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田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你再怎么说,英博在高端硬件上是不是到顶了,你再怎么牛逼,今年赚五个亿行了吧,明年呢,后年呢,设备老化后还有那么多吗,明摆着主业走下坡路的怎么给高估值?

热门回复

你的第一点我不反驳,就是七亿也改变不了逻辑。第二点,没有任何证明英博有新增量设备不断到货,如果你说是老订单到货,那还是没改变上限被封死的问题,你也别说英博当初下了五十个亿一百个亿的货在陆续到这种没根据的话,鸿博实力有多少大家都知道。第三点只是美好的畅想,为什么要轻资产,没钱重资产,加上没好货可买了呗,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方向,但你想想走软路线,以英博的技术实力,人才储备和人才吸引力,胜率是不是更低了,英博原来最牛的技术领袖吴东都走了。

你既然提到周总的那篇采访,我就贴一些里面内容给你参考吧:过去的IDC金租都按照三年回本的周期去计算,而GPU的回本周期要远远高于传统的这个IDC机房。2023年四季度的盈利很大依靠京能的合作单子。这些都是周总自己说的,自己想吧,也许鸿博出来的业绩会比很多人预计的要低。英博当然有自己的价值,但从各方面来看跟一两百亿的估值是不匹配的,所以在能证明自己所谓的调优运营能力能产生大幅盈利之前,股价也许很难有起色。

你可真有意思,有货说资产重了有老旧风险,没货说没钱搞不了重资产,合着你是总有理对吧,挑选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有什么不好。我可以负责任的跟你说,增量设备应该是基本可以保障的,逻辑在哪里,英博已经成为海光生态的成员,如果你有跟踪技术就会发现,海光的深算三号是不输a100的。再就是看产业发展要看大势,无论是谁来或者谁走都不会影响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趋势,有些一点就够了,不必在细节上斤斤计较。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还在人工智能跑马圈地的阶段,任何产业都会有由兴转衰的历史周期,新能源也不例外,即使只有两三年的高速发展期,也不影响英博现在被低估的事实,这个发展起步阶段就是我们持股的逻辑。

第一,今年正常情况下是六个亿以上净利润。第二,高端设备一直在到货,并不是完犊子了,国内部分增量放缓,但是国外现在还在建算力中心,你的结论太武断了。第三,你压根就没弄懂英博的商业模式,周反复强调轻资产重集成,什么意思,就是卡不算多,但实际可调度支配的算力很多,怎么做到的,共建和超卖,这就避免了设备折旧和老化的风险。第四,你的眼光太短视了,看不起国产算力卡,当前国产是赶不上英伟达,但是在垂直模型训练和推理领域国产是能打的,总体来说国产卡也是稀缺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国产卡无论是海光还是华为产能都跟不上,性能方面现在确实跟英伟达有明显差距,但是这个技术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直至追平,这个跟新能源技术是一个规律。第五,关于算力增量市场的问题,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都在牵头建算力中心,把这项任务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重中之重,两年内这个增量市场都是很乐观的。

你既然谈了估值,我就跟你深入探讨一下。第一,idc行业的市盈率普遍在50倍以上,参考这个标准,鸿博的估值显然是偏低了,按照六亿的年利润,现在市盈率不到20倍,很多传统行业估计都比这个估值高了吧。第二,关于京能的问题,你的理解我不太认同,采访中记者问,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周总回答主要是算力租赁收入,同时京能智算中心建设在去年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那我们就看一看,智算中心到底做了多大的贡献,年报预告里营收是不到十亿的,其中三季报营收已知是四个多亿,也就是说四季度新增营收不超过五亿,这五亿里一定有彩票业务收入,还有一些算力租赁收入,所以可以得出京能的大头并没有计入上一年度,但是京能的贡献大不大呢,答案是确实大,因为即使只计入两亿,这个单体项目对全年营收的贡献也是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所以周的话没有错,你也不能通过周的采访推理出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的结论。

鸿博确实没钱没实力,但这就表示英博做不了算力租赁了吗,海南170亿的项目,英博也是跃跃欲试准备参与,凭什么呢,不是靠钱,钱有海南政府想办法,靠的是算力调优这条技术护城河,如果成功了,海南这8万p英博也是可以调度出租参与分钱的,这就是他的模式。

还有建议你读一读周总最近的采访文章,对于英博靠什么盈利,周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各位规划,总的来说和美国的coreweave还是很不一样的,简单说英博是一个具备算力出租,智算中心建设,日常运维,数据服务,场景拟合甚至中介服务等功能的综合载体,我觉得值得更好的估值,所以愿意跟他一起成长,至于结果愿赌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