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转债:一只需要留给时间验证的转债 业绩承压、股价走低,转债转股难题待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蓝思科技作为创业板明星上市公司之一,拥有众多的炒作话题,其中也包括有:蓝思转债发行时大股东低比例的认购、主承包商高比例的包销、2018年6月第一次向下修正转股价格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等。

蓝思转债在2017年12月可转债发行之后,正股股价一路下行,转债持有人找不到任何转股后的盈利空间,导致截至2019年8月26日仍有99.9635%未转股转债余额。由于目前尚未进入转债强制回售期,还不用去感知转债大额回售的资金压力,蓝思科技还可以在下修转股价时牺牲下转债持有人的利益、保留些许对于未来经营业绩或股价走势的信心。但未来也只能留给时间来验证……

一、蓝思科技基本情况

蓝思科技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于2015年3月1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明星公司之一。公司以研发、生产、销售高端视窗触控防护玻璃面板、触控模组及视窗触控防护新材料为主营业务。蓝思科技的发展恰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兴起浪潮,前期客户主要为苹果,后陆续拓展了三星、华为、ViVO、OPPO、小米、联想等客户。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周群飞、郑俊龙夫妇,其合计持有公司82.59%的股份(截至2018年底)。

由于消费电子产品具有时尚性强、产品性能更新速度快、品牌多等特点,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偏好变化速度快,市场竞争较激烈。近年来,蓝思科技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新设生产基地,每年长期资产投资支出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亦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至2015年,蓝思科技经营业绩增长明显。2016年,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需求疲软及下游客户去库存、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98%。2017年,随着客户新产品开发的加速推进,公司协同开发的多款新产品实现量产,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07%。2018年,受益于产品结构变化带来平均价值量上升,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6.94%,但由于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竞争加剧、客户对产品品质及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产品的平均成本上升比较明显,并且管理费用、折旧费用及财务费用同比也有较大增加,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68.88%。2019 年上半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整体产能承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同时,预计亏损1.2-1.7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二、蓝思转债基本情况

蓝思转债于2017年12月8日发行,于2018年1月17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规模为48亿元,发行时的主体和债项评级均为AA+,初始转股价格为36.59元/股,本次可转债期限为6年(即2017年12月8日至2023年12月8日),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债到期日止。

蓝思转债本次发行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占比13.54%,网上发行比例为73.81%,主承销商包销比例为12.65%。由于原股东没有大比例的认购,蓝思转债的发行压力相对较大,也导致了较大的包销比例。2017年12月15日,蓝思科技实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出具了在转债上市后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5,000万的书面通知。

蓝思转债本次可转债发行条款除强制赎回条款“20/30交易日”的要求略显严格外,其他条款较为标准化,具体如下:

三、蓝思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情况

蓝思转债于2017年12月8日发行时的初始转股价为36.59元/股;2018年5月22日因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增发股票,转股价调整为36.50元/股;2018年7月2日,因实施2017年度权益分配方案,转股价调整为24.18元/股;2018年8月15日,转股价向下修正为16.08元/股;2019年4月1日,转股价再次向下修正为10.46元/股;2019年7月11日,因实施2018年度权益分配方案,转股价调整为10.44元/股。

蓝思转债于2018年6月14日进入转股期的2018年6月9日,蓝思科技披露了《关于董事会提议向下修正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2018年6月26日召开2018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因实际控制人持有蓝思转债回避表决,最终投票结果未达2/3,修正可转债转股价格的议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2018年7月27日,蓝思科技再次披露了《关于董事会提议向下修正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公告较上次增加了修正后价格不低于16元/股的内容,最终涉险通过2018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转股价下修为16.08元/股,较定价基准日底价高出25.63%。

2019年3月9日,蓝思科技第三次披露了《关于董事会提议向下修正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本次因实际控制人不再需要回避表决,最终经201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高比例审议通过,转股价由16.08元/股再次下修为10.46元/股,本次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仍较定价基准日价格高出18.19%。

四、蓝思转债存续期内正股价格变动情况

蓝思转债于2017年12月8日发行时的初始转股价格略高于定价基准日的基准价格。在本次可转债发行之后,蓝思科技正股价格一路下行,至2018年6月14日进入转股期,股票价格已跌至23.42元/股,较初始转股价已下跌35.99%。2018年7月2日10股转赠5股后,股价于2018年10月后长期位于10元/股之下,2019年1月31日最低价跌至5.83元/股,之后随市场行情的好转,股票价格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但也没有突破10元/股的价位。截至2019年8月27日的收盘价为8.48元/股,较可转债转股价格低了23.11%。

五、蓝思转债小结

蓝思科技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快速兴起的行业机会,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用户需求变化快、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也决定了其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由于行业增速的放缓,整体产能承压,蓝思科技2018年度净利润大幅下滑,2019年中期预计亏损,也导致了其股价的不断走低。

蓝思转债于2018年6月14日进入转股期,由于初始转股价格、两次向下修正的转股价格均高于定价基准日的底价,转债发行后的正股股票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转债持有人进行转股操作没有盈利空间,转债转股金额很小。截至2019年8月26日,蓝思转债未转股余额为47.98亿元,未转股比例为99.9635%。

由于蓝思转债的强制回售义务于可转债的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内(2022年至2023年)才会触发,蓝思科技如果对于公司股价的回升有强烈的信心,也可不必急于两次向下修正转股价格,虽然修正后的价格均高于定价基准日的底价,毕竟下修后的价格不可逆。蓝思科技对于转股价格的修正更多可能基于实际控制人作为转债持有人、主承销商6.08亿可转债的包销金额、可转债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等方面利益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