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盈利的百利天恒,更愁“赚钱”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谈及创新药板块,近段时间百利天恒可以说是存在感最强的。

Wind数据显示,上周A股合计有217家上市公司周内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其中,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标的为百利天恒,该公司周内共计接受220家机构调研。股价上有更直观的表现,据悉,近一个月来,百利天恒股价最大涨幅达97.75%,目前市值约760亿。

而近日,针对港股上市传闻,百利天恒快速做出回应“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也引起一番讨论潮。

那么,这家公司究竟实力如何?为何如此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百利天恒已于2023年1月6日登陆科创板,拥有化药制剂与中成药制剂、创新生物药两大业务板块。从产品管线来看,其着重于ADC、双特异性抗体、四特异性抗体等药物的开发,目前拥有28个创新生物药重点在研管线。

从赛道来看,公司发展前景也较为广阔。

就ADC业务而言,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DC市场已增长至7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647亿美元;2022-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0%。另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3年,我国ADC药物市场规模约为67.3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达到292亿元人民币;2023-2030年年复增长率为23.3%。

这一背景下,百利天恒加码研发,也有了“拳头产品”,如旗下BL-B01D1拥有广谱的肿瘤抑制能力,针对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均具备良好疗效,目前已成为我国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刷新了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最高金额纪录,也创下我国创新药授权出海首付款新纪录。而截至2024年3月7日,公司已收到由全球肿瘤医药领域跨国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这直接破除了公司的盈利困境。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百利天恒实现营收54.62亿元,同比暴增4325%;净利润50.05亿元,同比暴增3100.16%,首次实现盈利。

不过,盈利能否持续仍是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具备历时长、资金投入大、失败率高等特点,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庞大的支出在所难免。而剥离偶发性因素可以发现,百利天恒的成本压力仍是客观存在的。

财报显示,2021-2023年,百利天恒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97%、53.32%、132.81%,三年合计近15亿元。亏损问题也由此出现。根据财报,同期公司亏损金额分别为1亿元、2.82亿元、7.8亿元。

另外,根据协议,后续百利天恒将继续与BMS共同分担BL-B01D1全球开发费用,以及在美国市场的利润和亏损。

当然,现阶段百利天恒并不“缺钱”。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百利天恒账上货币资金达58.26亿元,资金尚充裕。但正如前文所言,创新药开发的长周期、重资产属性,均意味着在BMS带来的“及时雨”过后,百利天恒还需找到更大的“甘泉”。

如今,筹划赴港上市,无疑是百利天恒打开更大增长空间的关键一步。也正如其在公告中申明,推进IPO进程背后,是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即“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境内境外融资平台,夯实公司快速发展的资金储备,支持公司众多创新产品在欧、美、日及其他国际市场的全球开发”。

基于此,百利天恒或能真正做到“以强者的姿态参与强者的竞争”。

$百利天恒-U(SH68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