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在讨论国内创新药企业销售能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7回复:191喜欢:219

关注我的可能会注意到我讨论国内创新药企业,很多时候在重点讨论销售能力而不是研发能力。在过去国内医药基本上只看销售,最近几年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只看研发。到极致以后还出现了一个离谱的估值方法:烧钱率PR。 我们知道PE,PB等估值指标。这个被创造出来的PR就是price to RD。。也就是研发烧钱率。 20PR意思就是假如1个企业一年研发开支10亿。那么就值200亿估值。。。。我是从来没见过如此离谱的估值方式。当然这个方法并未成为主流。但出现在个别研报里面就已经很奇幻了。


对于国内的创新药,我们首先要知道目前阶段是主线是什么。每一波主线都会成就几个大药企。比如以前是仿制药主线,后来变为高端仿制药首仿的主线。到现在则是高端原研药进口代替的主线。也就是还未专利到期的原研药我们也能做出来了,然后用更低的价格实现进口代替。简单来说就是跟随。

当然跟随本身也在进化。从慢速跟随:原研药上市多年才开始跟,代表埃克替尼。到正常跟随:原研药已经验证能成药就跟随,代表PD1。最后到快速跟随:还未彻底验证的靶点就开始跟随,代表Tigit,CD47,Lag3,Claudin 18.2等等。

跟随的特点就是只要基本功够,领头人选靶点有眼光,那么研发的成功率就会很高。毕竟只是走一遍别人已经走通的路。目前国内龙头创新药企基本上都能做到有基本功,领头人有眼光。所以我在目前阶段不是特别担心他们的研发问题。


剩下的自然就是研发出来的药品怎么卖的问题。国内的情况和美国很不一样。在美国大部分生物科技公司成立的时候就没想过卖药,而是研发成功以后直接卖身。。卖给大药企让他们卖药,创始人巨额套现退出,继续下一次创业。同时即使不被收购,这些美国企业大部分做的都是纯原创FIC的药物,一旦成功就是市场独家,卖药难度也低很多。所以投资美国的生物科技,基本上只看研发。 然而国内大家基本上都是跟随,没有被收购的价值,因为没有独步世界的技术,一个企业的唯一优势就是可能进度会快一点,执行力强一点。但不存在只有你能做,别人不能做的情况。


在这个背景下,国内药企只剩下华山一条路:自己做大。这条路特别难,因为大家都跟随,都是同质化产品红海竞争。而销售是非常消耗人力的。每家医院,要销售的目标科室都需要人来跑。中国有多少医院?然后医院x科室 = ??。。同时销售也具有非常强的规模效应。销售规模越大,产品越多单位销售费用率就越低。从微观上也很容易理解,比如一个企业在胃肠道肿瘤科卖一个药物,需要人手维护关系。如果在同一个科室可以卖多个药物那么销售效率自然大幅度提升。

最后我们就看到企业都在疯狂招募销售人员,争取成为BioPharma也就是有销售能力的生物科技企业。一旦销售队伍成立并且销售规模足够大,就可以处在极为有利的位置:自给自足,不依赖融资,并且还可以帮其他药企做临床和卖药。 这批起来的龙头都是这个大逻辑。利用大品种的先发优势快速建立销售成为BioPharma。而大部分在后面的药企目前压力很大,毕竟只有少数企业能完成这个华丽转身。这也是时代带来的进口代替机遇。


我个人对已经有BioPharma雏形的药企保持乐观。对后面进度落后又没有独家产品的药企悲观,想象不出他们怎么成为BioPharma,有什么路径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又没人会收购他们。这一批企业构建的能力都是立项和临床能力。这些都是大药企需要的能力,而真正做小而美的生物科技需要的是研发硬实力。进口代替的时代红利格局已经比较固定了,会跑出来几个大药企。再往后能跑出来的企业肯定就是有独特技术的研发型企业。

精彩讨论

BreezeLi2022-01-26 13:11

中翻中一下:信达

黄建平2022-01-26 13:22

基本上是这个逻辑,国内metoo这波的格局基本已定,后面biotech要靠产品跑出来,研发出全球竞争力的好药品,自然有国际大药企抱着你国际化。

张小丰2022-01-26 13:07

不是仿制,是绕开你的专利自己做一个。 很多时候研发的难点是发现X靶点对Y有用。而不是X本身很难做出来。既然别人已经验证了X可以治疗Y,我们的企业就做一个X1出来。。。
比如PD1在20年前就发现了。但没人知道这个靶点能治疗癌症。。直到20年以后这个关系才被发现。

爱丁堡小闹闹2022-01-26 14:59

我有不同的观点。

多去一级市场看看。非常多很有意思的小公司,做的很新。加上现在非常强大的基础研究。

这一轮伪创新退潮以后,好公司会跑出来,未来是光明的。

胡涂的森林2022-01-26 13:33

我觉得核心还是产品,优异的有差异化的产品。看上一轮仿制药的红利,不仅是有恒瑞、石药、中生,也有信立泰、贝达、丽珠等一批,这类2-500亿市值的二流企业,其实销售能力也算不错。和第一梯队的差距主要是没有好的产品。石药有恩必普、中生有安罗替尼,要是没有这种竞争格局好的产品,估计它两一样是二流企业。产品是1,销售是2。我觉得这批创新药公司,会有跻身第一梯队的,也会有几家2-500亿的公司,还会有国际化的公司。但核心都是要有疗效好,竞争力强的产品。

全部讨论

阿树3352022-01-30 06:57

我理解一是百济,二是传奇。 但是金斯瑞最近也跌的厉害。

阿树3352022-01-30 06:53

马上2的指的是传奇的吗?

爱炒股的小彭2022-01-29 14:24

同意作者观点

伯纳乌9992022-01-29 13:41

那是美金,换算成人民币不就四百多

GOPT甜2022-01-29 12:16

国内最有看头的创新药企业就是百济神州,百济从出生就是国际化基因,创新药FDA审批通过在美国上市的国内药企也只有百济,别看烧钱多,百济的临床是全球化同步的,不像其他企业为省钱投机取巧只做国内临床。某达下个月FDA审批如被拒就是投机取巧的代价。如果论烧钱,最后只有百济和恒瑞烧得起,君实账上可怜的30+亿现金马上就要支撑不起巨额研发了。

158tja2022-01-29 11:54

对于药企而言,销售和研发是两条腿,想成为bigpharma两者都不能差,看看国外就知道了,这么多年,前10药企几多变化?

价值JC投资2022-01-29 11:44

还有亿帆医药呢!亿帆医药创新药627、652全部都是根据FAD标准做的临床!床!床!

波尔津吉斯2022-01-29 11:21

为何是100%?,海外很多大厂撤回了不少pd1上市申请啊

cmspeed2022-01-29 10:43

刚刚在大A融了200个亿,比我也只投百济

行者苏然2022-01-29 10:13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创新药企业,百济已经有十几个新药在商业化推广,其中百悦泽和百泽安等是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百悦泽是全球化推广产品,这些都是会在今年放量的。2021年预估医药销售营收50亿,加上BD收入达到80-100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能够很好支持巨额研发及临床,况且手上还有484亿现金储备。目前看百济账面亏损只是暂时的,两三年内必定盈利,国际化推广的产品也不怕国内集采和价格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