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年报追踪)大象起舞,行业霸主被严重低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5

$比亚迪(SZ002594)$

朋友们好!欢迎来到西凡投资笔记,10分钟,为你挖掘优质低估的龙头公司。今天是24年3月28日,周四。

3月26日晚上,比亚迪发布了业绩炸裂的2023年年报,我们今天来跟踪一下,先看财务数据,根据年报披露,公司去年实现营收6023.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04%;归母净利润越过200亿级别,直冲300亿,达到300.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72%,营收与净利润均再创历史新高,大象起舞,非常厉害!

公司盈利能力方面,近两年毛利率净利率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缓慢向上的趋势,尤其要注意的是,23年是新能源汽车大打价格战的一年,公司仍然保持住了毛利率和净利率的稳定增长实属不易。

公司的ROE数据近两年也得到了修复,并且大幅提升至超过20%,这已经在A股中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了。根据22年的年报数据,A股5000多只股票,ROE能超过20%,就能排到前十分之一。

然后是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3年研发投入高达395亿,接近400亿,连续两年同比大幅增长超过100%,400亿什么概念呢?小米su7的研发费用宣传是100亿,比亚迪一年能研发4个su7,而且研发费在已经披露2023年年报的A股公司中排名第一,不过就算全都披露完了,估计全A研发费能超过比亚迪的不超过2个,这里多说一句,22年全A研发费用比亚迪186亿排名第9,排名第一的估计你们都猜不到,居然是中国建筑,接近500亿的研发费用,今年我预计比亚迪是全A研发费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建筑。另外值得称道的是,比亚迪2023年研发投入的资本化率不足1%,几乎全都费用化了,这点是非常良心的,给比亚迪再点个赞!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是稳步增长,达到1697.25亿元,同比增长20.51%。

负债端,公司总的资产负债率不低,77%,但是有息负债近三年已经是肉眼可见的飞速下降,目前有息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7%左右,这个主要是因为公司的无息负债大幅增加,无息负债主要就是公司庞大的应付账款,也就是公司欠上游供应商的钱,从2020年开始,公司的应付账款就在快速增加,2020年也正是比亚迪业绩腾飞的起点,截止到2023年,公司负债一共5000亿,其中接近2000亿都是应付账款,这个已经充分说明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可谓产业链霸主,通过这个应付账款,公司能够大幅减少有息贷款的数量,从而节省大笔财务费用。

最后是分红,公司 2023 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0.96 元(含税), 共计90.12 亿元, 同比增长 171.08%, 约占归母净利润的 30%,分红比例同比 2022 年提升10%,股息率嘛,就不要看了,每股分3块,股价200块,赚股息非常不划算,买入比亚迪的股票还是看他高成长+低估值,去赚业绩增长和价值回归的钱。

那么,年报的财务数据就分析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比亚迪未来的业绩增长和价值回归的预期。

因为比亚迪的营业收入有80%都是来自汽车业务,另外占20%的的手机和其他业务毛利非常低,8%左右,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我们可以忽略,所以我们这里重点关注汽车业务。未来公司汽车业务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两个拳头,一个拳头是防守基本盘,一个拳头是进攻新市场,公司防守基本盘的打法,主要是针对5-25万这个价格区间,这也是目前新能源车销量最大的区间,比亚迪目前已经打出两招,一招是2023年的“油电同价”的冠军版车型,一招是2024 年二月以来推出多款“电比油低”的荣耀版车型,这两招本质上都是降价促销,从23年财务数据上来看,比亚迪降价销售,是有底气的,因为公司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化效应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虽然产品降价了,但是23年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却不降反升高了2.63个百分点,确实厉害!

而且,公司通过产品降价,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大家可以看一下23年比亚迪在5-25万各个价格区间的主要车型的销量和市占率数据。

5-8万区间,比亚迪市占率第一,市占率同比大增30%,主要车型海鸥跟五菱的缤果销量比翼双飞。

8-12万价格带,海豚 EV 和秦 PLUS DM-i 分列 新能源车销量前二, 2023年这两款车型的销量绝对数分别为36.7/32.7万辆,新能源车市占率为33.6%/29.9%,这个价格带比亚迪的市占率为65%,一骑绝尘。

12-15万价格带, 比亚迪品牌销量为 85.5 万辆, 占该价格带新能源车市场的 70.5%,同比增长 17.9pct,在 12-15 万价格带持续领跑。其中,元 PLUS、宋 PRO、秦 PLUS EV 包揽价格带新能源车销量前三,市占率分别为 34.0%/16.8%/10.6%。大家注意,在这个价格带,比亚迪的主销车型逐渐开始受到其他厂商新上市车型影响,4-8月元PLUS的销量确实受到了一些压力,不过新车型的热度过去之后,销量快速恢复。

15-20万价格带,竞争格局较分散,竞争比较激烈。比亚迪受冠军版车型的价格下沉影响,这个价格带内整体车型供给减少,市占率25%出现略微下滑,同比减少 2.3pct。具体车型来看, 2023 年宋 PLUS 销量 42.7 万辆,市占率 9.8%,位列新能源车第一。消费者对宋PLUS的认可度也比较高,23年有多款新车上市,但是都没有撼动宋PLUS的市场地位。

最后是20-25万价格带,2023 年,比亚迪销量共计 51.6 万辆,市占率 38.4%,略微下降 4.5pct。从竞争格局来看,新能源车销量前六的车型中比亚迪占据四款,分别是汉、唐、海豹 EV 和护卫舰 07。主销车型汉和唐,竞争对手分别是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在销量上略占下风。但跟其他品牌相比,还是碾压之势。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5-25万价格区间内,公司市占率和销量都是霸主级别,唯有五菱和特斯拉在个别价格区间能与比亚迪争锋。2024年,二月以来,比亚迪继续23年的降价打法,推出多款“电比油低”的荣耀版车

型,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有助于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这个是防守基本盘,下面再说下比亚迪进攻新市场的2个方向,分别是进军高端和加速出海。

高端车型方面,主要是推出了腾势、仰望、方程豹子品牌,带动了30万以上价格带的销量提升,2023 年销量为 14.2 万辆,同比增长 247.3%,占全年销量的 4.7%,同比提升 2.5pct。其中百万价位的仰望U8,9月上市后卖了2000台,是个比较不错的开端,而且今年仰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高端消费者的青睐,2月份,仰望U8的销量已经排到了百万豪车销量榜第四,仅次于奔驰S级,GLS和保时捷卡宴,厉害!

2024年比亚迪也规划上市多款高端品牌车型,相信随着公司高端车型矩阵日益丰富,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最后是新能源车出海,比亚迪在出海方面是有点落后的,202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排名前三的是MG、奇瑞、特斯拉。其中MG品牌2023年出口量超63.2万辆,同比增长50.3%。奇瑞品牌2023年出口量超49.9万辆,同比增长112.5%,奇瑞集团的总出口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3万辆。特斯拉品牌出口量超34.4万辆,同比增长26.9%。2023年比亚迪出口超23.7万辆,同比增长324.4%,虽然相比前三名略逊一筹,但是公司已经在加速追赶,出口量连续两年保持同比 300%以上增长,所以公司出口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业绩预测方面,据业绩交流会上王传福董事长透露,公司2024年销量要在2023年基础上增长至少20%以上,这也意味着今年比亚迪销量要达到360万辆。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为50万辆,明年是100万辆,未来三年要呈倍增式增长。不过坏消息是,老王预测目前行业已经是淘汰赛阶段,24-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受竞争加剧影响,单车毛利会下降,受到这个利空消息的影响,各大机构纷纷下调了2024年比亚迪的盈利预期,所以导致今天股价不是很好看,尤其是今年小米也加入了战局,行业竞争会更加腥风血雨,今晚小米su7发布会,(价格是21万-30万,真的香),估计比亚迪股价还会跌……。

不过我认为比亚迪无论是从技术,成本,规模还是产业链上看,目前尚未看到竞争对手的出现,公司估值20倍PE又是处于历史最低位,就算是17,18,19年公司业绩逐年下滑的时候,估值都没有低于30倍PE,就算未来两年利润增速不及预期,也不至于给这么低的估值,所以长期来看,目前肯定是严重低估的状态,合理估值我们按公司17,18,19年业绩下滑时候的历史最低估值35倍PE,净利润咱就不假设增长多少了,咱们狠一点,假设今年同比下降10%,270亿,够差了吧?那么合理市值是9500亿,目前A股+H股总市值也才6000亿,起码还有50%的上涨空间。

OK,今天就说这么多,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谢谢!

全部讨论

03-28 23:05

小米一年卖十万或者20万,一大半是比亚迪的电池,没准挣的比小米多。仰望已经5000多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