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麒儒: 这是明白人//@麒儒:回复@kz2046:保守并不可怕,可怕是万科迫于压力将经营性资产抵押了来换取现金流。虽然直接就度过了目前刚兑困境,但是投融管退的路就堵死了,转型10年的结果也就失败了,白做了,还不如当初把那2000亿分给股东。后续万一再遇到做空,拿什么抵押?再处理一次危机?
保守经营的动作,如果是今年继续优化库存,减少拿地支出,销售额稳定住,还款到期债券,减少有息负债,那这种保守是有利的。为以后的房地产市场重新恢复打好基础。万科的住开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只要身子骨硬朗,重新大规模住开完全有这个能力。
围绕活下去,活动久,活的好这个思路,保守经营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年报来检查万科的身子骨,业绩会来听管理层的经营动作和后续安排。后续的观察,除了住开销售,就是经营性不动产投融管退的实施力度,经营性业务的增长力度。
如果这个刚兑危机是假的,或者万科平稳度过,那么我自己后续观察万科的经营是这个思路:
万科现在也可以放慢经营性业务的扩张了。1,万物云自己就可以完成扩张,不需要集团输血,还能回馈集团。2,泊寓不再获取项目(已经够大了),把在手的18.6万间房屋完全开业,就有30%的增长了,还能带来宝贵的现金流,同时抓紧纳保,发行瑞慈。3,万纬物流也不需要新获取项目了,目前到手的项目全部建设完毕,也能实现15%以上的增长,优化经营,提高出租率,加快发行上海物流园的瑞慈(上海,苏州,天津和青岛的物流园是最优质的,发行相对更容易),停止吸血,贡献利润。4,商业板块停止扩张,上海的两个印力中心开业,加快整合万科旗下的商业,核心发瑞慈,非核心发CEMS。停止吸血,开始回血贡献利润。
5,重新梳理,整合万科采筑的股权,这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只是不透明,无法跟踪,万科曾经想将万科采筑做大上市。6,出售边角料的梅沙教育,冰雪业务,酒店业务和养猪业务,哪怕亏损也要出售,保留核心业务,这些边角料业务打骨折怎么都可以换回来15亿以上的现金流。
万科沉淀了2000亿的经营性资产,而且全部是成本法记账,资产化,不但可以贡献现金流,还能贡献可观的利润,盘活这些资产(哪怕只盘活一半),万科后续将不再有债务问题。所以这块业务是一定要留住的,估计这也是万科管理层很强势,不增加抵押物的原因。
引用:
2024-03-13 22:54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