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几句中医/中药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3喜欢:3

    一、引子
    昨天脚被砸伤了,大脚趾整个黑色,脚面也鼓了起来,走路一瘸一拐,并很快引发了腿抽筋,太郁闷了。
    早晨去还不错的三甲医院看了下,花费如下:
    (1)拍片:87元(其中70是拍片费,17是胶片费),结论是骨头没问题,软组织损伤。
    (2)头孢抗生物:25.97元,用于治疗炎症。
    (3)小金片:220元。

    无语。
    小金片/丸,虽说功效是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之功效,但功能主治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淋巴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癌,乳腺增生)。这玩意主要是有麝香,也就是甄嬛传里的打胎圣药,散结作用。你拿小金丸去避孕打胎可能真行,但拿这个去活血化瘀,总觉得很别扭,适应症里也没有啊……
    我觉得,这是我们中药应用的一个缩影。化药治病,中药黑色产业链赚钱。

    二、中医
    我觉得,中医/药的意义和未来,在于科学。多年前方舟子说的“废医验药”有一定道理,但我更期待的是“改医验药”。
    看过中医学理论,主要是阴阳五行,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气血精津液等。随便举个例子:气是啥,“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中医很多内容,是科技水平较低的古代人民基于经验和哲学所衍生出来的。现代医学发展后,中医的绝大部分基础理论都是错误的。
    有些人说不对,有些老中医号脉很准。这正是我想说的“改医”。心脏射血产生脉搏跳动,某些疾病会造成脉搏跳动出现一些信号。古代医学,根据脉搏跳动,整出了一套阴阳五行奇经八脉的理论来解释,这套理论解释是不对的。
    我所主张的是:大数据下,去探测脉搏和疾病的关联,假如结果发现某种强关联性,我觉得这就是科学。而不要再去用阴阳五行、奇经八脉这套理论去解释脉搏和疾病的关系,这套理论,估计但凡上过高中,都不会相信。

    三、中药
    1、关于中药的疗效
    其实,我认为有一些品牌中药还是不错的,我个人比较认可的,比如济川药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汉森制药的四磨汤,丽珠集团的抗病毒颗粒等等。但有一些中药,效果如同安慰剂。全国应该开展一次类似于化药一致性评价那样,针对中药的规范。

    2、中药亟待规范
    (1)中国的中药标准是八九十年代形成的,在此之前,都是各个药厂自己有个配方,按照配方生产,后来国家要求企业交出配方,注册药品文号,省标,国标,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配方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需要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的。
    (2)工业化不断发展,原有的生产工艺是作坊式的,现在是机械化的,原来的药典生产工艺标准其实并不完全适用。
    (3)不同产地的药材,不同的存储期限,其价格、效果可能千差万别(很好理解,不同产地、存储期限的大米,口感是完全不同的)。以前看天士力所推的指纹图谱等,觉得多厉害,后来才知道,所谓的指纹图谱,就是辨别这个被检测的东西,到底是三七,还是葛根;至于这个葛根的好坏,检测不出来。
    (4)检测存在问题,比如当年蜀中制药拿苹果皮冒充板蓝根的事件,《中国药典》中将氨基酸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和化学反应鉴别作为板蓝根质量控制标准之一,苹果皮里精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特别高,给了企业造假之机,发现造假还是来源于举报。苹果皮都能冒充成板蓝根,那药品配种中,贵的药材少放点、便宜药材多放点,更检验不出来了,但疗效可能千差万别。
    正是因此,我一直认为中成药的集采,其实需要一个把标准进行规范的过程(类似于一致性评价),没有规范统一化,大家产品质量都不一样,最后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了。

    3、验药
    我认为应该给出一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到达之前,医药企业完成两件事情:第一,药品产品规范化;第二,疗效试验(不需要像药品那样3期临床,规模可以小一些,企业做个几百例和化药的PK试验)。
    这个期限到达时,凡是完成了规范化和疗效试验的,保留在医保当中,并根据药品经济学进行定价;未完成的,也不注销文号,但踢出医保,并要求企业在药品包装上进行标准。
    期限之后,药监部门严格中药的生产和管理。但凡还有造假现象,顶刑严惩。

    期待中药科学的发扬壮大,走向世界!

全部讨论

2022-01-19 18:41

化药治病,中药黑色产业链赚钱。实际,现实,现状

2022-01-19 19:58

哈哈,你了解多少中医呀?就敢乱说

你不相信中医中药是你的事,中医治好过我和儿子的重病,现在找中医治疗延续了多年的头痒和疮疖,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2-01-20 02:07

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医学这东西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中医理论,其实每个朝代也会对前人的理论进行怀疑修正甚至是批判,西医也一样在不断的革新。中医的安慰剂和西医杜撰的数据也一样都是些假学术。

2022-01-19 21:42

小金丸治这个确实不合适 通常用于增生 结节 囊肿 肌瘤 肿瘤 这一类病。

2022-01-19 17:23

医保养病人,病人养医生

02-07 22:32

丽珠13年中药营收36%,22年是9%,这是因为集采吗?
丽珠94年上市首年,利润一个亿,然后花了10年才超越历史,2004年利润1.24亿。
2017年业绩44亿,目前只有一半,不知道这次花10年、27年,业绩还能否再创新高?
丽珠有点像复星,化药生物药中药,疫苗、器械IVD,应有尽有,这么综合的布局,按说能够抵御单一业务的大幅波动,但看他过去20多年,业绩也是大起大落、像信立泰华东贝达恒瑞相对专注点的药企,核心重磅品种被集采或者被医保谈判灵魂砍价,导致业绩难以为继、挖下大坑多年去填一样。

2022-01-27 16:23

中药新药前几年批准的少,主要原因是临床试验要求与化药对照。但。。。。。。

2022-01-25 10:06

阁下中医完全不懂就敢说次。怪不得懂那么多医药却做不好股票。

2022-01-22 08:54

蒲地兰的确很好,专业学医人的推荐,副作用小,相对安全之选!中药在人体用药后很难用大数据验证,不像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