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由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26回复:418喜欢:1285

1997年,亚马逊历史上第一封致股东信里,贝佐斯就曾说:“如果非要让我们在公司财务报表的美观和自由现金流之间选择的话,我们认为公司最核心的关注点应该是自由现金流。”为什么贝佐斯认为自由现金流比利润更加重要呢?本文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有些概念比较生涩,请大家耐心看完,应该有收获,并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自由现金流的概念

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流量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股东的最大现金额。

简单地说,自由现金流量(FCF)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扣除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CE)的差额。即:FCF=CFFO-CE。

资本性支出,可以简单理解为: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等。

举个简化例子

一家产品制造企业,为了生产产品首先需要投入建设一条生产线,投资额为1亿,生产线预期可以使用5年。假设每年可以生产产品10万件,每件可以卖600元,每条生产线一年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为2500万,用这么个简化的模型,我们看看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

从利润的角度看:

一年下来,公司的收入:10万*600=6000万;

生产线可用5年,所以在会计上的处理,不能把1亿都当成第一年的成本,有一个摊销的处理,即1亿/5=2000万,作为5年内每一年的成本。

那么一年下来公司的净利润是:

6000万-2500万-2000万=1500万;净利润率为1500万/6000万=25%。

从利润的角度初步一看,这是个非常不错的财务数据。

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看,又怎么样呢?

第一年的自由现金流=6000万-2500万-1亿=-6500万。也就是说,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是负数,而且数额不小,全年的营收还不够填满。

进一步分析

如果单看净利润,该企业的数据很不错,那么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应该加大生产线的投入,每增加一条生产线,就需要增加投入1个亿,我们假设每一年都增加投入一条生产线,以第二年为例,看看变成什么情况呢?

收入:20万*600=1.2亿;

人力和原材料成本:2500万*2=5000万;

生产线投入摊销:2000万*2=4000万;

净利润:1.2亿-5000万-4000万=3000万,可以看出净利润增长100%;

自由现金流:1.2亿-5000万-1亿=-3000万,可以看出自由现金流继续是负数,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0万的负担。

我们从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得出了不太相同的结论:

表面看企业两年来的净利润增长喜人,可实际自由现金流整整“亏”出去9500万,股东如果想继续扩大生产,还得继续投入巨资打造生产线。

一些启示

1、解释了我为什么不轻易投重资产运营的企业。

简单说,作为股东并不容易。比如上面的例子,表面看盈利不错,可实际是投入了大量的现金,却得不到回报。仔细想,还有更可怕的地方:

其一,我们假设的产品生产线可以使用5年,如果因为技术故障产品线坏了呢?维修升级又是费用。

其二,万一市场更新换代了新的产品,原先的生产线面临完全报废的风险。特别是那些投资金额大,而产品迭代周期又很快的行业,如芯片,手机等。你刚投入了一条生产线,准备收获了,市场突然出来了新的技术,你的产品完全没有了竞争力,那么生产线基本就报废了,根本用不了5年。

相反,那些行业变化不明显,或者投入相对较小就可以获得更好规模效应的行业,商业模式就很好,例如白酒、社交互联网等龙头企业,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净利润数据出色,自由现金流更是亮眼(不过财报一般不直接公布,需要自己简单算算)。

2、解释了长期利润增长一般,但股价涨幅惊人的企业。

下图为亚马逊1997-2015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对比图。从利润角度看,企业非常一般,但股价上涨,恰恰是自由现金流(找不到数据,用收入表达意思)高速增长的反应。这时候,我们再反思股神巴菲特的那句话:“一家企业的价值等于剩余存在期内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是不是就有了更深的感触。

3、帮助我们筛选企业。

这个不用说了,一般刚入门的投资者喜欢F10看看企业净利润,市盈率PE等,这些都是从净利润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你应该知道,净利润无法真实反映一个公司是否盈利,以及是否具备发展潜力,一定要结合自由现金流做综合判断。

小结

“利润为王”的概念,有时候是短视的,甚至是害人的,特别是那些重资产运营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张,往往失败于现金流的断裂。

那些长期自由现金流数据良好,甚至增长比净利润还快的企业,往往预示着这家企业可能存在某种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反之,净利润看上去不错,可自由现金流长期不稳定的公司,往往暗藏着很多坑,一定要仔细甄别。

本文得到了我的合伙人格雷资产冯立辉先生的大力帮助,他对财务分析和商业模式有深刻的理解。大家可以去关注下他的雪球账号@冯立辉-格雷资产

精彩讨论

冯立辉-格雷资产2020-05-06 18:54

A股有个很生动的例子,当年,乐视网每年大量购买版权,但财务处理上采用直线摊销,只把版权费很小一部分作为成本,所以利润表很好看,大幅盈利且高增长。而同期在美国上市的优酷因为采用加速摊销法,则显示大幅亏损,事实上在线视频到今天三强时代还是亏损的。利润表很多时候是可以粉饰,比如设备折旧年限、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研发和负债利息资本化比例,都是企业可以调节的。因此企业分析中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很多时候比利润表更有价值。

大道至简1012020-05-06 18:14

酱油,白酒的龙头企业,自由现金流都非常棒。不要什么研发,不担心产品升级,资产收益率真好。真正的印钞机!

西海樵夫2020-05-06 18:53

个人观点:
自由现金流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个大容量的快速增长的行业,如果不断地资本投入有助于建立先发优势、不断加固自己的护城河,有助于建立品牌壁垒或者说行业进入壁垒,有助于抢占优质客户、挤掉落后产能迅速提高行业集中度。并且此时投资资本回报率还非常可观,ROIC远大于WACC,或者说新建项目的IRR还挺高。像这样处于行业扩张期时应加大资本支出,牺牲前期的自由现金流是值得的。
今天的大额支出是为了明天的少支出,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行业领导地位。
典型如东方雨虹的成长历史,公司历史上的自由现金流很难看,但并不妨碍其为一只超级成长股。如果在东方雨虹的高速成长期,过于强调自由现金流,那肯定会南辕北辙了。
当然这样的公司前提是要注意现金链条,别把自己给玩飞了。
自由现金流可以成为投资者的检查清单,一票否决,这也没什么不对,但肯定也会漏掉一些优质公司。$东方雨虹(SZ002271)$ $科顺股份(SZ300737)$

杜可君的理性投资2020-05-06 22:38

1,重资产投入不是一无是处,例如intel和英伟达这种高端芯片公司,早期的投入,迅速占领市场,并形成行业标准。例如pc时代很难摆脱intel的指令集和微软操作系统的垄断。这时候研发投入和积累反而成了极高的壁垒。问题要一分为二看。
2,这篇文章是给大家一个思路寻找优秀的商业模式,并从二级市场排雷,把商业模式不好的企业识别出来。核心不在普及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本文举个例子是超级简化的,楼不能该歪了。

Never-full2020-05-06 19:06

文中所举例子不恰当,是对于需要持续投入生意的一种误解。
试问有几个公司的增长,是无需投入的?
如果例子中的公司5年折旧完,设备无需更新,那这个生意是个好生意。
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京东方式的生意模式,即需要不断投入资本,来保持竞争力,但投入对收入和利润贡献寥寥。

全部讨论

A股有个很生动的例子,当年,乐视网每年大量购买版权,但财务处理上采用直线摊销,只把版权费很小一部分作为成本,所以利润表很好看,大幅盈利且高增长。而同期在美国上市的优酷因为采用加速摊销法,则显示大幅亏损,事实上在线视频到今天三强时代还是亏损的。利润表很多时候是可以粉饰,比如设备折旧年限、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研发和负债利息资本化比例,都是企业可以调节的。因此企业分析中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很多时候比利润表更有价值。

酱油,白酒的龙头企业,自由现金流都非常棒。不要什么研发,不担心产品升级,资产收益率真好。真正的印钞机!

个人观点:
自由现金流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个大容量的快速增长的行业,如果不断地资本投入有助于建立先发优势、不断加固自己的护城河,有助于建立品牌壁垒或者说行业进入壁垒,有助于抢占优质客户、挤掉落后产能迅速提高行业集中度。并且此时投资资本回报率还非常可观,ROIC远大于WACC,或者说新建项目的IRR还挺高。像这样处于行业扩张期时应加大资本支出,牺牲前期的自由现金流是值得的。
今天的大额支出是为了明天的少支出,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行业领导地位。
典型如东方雨虹的成长历史,公司历史上的自由现金流很难看,但并不妨碍其为一只超级成长股。如果在东方雨虹的高速成长期,过于强调自由现金流,那肯定会南辕北辙了。
当然这样的公司前提是要注意现金链条,别把自己给玩飞了。
自由现金流可以成为投资者的检查清单,一票否决,这也没什么不对,但肯定也会漏掉一些优质公司。$东方雨虹(SZ002271)$ $科顺股份(SZ300737)$

文中所举例子不恰当,是对于需要持续投入生意的一种误解。
试问有几个公司的增长,是无需投入的?
如果例子中的公司5年折旧完,设备无需更新,那这个生意是个好生意。
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京东方式的生意模式,即需要不断投入资本,来保持竞争力,但投入对收入和利润贡献寥寥。

2020-05-06 21:07

正好这两天在研究亚马逊的财报和自由现金流,这里面的思想值得好好琢磨,亚马逊财报有专门披露自由现金流这个指标 $亚马逊(AMZN)$ ,亚马逊的玩法,尽量让利润微薄,而现金流强劲,还低成本融资,产生利息,尽量少交税,亚马逊是一家太值得研究的公司了

资本性支出,可以简单理解为: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等。

这个定义是不对的吧!可能正确的是:为维持生意而进行的支出,在现金流表上是一次性或几次发生的。折旧摊销则是投入完成后,每年分担成本而已,在现金流上并不存在。

值得注意:研发费用啥的 其实都是资本性支出

2020-05-06 23:21

自由现金流还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来看,才更为合理。投资不能刻舟求剑!

2020-05-06 23:02

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区别就是净利润这个钱可能收不回,如果所有钱都能收回,时间尺度放长了,那么净利润就是自由现金流。你举得例子,如果时间尺度放到几十年,所获得的总的自由现金流和净利润就相差不多了。当然所说的投资生产线,结果过时了,那是行业洞察力的问题。如果你现在进行大量投资,自由现金流是负的,但是你有战略眼光,未来现金流会很好,比如京东,阿里开始都是烧钱的,靠融资活着,但你能说他的商业模式不好么?但京东,阿里首先得有了净利润,才能有了自由现金流。所以,净利润是自由现金流的基础,不产生利润的公司,怎么能产生自由现金流?

2020-05-06 21:34

都没说到点子上,什么现金流,什么净利润,现金流好企业可能会好也可能不好,核心是看谁和什么团队来运作一个公司,现金流好不会让企业不到,一个胡作非为的领导或老板可直接把公司带到阴沟里,管你财报好不好的

2020-05-06 19:02

最近刚好也在研究亚马逊和贝佐斯的股东信。我想贝佐斯很早就想明白复利是怎么回事了,只不过是通过亚马逊来实践。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巴菲特说的: 我是一个好的投资者,所以我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我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所以我是一个好的投资者(大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