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保险

发布于: 雪球转发:494回复:672喜欢:677

大概很多次我说过,保险我不碰,因为我看不懂。看不懂的是估值方法,平安使用的那套估值方法,我认为建立在过多的靠不住的假设上,我是无法接受的。除了看不懂的估值方法以外,让我觉得不安的就是从金融行业的其他子行业的视角看,大陆寿险业务本身,我认为是无法自洽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业务本身基本面,股价或者估值的问题,就不要找我。

保险的本质是什么,是卖一份确定性。客户付出来一份保费,来换取未来风险事件的补偿,也就是安全,用金融话语来说就是确定性。从金融上,确定性是有溢价的,也就是说客户为确定性付出的代价是大于其对应的不确定性的事件的期望值的。如果一个卖保险的,赚取这个溢价,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因为它承受了不确定性的风险。因为保险公司要为这个不确定性冲击做好准备,所以他要有相应的资本准备,也就是偿付能力。确定性溢价/资本,就构成了保险这个生意的基础。

所以一个正常的短期赔付的保险,基本上是遵循这个业务逻辑的。巴菲特的浮存金概念不过是保费持续滚动收入,赔付持续滚动赔付,中间有个资金池。投资业务本身,不是这种卖确定性的保险基本业务的内容。这种卖确定性的保险业务,其业务本身很难谈的上好,因为存在无差异化的竞争。在中国大陆,这个问题尤其显著,因为大家太会杀价格了,所以如车险这种很简单清晰的无差异化业务,保险公司在价格战之下,很难赚钱。

既然卖当期确定性的业务比较难,大家就把眼光转向了卖未来确定性的寿险。寿险,简单来说卖的就是三差,费差、死差和利差。这其实是把不确定性在时间维度上的扩展,卖给客户关于未来的确定性。费差和死差,和当期确定性问题的差别不是特别大,关于未来的确定性问题上的核心问题是利差。寿险,卖给客户的是关于未来的收益的确定性,自己承担的是自己投资的关于未来的投资的不确定性。当然,在寿险的估值方法上,是把这个不确定性当作确定性来进行估值的。

寿险的核心问题是利差。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先天的不利影响。国内寿险公司的资产是短久期的,而负债是长久期的。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久期越长,收益率越高(这其实也是长期的风险补偿问题),所以正常情况下,寿险公司要面临这个利差倒挂问题。那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呢?1)给客户更低的利率,比如在90年代高利率时代导致保险公司活不下去以后行业被监管限定了很多年的2.5%的利率;2)投资端进行放松,比如进行分散化的股权投资、信用下沉、杠杆化等等。

我这里先放一个基本观点,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长期持续的超额收益能力是不存在的(具体就不解释了,如果大家不认同这点,那么本文也就不用看了)。投资能力这个事情不是加分项,反而有可能是因为风控和管理不利变成减分项。可以存在的投资收益仅来源于基础收益、资产配置和分散化带来的好处。也可能在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中,投资会受益于一个长期的利率变化过程,但是这些最终都是要还债的,或者是利率反向变化,或者是客户要求收益率变化。简单的说,寿险投资,享受了负债低流动性的好处,但是要进行额外的收益补偿。这个事情本身是中性的,风控不力的情况下是负面的。如果和金融行业的其他子行业的投资端比较,保险行业并不具有额外的投资优势。

在投资不具有额外优势的情况下,保险行业的利差驱动主要靠给客户更低的利率来实现。要实现这个,所以我们看到过去寿险行业具有金融行业最强的销售能力和佣金,并辅以各种客户看不懂的产品结构来掩盖低利率的实际产品特征。这个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割韭菜。以前在全民金融意识的启蒙期,保险行业割韭菜的镰刀又大又快,这点大家可以参考过去很多其他的以销售驱动的行业。

但是时代的车轮总是要向前,时代变化有一个根本性的熵增现象,就是信息越来越流通,信息不对称的割韭菜会越来越难。随着信息的越来越流通,这个割韭菜模式的负面特性越来越呈现。1)一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客户的反馈会随着信息而流通到潜在客户,低利率的结果自然是很差的,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坏,保险行业是骗子的信息流传。2)中国这些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是突然出现了质变的。原来作为韭菜对象的群体都被移动互联网侵蚀,大量新兴的割韭菜的流量高手进入这个领域,寿险业原有的销售代理人模式的割韭菜能力相对来比较是严重落后了,镰刀不好用了。3)资管行业的兴起,改变了原来金融业的野蛮时代,资管是一个后发但是学习进化能力极强的金融子行业,尤其是和互联网结合以后的全民理财教育,严重地打击着原有的存款理财国债保险体系。4)在信息越来越流通,市场越来越竞争以后,所有的投资管理行业都出现了一个很要命的现象,客户为投资能力买单的价格越来越低了,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率越来越低,指数基金和低费率基金一直冲击着主动管理基金和高费率基金。这个效应同样传递到所有的金融行业,那么对寿险行业的冲击就是,他提供的低回报率产品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上述问题的根源还是寿险的传统生意模式,在客户回报率和真实投资回报率之间,存在过大的利差(毛利率)。毛利率过高的行业(注意是行业而不是公司),其实很难抵御时间的熵增。寿险的传统模式,把价差大量放到了销售资源上,销售驱动,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生意模式了。反观它的竞争对手,基金行业,他其实做的是产品驱动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客户体验,降各种费率,开通各种销售通路,让客户更容易买到基金,把大量的市场资源放到marketing上而非sales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洗脑),基金一直在告诉客户我业绩多么多么好,你多么多么赚钱(虽然实际未必)。我们现在会发现,基金行业已经摆脱了过去完全依赖银行销售渠道的现象。你要是去问问年轻人,有钱买什么,一堆人都在买基金,还不是通过银行买的,是通过支付宝买的。

接着说资管和寿险的竞争,他们两种业务的本质差异,一个是表内(寿险),一个是表外(资管)。表内业务卖的是确定性,但是收益率低,而且受制于资本约束,在新时代的监管下,所有的表内业务的ROE都不会太好。表外业务的卖的是不确定性,但是收益高,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放无限杠杆,所以它可以接受很低的毛利率。在资管新规为代表的时代变化下,表内业务未来都是没什么大机会的,那是旧时代的产物了。银行和地产业,过去或者正在演绎类似的问题,资本约束的表内业务失去了两个最主要的短期增长驱动力,资产价格上涨和过高杠杆下的风险后置。这些表内行业,未来大多数公司都不再有高ROE了。

这里接下来要引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寿险行业是不是一定有不可替代的需求。银行有,市场总有间接融资需求,虽然增速会降低;地产有,人总是要住房子,房子不好了总是要更新。那么寿险有嘛?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难大规模成立的,或者说这个很难是大规模的需求。养老这个事情,交给寿险公司和自己买个股票基金,都是可以的。美国人都是401K买的股票呢。客户是不是一定要投资的确定性,是未必的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行为模式,下一代人被基金理财教育以后,未必一定是那么低的风险偏好了。甚至在长期投资以后,投资者最终还是会明白,不确定性有更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率。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确定性的长期低收益呢?更何况还是确定性的短期中低收益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呢。这是我认为,寿险投资逻辑里面经常讲的保险渗透率不太成立的地方,换个地区换个环境,就没有那么渗透率了,更何况中国大陆是个更加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果寿险不具有不可替代的需求,行业性整体很难看到未来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如银行地产一样,头部的强公司能走出来呢?我觉得也是困难的。银行和地产业,本质是政策影响下的供应侧改革,优秀的公司,可以依靠其更强的效率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长来实现更高的roe。寿险行业呢,问题不是来自于监管,而是市场竞争;问题不是来自于行业内的市场竞争,而是跨行业的市场竞争。直到现在为止,我尚未看到寿险行业出现足够显著的差异化竞争。说到底,寿险行业还活在上一个时代的的客户低利率的解决方案,这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而寿险的表内业务模式,很可能是找不到利差上的出路的,它可能天然就竞争不过表外业务的金融机构。

如果那天我们能看到寿险行业的业务核心不再建立在利差上,我们是可以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

精彩讨论

小鱼52021-09-14 21:18

看不懂保险还能写这么多,厉害

米豆她爸比2021-09-14 22:29

保险核心是风险的转移,你把保险中的寿险的投资职能当成保险的重心我觉得是不妥的,当然这也确实是这些年保险产品的问题所在。只说人身险,重疾是防备你过早得重疾,绝大多数人都会得重疾,但越晚得你就越可以依靠积蓄投资收益来覆盖,但要很早得怎么办?寿险中定期寿险是覆盖早死风险的,这个风险靠投资能解决么?在你的雪球没滚起来前风险就可能爆发。这些年其实保监会一直在引导保险姓保,早年大量的投连险早就不是目前产品的主流了。

管我财2021-09-14 20:29

寫的很好,我一直都很擔心壽險的長期利率下行問題,這也是我只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 的原因,長期壽險保單少到可以忽略。不過我認為基金與壽險行業本不應有業務衝突,倒是這些年流行的投資型保險,不倫不類,偏離了保險的基本功能,令保險失去了粘性,才是壽險最大的問題。

兴趣使然的股民2021-09-14 23:45

看不懂是谦虚,实际是看懂了所以不买

强哥1212021-09-14 22:11

拿保险跟基金比,说明根本不懂保险:基金功能在于理财增值,保险功能是对或有风险进行必要补偿。你这是拿洗衣机和汽车比那个性价比更高。

全部讨论

2021-09-14 21:18

看不懂保险还能写这么多,厉害

保险核心是风险的转移,你把保险中的寿险的投资职能当成保险的重心我觉得是不妥的,当然这也确实是这些年保险产品的问题所在。只说人身险,重疾是防备你过早得重疾,绝大多数人都会得重疾,但越晚得你就越可以依靠积蓄投资收益来覆盖,但要很早得怎么办?寿险中定期寿险是覆盖早死风险的,这个风险靠投资能解决么?在你的雪球没滚起来前风险就可能爆发。这些年其实保监会一直在引导保险姓保,早年大量的投连险早就不是目前产品的主流了。

寫的很好,我一直都很擔心壽險的長期利率下行問題,這也是我只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 的原因,長期壽險保單少到可以忽略。不過我認為基金與壽險行業本不應有業務衝突,倒是這些年流行的投資型保險,不倫不類,偏離了保險的基本功能,令保險失去了粘性,才是壽險最大的問題。

拿保险跟基金比,说明根本不懂保险:基金功能在于理财增值,保险功能是对或有风险进行必要补偿。你这是拿洗衣机和汽车比那个性价比更高。

写的好。我上次说这些保险企业问题更多出在资产端而不仅仅是负债端。就是这个道理。投资能力低下,想着靠信息不对称,销售驱动吃利差,不长远的。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2021-09-15 17:23

作者对保险的看法,有点像消费品当成投资品了。
玩一个游戏,5张纸上有1-5个个数字,付10块钱抽到了1就可以得60块钱,这个游戏玩不玩?
投资人觉得可以玩,因为期望是正的,但不少人不愿意,因为人的确定性偏好。
现在游戏升级,有5个黑箱,其中只有一个黑箱里面有电锯。把手指升到黑箱里面就能得到100万,有多少人愿意玩,如果涨到1000万又有多少人愿意玩?
现在游戏再升级,一把左轮手枪,里面只有一颗子弹,对着自己头扣动扳机就能得到1个亿,有多少人愿意玩?
随着风险的加大,对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我们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选择。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一个月1.5万的收入,其中5000还房贷,4000养孩子和老婆。每个月剩6000做定投。如果我突然去世了,那么面临的问题就是老婆必须出去工作了,她必须要工作还房贷,不然房子就被银行收走了,还得挣到多余的钱把孩子养大。这个时候一份保险如果能每个月多花几百块钱,赔偿的金额直接把剩下的房贷结清,还能余下一笔钱够老婆把孩子带大,你愿不愿意?
如果你按照投资思维,肯定不合算啊,这种概率太小了。保险的本质就是对你不能承受的风险给你确定性的答案。
别说是贩卖焦虑,趋利避害是人的基本需求,和吃饱穿暖一样,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如果看中消费属性,和资管做对比还是不妥的。

2021-09-15 02:31

实际上找本专业的书就能解决你的疑问,自己思考了很久却不知道这个本质问题早有结论。
詹森不等式,
如果你是风险厌恶者,那么就有需求,反之你就没需求。
所以保险客户需要先区分需求,
客观上而,随着人越来越有钱,这个需求越强,(死差,詹森不等式)死差才是寿险的利润根基。利差只是差异化竞争的一部分。底盘是死差。增量是变富。

2021-09-15 03:53

写得太深刻了。其实道理我也都懂(虽然没法像你这么有条理的写出来),只不过因为持仓保险股,所以一直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思考了很久之后,今天终于把拿了好几年的,成本42元的平安清仓了(就剩下100股留作纪念)。虽然没有在平安上亏钱,实际上几年时间42-50元,也算很亏了。
也许近期这个股价的平安就是阶段低位,也许在我卖了之后它会反弹,但我都有心理准备,因为从长远来看,确实不适合继续拿下去了。保险行业本身,在未来几年很难成为好行业,即便恢复增长必然也是很慢的,何况还有继续下滑的可能性。
总有人说国外多少多少的保险渗透率,我国多么低,如果达到同样渗透率有多少空间——这种是过于乐观而且不切实际的假设,国情都不一样,凭什么会有同样的渗透率呢?我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保障和养老如果能跟上,那么寿险的保障意义就非常小(这个说法虽然看上去有点假大空,但这个情况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投资收益又不如理财产品(而且如果为了投资,中国人也许更喜欢买房子而不是买什么寿险)。我真的看不出寿险产品对普通人能有多少吸引力。
再加上之前保险的销售,真的是靠销售人员连哄带骗忽悠老百姓堆起来的业绩(我亲姐就干过保险销售,而我一直很鄙视这一点),这种模式越来越难行得通了。哪怕以后保险行业出现深刻的变革,真正健康良性成长,但由于之前的基数大,未来想要快速增长有很大的历史包袱。

2021-09-21 10:12

写得挺好,碰了某些人的逆鳞,招人恨了。其实越是恨的人,越是认同你说的。实践证明,中国保险费率十倍于国外,保险佣金肥了许多经纪代理,也肥了保险公司,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因而导致了保险公司骗子的说法。去看看改开初期买保险的,按照当年看投入不菲,到产出时够吃几碗面,苦笑不得。不需要懂,历经四十年教训了你。医疗保险也是一样,证伪更快,得病了得不到赔付,总有一款不理赔的理由等着你。说是竞争,其实还是暴利行业,只是在行业里如何瓜分利润,经纪代理多少,保险公司剩多少。作者抓住一个核心,就是民众的觉醒,就成为一个由奢入俭难的局面。面对未来还将断崖式下降的保费,就看谁能妙手回春了。

2021-09-21 09:11

虽然我也不看保险了,但这文章也太水了吧,全篇都是自己的主观判断,一个数据或者案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