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川智能•电池专栏】投建10GWh项目 京威股份“二进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摘要

京威股份计划投资建设10GWh锂电池项目,锂电池产品将应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系统和储能系统。一期项目年产能为2GWh,投资额8亿元

10月12日,京威股份(002662)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投资建设10GWh锂电池项目,锂电池产品将应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系统和储能系统。一期项目年产能为2GWh,投资额8亿元,由全资子公司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在秦皇岛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完成。

京威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中德合资的乘用车内外饰件系统综合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产品为汽车内外装饰件,涉及金属件、塑料件以及基于这些材质的多种表面处理的产品。

京威股份表示,公司通过新主业锂电池产品的发展,可同时带动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的增长及电池模组、电池包新产品的扩充,实现公司整体规模的快速扩张,以达到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

作为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京威股份投建锂电池项目,表明其将涉足动力电池业务,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京威股份就已经开始布局动力电池业务,但仅过了一年就宣布放弃退出。

2017年2月,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香港正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正道集团”)、北京致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致云”)合资成立宁波京威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规划产能1GWh,主要生产钛酸锂电池。

京威股份正道集团和致云基金分别出资5.4亿元、1.8亿元、12.8亿元,占比分别为27%、9%、64%。

同年9月,京威股份宣布与正道集团子公司上海星控成立合资公司—宁波正道京威控股有限公司,并在宁波奉化政府合作建设年产30万台清洁能源整车项目,计划总投资170亿。该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其中上海星控产业基金、京威股份各自以现金认购50%股权。

通过上述项目布局,京威股份将涉足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从传统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不过,这两个项目的发展都不理想,京威股份新能源业务布局最终落空。

2018年4月,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宁波京威27%股权以5.4亿元转让给北京致云,将其所持有的宁波正威18%的合伙份额以0元转让给上海弘吾,将其所持有的正道京威50%股权以2000万元转让给北京致云。

这意味着京威股份谋划生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计划都失败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京威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首次尝试。事实上,自2015年起,京威股份就通过股权合作方式投资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相继参股五洲龙、江苏卡威汽车、长春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同时还投资了增程器研发生产的公司达思灵,并拟募投约50亿元在德国投资建设高端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据统计,仅在2015-2018年,京威股份投资和参股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多达9个,需要投入的总金额高达253亿元。

不过,京威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手笔投资并没有获得正面回报,参股公司持续亏损且新源汽车骗补事件爆发,使京威股份面临严峻的资金紧张和陷入巨额亏损。

2019年,京威股份在其公告中表示,零部件主业业绩难以支撑新能源整车产业建设期内的大额建设开发费用支出,建设期的连续亏损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潜在退市风险。鉴于此,公司将停止新能源整车业务的开发建设。

当前,尽管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市场份额高度集中,行业竞争激烈,已经有大批动力电池企业被淘汰出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

在此情况之下,京威股份在动力电池领域“卷土重来”,无疑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最终能否落地还有待观察。

全部讨论

2021-10-12 20:28

谁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