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人买履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6喜欢:1
这么看对错?如果只是买贵,再多几年看一看?

热门回复

这种想法已经属于保护不够了。人生有意外,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再多几年看看的。所以必须打出富裕量,思考我这保护能否让我在绝大多数情况都能够有底气再多几年看看。换句话说,再多几年看看,不是天然拥有的前提,它有成本。

与那些长久被证明成功的人同行,接受他们的熏陶感染,慢慢就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无知,如果一定要选择投资那么就在超出他们认知之前抄他们的作业,这是我这几年的感悟。

我是分两个方面看。
一方面,能够定性但买贵的公司,长期来看长久回报率=ROE。
“做了一个计算,很震惊。
茅台九年平均ROE在30.84上下,1.3084的九次方,11.23倍,无限接近组合的收益率。”
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其实定性压根不行,没办法判断10年以后这家公司会怎么样,那么这种定性就很难说得上是买贵,而更像买错了。

人们普遍认为自己更聪明,这是人性,缺乏参照物就会迷失

投资回报率的分子是长期现金回报,分母是买入价格。买贵了,我理解是买入价格过高,分母过大,分子端则跟当初预计的差不多,么有击穿自己当初的设想;买错了,我理解是分子端出了问题,大幅低于最初设想,甚至是0。导致这种结果,原因有很多,比如认知水平低以为自己懂,比如企业商业模式很脆弱,比如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失败,或者公司本身是个老千,等等。投资时间越长,买错了的情况越普遍,所以,主要还是如何保护和应对。

从定量角度,买贵与看错是一样的,只是惨的程度不同。看错是你以为买了股东价值是10但实际是0的东西,买贵是你以为买了股东价值是10、实际股东价值拉长时间最终超过10、但短期股东回报率远低于10的东西。这么理解,不知对不对。

这样的投资哲学很好啊,尽可能简洁,又不忽略关键的因子。
我也是感觉在判断的过程中从变化角度去看待,最好最能把握的就是不变的东西,所以对于公司而言最好其上下游关系、技术发展、行业竞争格局无太大变化,这样好把握的多。
投资有艺术范畴,归根结底艺术范围要置于一个可观测的空间里面去判断,不然容易脱缰野马。
对于分子端是不是越深刻越好,这涉及到一个懂与不懂的问题。引用贪婪的多巴胺里一句话:
“模型不仅简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让我们做抽象归纳,利用获取的特定经验来制定广泛、通用的规则,从而预测和处理从未遇到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不一点要有实际的挖煤喝酒经验,也能慢慢学习煤炭白酒的生意模式,这就是懂了,即通过过往历史的“经验论”叠加动态的对商业模式的预判。
而关于如何保护的话题,他似乎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下意识的行动而不是专门标注出来的“安全意识”。这个过程中有点像吸星大法?将功力慢慢由外向内吸收,在考虑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自带的思考风险,市场风险、管理层风险、行业风险……
以上只是当下对已有信息思维后总结归纳出来的,不一定对[赞成]

评估分子端还是要落实到过往行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回报率的回测以及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的推理得来的预期回报。必须要设一个下线去进行谨慎的评估,只是这个下线的衡量标准似乎很难有一个全面的量身定制的规矩。
后一者出现问题,目前感觉通常是反映了当下市场有效的预期变化,而不单纯是市场先生充满狂躁症的体现。

有道理。现金回报/买入价格等于长期回报率。
而且当下市场的确有机会给出一个更便宜些的价格。
这个想法特别好,在我看来可能大师认证的阶段性定性没问题的只有茅台苹果,所以大多数公司都是需要看价格的,看行业内同比的估值,大概知道目前处在什么个价位。

这么看的话,投资很像是在做一道答案不明确的数学题。数学题的公式本身很简单,分子端是与时间有关的指数函数。分母则是与xx有关的什么函数。
难点在于对分子的分析,如果假设条件太多,很容易脱离最初的设想。所以,分子端达成的假设条件越少越好。对自己来说,越容易越好,所以才强调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强调不跨七尺栏。市面上很多唬人的假把式,总是将简单的公式本身弄得很复杂。
对于分子端的分析,并不是研究越深刻越好,这个保护不了我们。能保护我们的,是对极差情形的预演,给自己犯错留有余地,避免搞太复杂的、快变的生意。至于分母,我现在想不清,也许等就完了。
这是我当下的想法,不一定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