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格先生与费先生: 思路清楚,准备按照您这个框架去挖数字了//@格先生与费先生:回复@福爸:谢谢你的细致回复。我也展开说说我的看法。
在具体讨论成本费用这些细节之前,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达势模式上的几个关键点,这是因,其它的都是果。
中国已经有上亿的比萨消费者,需求具备基础。比萨是中国集中度最高的细分餐饮赛道,具备差异化基础。达美乐的产品力很强,仅仅依赖小投入的街边店的门店形态卖出了中国餐饮行业数一数二的毛利率。小门店形式对于渗透市场和增长空间非常关键。这些因素在我看来是远比特许经营权费更重要的因素。没有这几点,就算特许经营权费用减半甚至不收这只票的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具体到成本,特许经营权之外,你也列出了很多其它费用项目,反而不容易抓住重点。除了财务报表的披露口径之外,我更倾向于用门店/总部口径讨论,这样简洁明了,也不会重复遗漏。这个口径下,公司利润就是门店经营利润减去总部费用,门店经营利润包含了几乎所有成本项目,总部费用基本是总部400多人的工资(但是过去一年受期权费用影响波动较大),还有总部租金和中央厨房员工工资(很少)。这样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达势净利率变动背后门店利润率提升与总部费用经营杠杆是如何驱动的。
根据这个框架看最近的23年盈警就可以得到很多洞察。比如,23年下半年调整后净利率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按指引下限计算),这是从22年下半年开始达势连续第三个财务报告期调整后净利率大幅提升(前两次分别提高3.5和2.8个百分点),两个财务年度调整后净利率提高10个百分点。原因就在于门店快速扩张和单店盈利提升带来的门店经营利润总额高速增长,而总部费用相对稳定,使得公司快速减亏实现盈利。又比如,假设总部费用温和增长(人员稳定了且没有部分一次性期权费用),则意味着门店经营利润率有1-1.5个百分点的环比增长(达到14.5%到15%)。
如果结合门店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新兴市场的单店销售提升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达美乐23年底的门店数,也知道23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和新兴市场各自销售额和门店数的构成(以及算数平均的单店销售),由于北京/上海门店接近饱和,单店销售接近天花板,可以比较可靠的推测23年下半年新兴城市的平均门店销售同比提高了30%左右达到接近200万人民币的水平,相比23年上半年甚至是加速的。这也说明,达美乐在新兴市场的单店经济整体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只要能做到400-450万的单店营收,门店经营利润率就可以达到14-15%的水平。
这样的利润率提升速度怎么能说是很慢?而且,如果理解了背后的原因,可以判断24/25年仍然是达势利润率提升较快的时期。如果财务模型足够专业,能够把单店运营指标与营收及成本项完全联动,按照目前的趋势,可以看到24/25年达势的净利率继续提升4-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左右,在25年达到7-8%的净利率,并大体稳定在这个水平。
资本市场过往一直喜欢快速复制门店高增长、利润率快速提升的连锁餐饮故事,估值最高的时候一般是在利润率快速提升的阶段,当看清楚稳定状态下净利率的时候股价可能已经见顶很久了,这点看看早期的呷哺、最近两年的九毛九海底捞就很清楚。达势的故事交给时间。
另外,说句不太相关的。作为投资人看上市公司,我一直觉得要知道自己跟公司管理层相比什么时候是老师什么时候是学生很重要,也很难。达势的CEO是市场选出来的,既有战略思维也有运营管理能力,过去也作出了成绩。疫情三年,其它餐饮同业苦苦挣扎,达势逆势而上成功上市已经说明了这点。对于低线城市的扩张策略等问题更应该先理解她的做法而不是简单根据自己的某些观察或者证据给一个并不那么严谨的结论和判断,不然为什么不是我们去做这个CEO?$达势股份(01405)$
引用:
2024-03-11 22:37
前天晚上发了关于达势的讨论,当时没什么人讨论,我就没管了。没想到后面被几个大V转发,一下子很多人进来讨论,我估计现在直接原帖回复,很多人不一定看到。
我就不一一回复了,对于大家关注的话题集中这里解释
1 抽成问题 @立事 @JAYsy
很多人质疑我说的抽成5个点,说明明不是抽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