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矿业:打造三大赛道,新能源产业布局增强增长预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古语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在飞速变幻的资本市场亦是如此,随着行业景气度不断迁移,不少企业选择拥抱变化,勇敢踏上新征程,几年后再相见,已是崭新的姿态。

海南矿业便是其中代表。作为一家家里有“矿”的公司,海南矿业似乎并不安于现状,近年来频频出手,开展资本运作。2022年12月15日,公司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在海南洋浦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2022年12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洛克石油4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2023年1月19日公司再度发布公告,拟出资1.18亿美元获得马里Bougouni锂矿资产控股权。

一系列的动作,皆是公司前期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地。作为A股布局战略性矿产与能源的上市公司,2021年8月,海南矿业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发布了“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及具体实施路径,提出要重点打造“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大赛道。从实际结果来看,公司战略清晰,能够实施落地,已经完成了三大赛道的基本布局;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有望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预期。

 已完成“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大赛道产业布局,股东实力雄厚

 立足铁矿石开发,公司积极拓展油气、锂盐新业务,由“单轮驱动”转向“三箭齐发”。海南矿业重点聚焦战略资源和能源行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铁矿石采选、加工及销售为主营业务,成熟度极高,营收稳定,并且打通了大宗商品贸易等上下游产业链。此外,自2019年至今,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洛克石油参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同时积极开拓包括锂矿、锂盐加工在内的新能源业务,向着“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大赛道布局的目标稳步迈进。

 公司发展的动力和底气来自于大股东的助力。根据Choice公开信息,公司控股股东为复星集团,持股45.88%,复星集团以产业运营经验和全球化产业投资资源积极为公司赋能,带来了领先的战略投资视角;第二大股东为海南海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40%,其实际控制人为海南省国资委,因此公司兼具国资背景。

 优质铁矿资源提供稳定收入,磁化焙烧项目有望提升铁精粉品质

 公司拥有核心资源优质富铁矿,以铁矿开采产销作为传统核心业务。公司通过石碌铁矿分公司从事铁矿石采选、加工及销售业务,目前所开采的铁矿位于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该矿山曾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较高品位,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富铁矿”。截至2021年年底,石碌矿区保有工业铁矿石资源储量2.278亿吨,平均TFe品位46.58%;其中含探明资源量铁矿石4778.37万吨、控制资源量铁矿石4060.06万吨。

目前,铁矿石仍然是公司压舱石业务,并有望通过技术改良提升效益。2022半年报显示,铁矿石营收贡献占比68.61%,公司持续通过精益管理、数智建设稳固产量基本盘。此外,在建的磁化焙烧项目已完成第二标段相关施工,预计于24年一季度竣工投产,届时铁精粉品位将达到65.0%,金属回收率将由60%提升至85%。

 拟增持洛克石油至全资控股,油气业务收益有望提升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国际事件影响,世界经济呈脱钩趋势,能源安全问题重要性日益凸显。海南矿业敏锐把握住宏观趋势,在油气行业提前布局,已初见成效。

 2019年,公司完成对澳大利亚Roc Oil Company Limited(洛克石油)51%的股权收购,将后者纳为控股子公司。2022年12月,为加强对油气业务板块的运营管理,公司拟出资1.63亿元购买洛克石油剩余49%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对洛克石油实现全资控股。洛克石油是具有近20年油气作业经验的领先的独立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业务涵盖从油气勘探、评价到开发、生产等上游全周期业务,油气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中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以2022年9月30日为基准日,洛克石油2P储量总计4728万桶当量,天然气2P储量总计1798.4亿立方英尺,合计超7800万桶当量。

全资收购后股权比例提升将带来利润等比增长。截至2022年9月,洛克石油总资产30.1亿元,净资产21.78亿元,2022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实现净利润1.65亿元,盈利稳健。此外,八角场脱烃增压项目2023年一季度投产后,天然气产量预计将提升25%-40%;南海珠江口勘探取得突破,获得单层自喷日产超千桶的高产工业油流,为后续油气业务增产提供了基础。

 2万吨锂盐项目将于24年投产,海南自贸港给予政策支持

 进军新能源业务是公司近期的最大亮点。据悉,由海矿投资10.56亿元,全资子公司星之海负责的氢氧化锂项目(一期)已于2022年12月在海南省儋州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建设一条年产2万吨的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预计2024年上半年竣工投产。项目位于洋浦自贸港政策先行区,临近港口,交通便利。此外,海南政府对项目大力支持,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岛封关后13%增值税简并为销售税,使公司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海南矿业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效果图)

 收购Bougouni锂矿形成内部协同,注入发展新动能

 今年1月19日,海南矿业公告称拟出资1.18亿美元现金增资Kodal Minerals PLC(KOD)及其全资子公司Kodal Mining UK(KMUK),从而获得马里的Bougouni锂矿资产,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57.6%股权。

 Bougouni锂矿项目由Sogola Baoule、Ngoualana和Boumou三个采区组成,主要产品为锂辉石,是锂盐产品的重要原材料。该矿合计矿石资源量2131万吨,氧化锂平均品位1.11%,对应碳酸锂资源为58.5万吨LCE。目前,项目已获得正式的环境批准并在2021年底获得采矿许可证,有效期12年,矿区开发条件较为成熟。Bougouni项目精矿开发周期内平均产能可达约20万吨/年,项目拥有8.5年以上寿命,平均现金成本预计不高于650美元/吨,经济效益良好。

 此次并购为海南矿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马里Bougouni锂矿项目+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的组合拳落地后,能够实现上游资源与锂盐加工的产业协同,配合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公司生产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将拥有可观的成本优势。以目前氢氧化锂40万元/吨的价格粗略计算,产线建成投产后每年有望贡献80亿元的营收,该数字约是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的2倍。

 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锂盐业务提供长期稳定盈利预期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处于高景气度。根据中汽协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6%;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中国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计划达到40%。从政策推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数年内仍将处于增长期,市场空间较大。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的趋势下,锂作为新能源车电池生产所需的核心元素,已成为需求增长确定性最强的自然资源。作为锂产业链下游核心锂盐品种,氢氧化锂是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尤其对于高性能动力电池中广泛应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锂源。然而,锂资源地壳丰度仅为0.0017%,且目前全球已探明储量中50%以上在美洲;对比之下,中国是一个“贫锂”国,锂资源全球占比仅7%左右,60%以上来自进口,对外依存度极高。

 2022年,碳酸锂价格由年初的27万元/吨一路飙升至年末最高58万元/吨,其核心原因正是锂产能无法匹配新能源行业快速增长的锂需求。因此,对上游锂矿资源的把控尤为重要。海南矿业结合国家战略矿产资源需求和自身矿山开发优势,积极出海,布局新能源上游金属资源,可谓意义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产业布局或将增强海矿未来业绩的稳定性。公司布局的三大赛道中,铁矿石和油气都是周期性行业,公司2022Q3业绩的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之一正是铁矿石价格指数同降36.60%带来的行业负面影响。从综合发展的角度,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以降低周期波动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有效对冲宏观风险,在长期提供更稳定的盈利预期。

 响应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政策纲领,以产融结合促进业务增长

 2022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文,文章指出,在全球能源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乌克兰危机加速全球能源格局调整、能源地缘博弈等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能源资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再度将能源安全问题提升到了新高度。

 作为资源生产型企业,海南矿业紧跟宏观政策方向,在不断优化传统铁矿业务的同时积极转型,切入到油气、新能源赛道,通过资本运作增强对上游资源的把控,响应了国家政策,为公司长期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十四五战略规划中,公司明确了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2021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57亿元,用于铁矿项目投资建设,稳固压舱石业务;近期通过自有资金开展洛克石油、马里锂矿并购项目,增厚利润贡献;公司预计未来还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融资,通过“产业运营+产业投资”推动“外延增长”。

 在大股东复星集团、海南钢铁集团的支持下,海南矿业以十四五战略为指引,已初步完成“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大赛道布局,实现了从业务单一的传统铁矿石公司向综合能源资源公司的转变。

 随着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加上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入局产业链上游锂资源的海矿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战略生态位,并且有望以锂盐业务开创新的增长曲线。不过,预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公司长期究竟表现如何,仍需交由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