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1in

gene1in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我以为应该把淘宝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和传统零售区分开来。两者的逻辑完全不同,前者是网络效应,后者是规模效应。

讨论

在我看来,软件类的(也包括算法)技术优势不会形成壁垒,它会很快的外溢,哪怕后发,也会在一定时间内追赶得差不多。国内的大模型进展就是个例子。 大模型领域的关键是应用场景,谁搞定了个杀手级应用场景,并形成数据飞轮,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一点看法不一定对。

讨论

我以为,人活在世上的目的,无非就是追求幸福的感受。这种感受又分为三类。
第一类可以称为快乐和喜悦。遇见有趣的事,有趣的人,会让你笑起来。陪伴自己爱的人,看见美丽的风景,会让你心生喜悦。
第二类可以称为投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充满活力地全情投入,心无旁骛,进入心流状态...

讨论

回复@Frank_X: 把各种文件存在本地存储中,可以减少网络下载的时间和流量消耗,让你在用 App的过程中更快、更省流量。而目前大部分手机的本地存储空间都比较宽裕,哪怕本地空间不够,微信也提供了清除文件释放本地存储空间的功能。
所以我理解微信会把图片、表情、视频等很多东西存在本地。当...

讨论

微信 10 分的话,大部分 APP 我都给不了 6 分。 最低分给中国移动(0 分),高一点的给招商银行 App(8 分)。

讨论

DNN 的爆发

讨论

回复@行知非白: 我第一次看《海街日记》的时候,要不是因为几个小姐姐太好看了,可能中途就弃掉了。
后来某次,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又看了第二遍。
那种慢节奏的叙述方式,把生活中那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娓娓道来。有些无奈,又有些美好。看着看着,就突然感觉还挺享受的。//@行知非...

讨论

回复@关山: 哈哈,日本电影的细腻,日本综艺的粗俗。//@关山: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日裔英国钢琴家内田光子对日本的评价是“Japanese culture has two extremes – utter simplicity and over-the-top vulgarity”,直译为中文就是日本文化有两个极端——绝对的简单和过分的粗俗。我觉得这个挺有道...

讨论

设备保有量这个指标比销量重要多了。
事实是,$苹果(AAPL)$ 的几种主要的硬件设备的活跃设备数,以及总的活跃设备数,几乎每个季度,都在创新高。
也就是说,虽然进水口的量(销量),有时增长有时下降。但池子里的总水量,一直在增长。//@大道无形我有型:回复@第一个八年计划: 你想查就能...

讨论

首先,大模型的数据来源比较多样,不止期刊,还有书籍、新闻、问答等等。 其次,现在大模型是跨语言的,也就是说中文的大模型,也需要用其他语言的数据来一起训练。 所以我理解,中文大模型的算力需求,跟英文大模型的算力需求相比,并不会有啥区别。

讨论

回复@方丈_我有一个问题: 拼多多搞买菜我认为更多是基于防守的目的。
当时有一些数据显示,在兴盛比较普及的湖南,拼多多主站的 DAU 下跌比较明显。
也就是说,买菜的一些需求跟拼多多的主站是有所重叠的。
所以 PDD 从一开始搞买菜,策略一直都是偏防守,在尽量少亏损的前提下,保住...

讨论

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 方丈真相了。
我观察下来,很多时候一个公司搞一个业务,仅仅是因为 Fear of Missing Out。
在这种 FOMO 心态下做决策,就很容易掉坑里。
掉坑里后,管理层还往往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错误决策,不愿意及时止损。事情就这么一错再错,越陷越深下去了。//@不明真...

讨论

回复@行知非白: 原来的自动驾驶算法,是很多模块凑起来的,就像汽车硬件由许多模块组成一样。其中一些模块是神经网络,另一些模块则是程序员写的一堆 if else 规则。这种规则容易快速解决一些 corner case,但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是 corner case 无数,难以穷举。其次代码量巨大,维护起来很蛋疼...

讨论

320亿分红+1000亿回购,腾讯现在已经成了收息股了 [大笑]

讨论

AI 硬件的发展速度有点惊人,大模型的门槛越来越低了。

讨论

AI 三要素:算法,算力,数据,其中算法和数据又互相促进。
在算法尚未跟上的前提下,先通过接入 Gemini 来收集场景数据,是一个很现实的好选择。
算力对苹果来说不是问题。而算法能力,也早晚会跟上的。

讨论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目标是连续十年每年都跑赢沪深 300,那我大概率不敢买他的基金。 “连续十年每年都跑赢大盘”,跟“十年累计收益超过大盘”相比,目标和方法都差别好大。

讨论

我觉得不需要把这些高管的话太当回事。 一方面,他们想的跟他们公开说的,往往不是一码事。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其实他们自己也并没有想清楚。 护城河那段内容,我的感受跟你比较像。他说的都不是我理解的护城河。也可能那么说只是为了让员工安心。

2023 年投资总结

今天是 2023 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了,还是简单做个总结。
一、 总体情况
2023 年总体收益率约为 21%。
其中大部分收益来自持有的标普500和纳指100。
除此之外,在腾讯高点时(400左右)做了较大调仓,卖出腾讯买入标普500,也贡献了一定的收益。本月腾讯暴跌时,又做了少许调仓,买...

讨论

应该是很久以前 SolarCity 的业务吧。
早年马斯克投资了他的堂兄弟创办的 SolarCity,这公司主要是搞家用太阳能屋顶,可惜经营不善盈利无望。后来马斯克推动特斯拉收购了这家公司,当时这项收购的争议还挺大,很多股东认为马斯克在利用特斯拉为自己的失败投资兜底。
想必是原来 SolarC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