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XO的法案对创新药只是躺枪

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250喜欢:69

最近因为CXO潜在法案问题,整个医药包括创新药都暴跌。而实际上这对创新药没影响,只是情绪压制的躺枪。原因如下。

1:创新药去美国上市那么就是服务美国病人。如果有一个好的药物不让美国病人用那么就有严重的道德伦理问题。

2:创新药的出海基本上全是授权给海外药企。所以本质上这些药物就不再是中国企业的药物。比如强生买了传奇的CART,武田买了和黄的小分子,那么这2个药就是强生和武田的。也是由他们去申报FDA和未来销售。目前全中国能自己做临床自己申报自己销售的只有一家企业。而这家企业CEO是老外,董事会基本全老外,审计是美国本土的,美国本土也有大规模生产基地,所以我都不知道严格来说这算不算中国企业。。。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从去年到今年1月国内出海授权大爆发,大量国际巨头来中国采购项目权益。因为这并没有什么政策风险。但反观CXO,则很多订单流向了三星等外企,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政策风险。

精彩讨论

黄建平02-04 21:18

CXO有啥政策风险,帮助全球医药公司研发和生产,降低成本,药明生物在美国有4个基地,包括原液生产厂和研发中心,最多可能雇佣上千人。
GOP一个沙雕议员搞了一个捕风捉影的议案,委员会都没通过,排期都没有安排。
这事大概率是个大乌龙,如果CXO有政策风险,药企为什么就没有政策风险,2者性质是一样的。

张小丰02-04 12:00

用个残酷一点的比喻。国内创新药行业就是外企巨头眼中的一个新兴的大菜园,又多了一块地方可以收割。一旦国内企业研发出好东西,外企巨头就可以用几千万到几亿的价格直接买入。未来一年卖几十亿大赚特赚的时候分给你一口汤:版税。。。所以这从伦理上对美国病人更好,从经济效应上也是他们多了一个地方吃肉。

黄建平02-05 08:58

1、药明生物在美国、欧洲、新加坡建厂,就是为了实现本地化供应,和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本地化供应一样。供应链本地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药明生物在欧美的原液厂还在建,其中爱尔兰刚投产。
2、简单看个新闻就断定国际药企更偏三星生物,这过于简单了,药明生物是R、M全链条,三星主要做M,2者订单增长都不错。
3、如果国内药企只是卖权益,而自己不去欧美卖,那就难以实现国际化,市值天花板是比较低的。
4、国内药企现阶段卖权益是自身实力问题,不是谁阻止了它们,美国FDA、支付体系并没有阻拦中国药企开发的药物去美国卖。将来,大概它们还是会自己去欧美开发、销售。
5、百济的BTK在美国上市,并不是因为CEO是美国人,而是因为卡到了一个好点,融资能力也比较好、抓住了机会,其BTK还是中国生产。药明系的高管很多也说美籍,还在美国建厂,股东很多是美资。二者情况并没有什么不同。
6、我们不要把美国想成一个整体,美国是一个非常分散博弈的体系,每年提案变成法案的比例不足10%,一个提案涉及多方利益,会反复博弈。
7、欧美药企全部是私企,它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选择,它们的利益和议员、政客并不一致,不能简单化。

张小丰02-04 22:48

这性质很不同吧。。创新药的“出海”都是把产品卖给大药企了。所以这些药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海外的收益大头在外企,产生的就业税收也在外面。对于FDA来说就是强生,BMS,AZ,诺华这些企业申请新药上市而已。
CXO关系到药品供应链,药品供应。所以政策上美国希望自己的药物供给不依赖中国。现实上也是出现了三星生物获得大礼包情况。。。

汤诗语02-04 21:35

国内CXO服务美国客户服务得很好,价格低效率高,美国客户也满意,结果被横插一杠子,遗憾。不过,国内也有遗传办这么个机构,搞得有些项目难受得要死;按美国那沙雕议员的法案、削弱一些、妥协一些,最终也许真能落地成法:增设个美国版的遗传办——这也算对等了......

全部讨论

CXO有啥政策风险,帮助全球医药公司研发和生产,降低成本,药明生物在美国有4个基地,包括原液生产厂和研发中心,最多可能雇佣上千人。
GOP一个沙雕议员搞了一个捕风捉影的议案,委员会都没通过,排期都没有安排。
这事大概率是个大乌龙,如果CXO有政策风险,药企为什么就没有政策风险,2者性质是一样的。

我觉得如果CXO有风险的话,创新药企业的风险也不会小,CXO都是在明面上今年的估值拍到15PE以下,30%+长期增速,而且赚的是辛苦钱,吃MNC药企的零头,并且帮助他们节省成本。而创新药企业都是要去美国分成算销售峰值抢的美国大药企的存量,并且满打满算拍到2030年,也是80%收入来自海外,勉强拍到15PE,能不能达成仍然是未知,FDA卡一卡,几十亿美元就会在美国体内循环。

我有一个朋友就在施贵宝美国负责对接国内的CXO,他谈到中国CXO的主要优势就是服务质量,有很多不在SOW中的临时改动需求国内厂家都可以快速响应,有些CXO的工程师们甚至差不多变成他们的编外员工了。当然,三星也很拼,但价格比国内要高。美国议员搞的这一套也反噬到美国药企的身上。

可能忽略的一点,国内只要哪一个产业发展的快,包括生物制药,美丽国都要阻挡国内产业发展,新能源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本质上就是各方借利空尽量在低价多拿些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的股权。尤其是药明生物在港股的各类医药股指数里占的权重非常高。中资拿到药明生物的股权越多,后期越能主导港股医药股的定价权。

只能说你的理解还是太浅,只考虑经济模式是没法解释这个事件的。法案如果能落地,对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以及成长股投资价值,带来的都是毁灭性打击,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不是哪个行业或者哪家公司的事情。这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经济范畴,而是政治层面的博弈了。

如果药明把注册地搬到美国去,会消除这些影响吗,毕竟李革也是美国公民。

02-04 13:38

从支付层面就能解决你的道德问题。
国内出海的创新药,不允许进入国外支付体系,你还怎么玩?你只能卖权益,一次性买卖,为他人做嫁衣。
自身发展指望另一个国家的需求,这才是风险。就像电动车,用中国产业链就不能享受国家补贴,你是美国人你会买中国车吗?

02-04 11:45

但是 创新药比CXO 更多不确定性
投资更难了。。。。。。。。。。

02-04 14:04

判断大体上一致,但海外自主销售这块的影响,我觉得还是要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