 00:38

非洲猪瘟几乎无法完全隔离。因为人吃了猪以后是带毒的,不是靠洗澡能洗干净的。除非你让穆斯林养猪。猪舍投入再多也没用。世界上根治非洲猪瘟的国家只有三个,两个在热带。所以以后北方地区搞养猪就是死路一条。
这一波官方不扑杀非洲猪瘟的病毒,反而允许上市,表面上看是保护农民,其实是断了他们养猪的后路。只要你吃猪肉,你就带毒,你还养不养?$牧原股份(SZ002714)$ $天康生物(SZ002100)$

05-03 12:35

讲解很详细。

05-02 06:03

05-02 04:55

巨星的成本不可能是15,一季度卖51.3万头猪,亏了1.38亿,即使不考虑仔猪,按51.3万肥猪算一头都亏270了。

05-0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