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宁境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也要放到CXO、CRO行业比较去看,CRO比DM相对轻资产,实验动物模型及安评,也是CRO中药企渗透率或外包率最高的环节,记得是在30%以上,泰格临床体量大,但他的渗透率、外包率,比安评要低。当然除了药明康龙,泰格凯莱英,也都在布局GLP实验室及安评业务,尤其是泰格。

热门回复

医药行业景气度波动,包括融资环境乐观悲观,其实是常态。
在行业波动之际,昭衍的盈利能力、成长性,都大受影响,所以CXO的长期确定性,我不太看好,或者看不太清,或者需要很低估的估值才有足够安全边际。

认同你这个观点。他手中有订单,账上有预收,然后自己账上现金充足,公司就能够应对行业的下行期。
而他现在 H股相对于a股,相对于净资产打折,也显示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账上有46亿的现金类资产,还有不到5个亿的在建新的开支,一年的人力费用6~7亿,扣除掉账面上14亿的预收款,公司的经营一点问题也没有。

也就是说从2006年到2015年10年的时间,查尔斯河的营业收入是没有多大的增长的。
而2007年和2015年的净利润几乎是一样的,这10年来他的净利润,有亏有赚,赚的时候也就是保持在1.5亿以内,但是亏的金额就比较大,总的算下来,从2006年到2015年这10年的利润总的是亏损的,总亏损了有三个亿的样子,以2008年和2010年,这两年合计就亏损了8.7亿。
但是2011年过后就从来没有亏损了。
股价也就涨了10多倍。

是的,渗透率70%,是CXO所有环节最高的环节,也就是所有大药企,最需要CXO的环节。
我印象当中,查尔斯河,早就迈出实验室业务了,他非实验室业务是太头。昭衍目前基本只有实验室业务,昭衍生物只有部分股权。
昭衍比较可能拓展的环节,比如更前端的药物发现,比如临床1~2期,都已经有很多非常强大、成熟的对手了。

这几年国内的cro行业确实营业收入有了很大的增加,$昭衍新药(SH603127)$ 从2015年到2022年增长了10倍。
要知道他的这个增量也是在他没有增加新的业务环节而得到的,是他安在于非临床研究行业的收入。其他的cro公司可能还增加了cdmo的业务,这样的话对他的收入增量的影响就很大,而昭衍新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这样的业务增量。
所以在以后的几年,它的业务量还会保持在现在的这个水平吗?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对这个医药研发,医药投入行业的宏观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才好。
对照查尔斯河在雪球上可见数据以来2006年的时候,他的年收入是10.58亿美金,而到了2015年也只有13.63亿的美金,到了2023年达到了41亿美金的收入,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每一年他的收入都有增加,典型的就是一个成长股的收入水平。
查尔斯河的销售净利率还是能够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2%,这个比例还是保持得比较好。
如果只看收入的话,10多年来查尔斯河减少的年份是很少的,特别是最近10年,他的收入每一年都是增加。
当然这10多年来也是医学发展非常好的一个时期,各种医药技术层出不穷,医药研发投入随着经济也猛然增加。
从收入上来看,查尔斯河可以说基本上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真的是实力强大呀。

是的,这个行业的公司还都在布局,而安评环节的外包渗透率是70%的样子。

或者说昭衍就限制在现在的业务里面,从现在来看也不错。

其他公司猴子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