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宁境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养猴不如分红

热门回复

它的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较大,
2022年度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3.3亿元, 利息收入为 1.3亿元,汇兑收益为 0.27亿元。 剔除以上,则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76亿元
3.3 / 5.76 = 57%, 这个比例相当大了,会不会慢慢变成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 不知估值的水分有多大 ?

它的未分配利润确实还比较可观。
分红也不影响养猴,而且养猴业也是自身增殖的业务,这个业务也可作为利润中心。

这就是我昨天所说的,这几年他们融资收了钱也赚了钱,所以他们就要大兴土木搞建设。[大笑]

赛道太窄了,想象空间有限,希望你不要掉进我曾经掉进的坑里,望保重[捂脸][捂脸][捂脸]

在高景气度,他要盖实验室、买猴,拓展美国业务,低景气度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没有好的投资去向,适当加大分红。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看看,不是啥事,并不影响现金流。并且高价猴子消耗了之后,就会变成公允价值收益了。
昭衍还是需要关注未来业务增长的问题,比如国外业务能否拓展?头部公司都是海外很大了。
国内基地拓展,比如无锡、广州、重庆的拓展如何?
如果能够国内、国外继续拓展,维持高增长,那么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这些增长空间或机会,非常看不清,原来那些弗若斯特啥的那些多年预测,都不顶用,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景气度。
另外要命的是,原来估值里面,有相当的公允价值部分,剔除那部分,估值并不低,基本没啥安全边际。
$昭衍新药(SH603127)$

养猪不如养猴,养猴不如分红,分红不如大力回购[捂脸][捂脸][捂脸]

分红,其实是公司没有发展了、不要用钱了,真的有大笔开销,分红分不出的。

生物资产的繁殖和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在会计处理和定义上有所区别:
1. 生物资产的繁殖:
这通常指的是企业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的生物资产的培育、养殖或繁殖活动。例如,农业企业可能会自行繁殖牲畜、种植作物或培育林木。这些活动产生的生物资产,其成本包括在繁殖或培育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必要支出,如饲料费、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等。这些生物资产在会计上通常被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它们的成本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时期内进行摊销或折旧。
2.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
这类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自然生长的、未经人为培育或养殖的生物资源,如天然林、野生动植物等。企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拥有或控制这些资源时,才能将其确认为生物资产。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在会计上的处理较为特殊,因为它们的公允价值往往无法可靠地取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这类资产的成本应按照名义金额确定,通常为1元人民币,并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总结来说,生物资产的繁殖涉及企业主动进行的培育和养殖活动,而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则是自然存在的资源。在会计处理上,繁殖的生物资产成本会资本化并进行摊销,而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则以名义金额计量并直接计入损益。

谢谢。坑已变浅了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