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xx终于明白不可或缺了)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制造业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房地产是做为财富分配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劳动剩余积累最重要的工具,相当于整个社会的发电站、蓄能电站和调配电网,现在搞成这样,真的郭罪无可恕,这种毫无实践和基层经验的人制定政策只会造成大麻烦。

搞金融财经的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看似对任何事都有独特见解和逻辑上能走通的执行路径,但是真正实行就是一坨坨xx,之后得付出更高的代价。

未来房地产不买,真的就买不起了,每个城市核心区域只有那些,抖音等各个自媒体天天唱衰都是为了流量,这都是情绪化的助推,这么长时间的唱衰助推,才打到这个底部,现在就是没有房子的人最好的上车机会。

有几组数据可以佐证:1、建筑工人,力工群体8000多万人平均年龄45-46岁,是的,再有三年那就是完全的去产能,剩余的力工都是重大工程的保证,不会大建房子了。

2、各地方房地产企业基本失去融资能力,之前的垫资工程公司债务累累,这个可以自己去看看各地方的明星工程公司的缴税和信用信息。

3、未来房地产的支撑,最主要的群体:最富裕的人、制造业、高科技新中产、高管,其次:中产阶级,再次:改善房群体,最次:刚需。没有不断膨胀的房地产,社会将失去调节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失去积累财富的能力,这是底层逻辑。房地产抵抗通胀是富人的风险工具,也是他们抵御风险的备用金,更是扩张企业的抵押物,废掉房地产,富人的资金将无处安放,资金就会外流去寻找他国房地产。房地产是中产阶级和技术新中产,制造业小老板的蓄水池,同样的道理,他们和工人的劳动剩余积累在房地产的池子里。改善型和刚需其实惧怕充满风险的资产,这是他们的本性即追求确定性,他们没有能力去抵御房地产下跌的巨大风险,所以买涨不买跌就是最稳妥的措施。

4、房地产是隐形的收税,其中超过50%以上的资金进入地方基金,为大众提供教育、医疗、保障和各类公共服务,25-30%为物料、人工为社会提供需求和工作岗位,抹平城乡收入差距。

5、在人的一生中,吃、穿、住、行贯穿,吃-能有两个肚子吃吗?穿-很稳定,每年都那样。行-车开五年还剩多少残值?未来智能化器物包裹着人,但是这些都是消费品,生命周期长的5-10年,短的几个月,技术跟新快,银行敢用这些当抵押物吗?但是承载人类行为、科技的房产,这是人类行为的发生地和结束地,也是所有行为的综合地,他们当然会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