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的钱去哪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212回复:197喜欢:247

之前写了一篇房地产的钱去哪了,虽然文章只是以优质房企万科为例,但是还是被删了,真是神奇。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股民的钱都去哪了,我只想列出来数据,观点偶尔来一点,不供参考。

我们股民的钱能去哪呢,一是到了上市公司手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就等于从市场上拿走了股民的钱;二是交了印花税和手续费,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要交的钱,去向不言自明;三是大股东和高管们减持,由于高估值,减持一直是A股最大的问题。

1、股权融资14万亿,增发占比59%

很多人都说A股是融资市场,那么究竟是不是呢?如果是融资市场,究竟是哪项融资拿走了市场最多的钱?真的是IPO吗?

2015年至2023年8月A股市场总融资14.03万亿,其中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债融资分别为2.83万亿、8.3万亿、0.26万亿、0.8万亿、1.35万亿和0.49万亿,占比分别为20%、59%、2%、6%、10%和3%。

所以很明显,真正在市场里拿走最多钱的不是IPO,而是再融资,尤其是增发。2015年到2023年8月增发融资金额分别为1.14万亿、1.57万亿、1.24万亿、0.75万亿、0.69万亿、0.83万亿、0.91万亿、0.72万亿和0.44万亿,占股权融资的比例分别为75%、79%、74%、62%、45%、50%、50%、43%和50%。

当然,IPO依然是企业股权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2023年8月累计融资1.9万亿,占股权融资的比例为32%。

趋势上,可转债占比提升最快,2015年可转债融资只有94亿,占比1%,但是2022年可转债融资2736亿,占比16%。

因此如果不能暂停IPO,暂停IPO天然没有法理,是否可以减少增发,减少可转债。换言之,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发可转债的标准,减少再融资,这有什么难的?

很多企业融资后都留在账面买理财,这何尝不是一种浪费?同时,还出现了可转债退市这种情况,一家企业都要退市了,居然还发了可转债,这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了。

正是靠着不断地IPO、再融资,A股市场总市值从2007年最高的32万亿增加到2015年最高的63万亿再到21年底的92万亿,目前A股总市值81万亿,比6124点高出49万亿,比5178点高出18万亿,所以3100点的上证看点数有啥意义。

上证指数虽然不涨,但是我们总市值一直再涨,赢麻了属于是。

2、印花税和手续费

我们任何一笔交易,都离不开各种税费,给交易所交的经手费,给中登交的过户费,给证监会交的证管费,给券商交的手续费,给税收部门交的印花税,真的是多一层监管多一层费。各种税率看起来都很低,但是架不住我们交易量大啊。

先看印花税。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印花税分别交了2553亿、1251亿、1069亿、977亿、1229亿、1774亿、2478亿、2759亿和1108亿,合计1.52万亿。

再看给证券公司交的钱。我们给证券公司交的钱也就是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证券业协会2020年之前有披露,2015年至2020年2691亿、1053亿、821亿、623亿、788亿、1161亿元,很明显,券商收的交易佣金跟印花税比起来,越来越少了。假设2021年-2023年上半年收了4152亿佣金(按比例测算,没披露,没准确的数字)。那么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券商收了佣金合计1.13万亿,比印花税少了0.39万亿。

我们很多人还开通了两融,要给证券公司交利息,不要小看利息收入啊,扣走的也是我们散户的钱。我查了下两融余额2015年至今平均余额为1.24万亿,按照6.5%的费率,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收了6851亿利息,也就是0.69万亿。这个数据估计只高不低。

此外,经手费、过户费、证管费合计费率约为万分之一,也就是印花税的十分之一,差不多是0.15万亿。

整体看,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印花税、证券公司、交易所证监会们一共收了1.52万亿、1.82万亿和0.15万亿,合计2.8万亿,刚好补足恒大的负债还有结余。印花税实打实的大头,居然比佣金还高,快赶上佣金+利息了。

至于上交所负责人表示下调经手费30%,每年让利0.0014万亿,这数据在我上面的统计里估计都忽略几百次了,不知道怎么好意思开的口。

3、大股东和高管们减持

我在WIND里没找到准确的大股东和高管们的减持数据,只能参考A股重要股东减持数据,这里的重要股东包含了大股东和高管们。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A股重要股东减持4335亿、2618亿、1871亿、1947亿、3838亿、5997亿、5414亿、4343亿、2106亿,合计3.25万亿。

有大股东不服了,我不仅减持了,我还增持了呢。事实上确实如此,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增持3422亿,占减持金额的比例为19%,但是我对这个数据存疑,印象里哪有这么多增持。

有上市公司还不服,除了增持,我们还回购了呢。实际上,上市公司使用上市公司自己的钱回购,并且用于股权激励,对我们股民来说,有啥意义。

有上市公司还不服,我们除了增持、回购,我们还分红了呢。实际上,A股分红能分到小股东手上的金额可以忽略不计,我判断实际真正回到散户手上的分红不足分红总额的10%。2022年上市公司分红2.14万亿,但是前30家公司分红就1.15万亿了,而前30家里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不低。工商银行分红1082亿,小股东持股比例不到5%,超过一千亿都回到了XX手上。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股民的钱都去哪了: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股权融资、手续费、减持金额分别为14.03万亿、3.49万亿和3.25万亿,合计20.77万亿。

具体来看,增发、减持、IPO、证券公司、印花税、可转债分别为8.3万亿、3.25万亿、2.83万亿、1.82万亿、1.52万亿和1.35万亿,六项合计19.07万亿,占比92%。这些才是泰克尼克号上最大的漏洞,堵住这些才是重中之重。

大家可能对这个数据没有什么感知,要知道2014年港资开通以来快十年累计净流入资金只有1.9万亿,并且创造了核心资产的牛市。如果没有这些减持、融资,21万亿资金进来,我估计我们上证早2万点了,怎么会上演3000点保卫战。

提高增发、可转债标准,增加减持难度,比降低印花税更重要,而且更具备操作性。当然,降低印花税、降低券商交易费率、降低两融费率、暂停或者减少IPO也必须支持。

箱子里都是工具,结果拿出眼罩,搞来延迟喷雾,都杨威了还玩SM,救人要紧啊。

精彩讨论

泡沫艺术家2023-08-20 19:25

其实有时候我感觉这市场也是愿打愿挨。现在新股平均估值比前些年上升一倍,量大管够,就这样还出37倍的妖股,上来一个就是高溢价。可转债一样离谱,不看啥基本面与溢价上来就涨停,当新股炒。而概念股更离大谱,炒到大股东都离婚了,散户把大股东都洗出去了。要拿供需来说,这不是明显的供不应求吗?都那么喜欢炒,应该继续加大筹码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其实这个市场现在根本不是融资与减持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小作文与量化等资金抱团炒作,让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失灵了。甚至现在像印花税已经是阻止波动炒作的最后成本壁垒的,现在这市场环境要是真降了,市场得被量化把韭菜根都拔了。

红领巾迎风飘洋2023-08-20 20:08

写的两篇文章都看了,不删你删谁啊?把一点背后的小把戏写的那么清楚,别人还怎么继续骗了?

专注国粹2023-08-20 18:15

管理层看看

熬过牛市2023-08-20 18:11

所有人目标都齐刷刷指向二级市场玩家,炒股票的就是大家的猎物

难吗2023-08-20 20:12

打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旗号,劫贫济富,股市和消费能起来才怪

全部讨论

2023-08-20 19:25

其实有时候我感觉这市场也是愿打愿挨。现在新股平均估值比前些年上升一倍,量大管够,就这样还出37倍的妖股,上来一个就是高溢价。可转债一样离谱,不看啥基本面与溢价上来就涨停,当新股炒。而概念股更离大谱,炒到大股东都离婚了,散户把大股东都洗出去了。要拿供需来说,这不是明显的供不应求吗?都那么喜欢炒,应该继续加大筹码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其实这个市场现在根本不是融资与减持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小作文与量化等资金抱团炒作,让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失灵了。甚至现在像印花税已经是阻止波动炒作的最后成本壁垒的,现在这市场环境要是真降了,市场得被量化把韭菜根都拔了。

2023-08-20 20:08

写的两篇文章都看了,不删你删谁啊?把一点背后的小把戏写的那么清楚,别人还怎么继续骗了?

2023-08-20 18:15

管理层看看

2023-08-20 18:11

所有人目标都齐刷刷指向二级市场玩家,炒股票的就是大家的猎物

2023-08-20 20:12

打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旗号,劫贫济富,股市和消费能起来才怪

数据都没问题,思路和结论有问题。
A股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因为钱多赌性重,股价太贵交易太活跃,应该琢磨怎么让股价降下来交易冷清下来,回归价值,而不是千方百计添水搞人造牛市。
股价只要够便宜,自然大股东不跑了,也没劲增发IPO了。交易够冷清,自然交税也少。
主要根源都是贵。

2023-08-20 18:11

总结一下股民的钱都去哪了: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股权融资、手续费、减持金额分别为14.03万亿、3.49万亿和3.25万亿,合计20.77万亿。
具体来看,增发、减持、IPO、证券公司、印花税、可转债分别为8.3万亿、3.25万亿、2.83万亿、1.82万亿、1.52万亿和1.35万亿,六项合计19.07万亿,占比92%。这些才是泰克尼克号上最大的漏洞,堵住这些才是重中之重。
最主要原因是傻子们炒太高了,就不要怪镰刀割太狠了

2023-08-20 18:20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

2023-08-20 18:12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