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访谈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方面加快上游的建设,发展集约化、适度规模化养殖,种养结合,降低成本。比如,海外苜蓿很贵,目前有企业已经通过国内种植或者其他高蛋白饲料替代,极大降低养殖成本。一方面加快海外资源布局,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乳品贸易话语权。我认为,长期来看,本土的优质奶源将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仍具有很强的优势,未来低温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常温产品价格将有望下降。本土资源的附加值都将得到极大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资企业在华布局奶源的原因。
引用:
2014-11-21 15:01
关于$伊利股份(SH600887)$$光明乳业(SH600597)$$蒙牛乳业(02319)$,对@大时代小访客 说:请问,面对澳奶以及更多的外奶进入,国内应该如何应对?更需要强化的是上游牧业,还是下游乳业?比如东北处于号称牛奶黄金带的原生态牧业,地处松嫩平原,还有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