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海缆分析(二)---一个无法证实的核心假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6喜欢:3

看了很多,最后就简单写一下东方电缆,结论是这个股票仍然是不确定性高于收益。行业来说,在上一篇的海风行业分析里,得出的结论是,海风未来一到两年内,存在隐含的需求下行风险:原因是因为补贴退坡过快,并且成本仍然没有想象中的实现平价,最后海风项目IRR能否普遍大于6%仍然有待观察。在这一篇公司分析里,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海缆行业竞争格局稳定,但是这是否代表海缆公司在面对未来强势的下游运营商时,能否拥有话语权这个问题,我仍然无法回答。目前现状是海缆拥有话语权,在欧洲成熟的海缆公司中我没有发现这个话语权。

所以,总的来说,未来一两年存在行业面风险,未来更久的时间海缆公司层面存在不确定性。这个标的仍然需要观察。

 

 

1. 竞争格局稳定,似乎是海缆行业的明牌,不论是欧洲还是国内,海缆的集中率CR3集中率都在70%以上。市场观点里主流的原因如下:

 

A.资质壁垒

 

B.品牌效应(东方雨虹,都是伤害的成本远大于便宜货所节约的收益)

 

C.码头资源

 

D.技术壁垒

 

E. 投产周期

 

这五个壁垒仅供参考,我会在最后谈谈我的假设观点,这五个壁垒中仅仅只有一个壁垒是真实的。

我认为是品牌效应。底层逻辑与东方雨虹类似,都是因为海缆如果出故障,成本会很高,所以运营商往往会选择比较具有品牌声誉的头部公司,对质量和售后有保证。

 

引用东方电缆年报里的一段话:“海底电缆故障维修成本高昂,并且由于电源中断而可能导致大量收入损失。 据统计,海底电缆故障占全球海上风电项目总财务损失达 77%。例如,查找和更换一段损坏的 海底电缆的费用在 72 万欧元至 187 万欧元之间,大约 80%的保险赔付都花费在海底电缆维修。”

而海缆本身仅仅占整个风机建设成本的15%左右,这就是小成本见大利害,所以运营商选择的海缆公司会往头部几家集中,但这并不代表下游海缆便有了话语权。

 

2. 但是竞争格局稳定没有意义,除非它能给公司带来话语权,只有话语权才有高利润。竞争格局稳定的行业一定都是高利润的赚钱公司吗?我并不觉得这是必然。但是我的见识举不出反例,隐约印象里有一个叫四川长虹的公司,但也不甚了解,希望有了解的朋友指教。

 

而现在对海缆行业的投资,核心问题需要证明一个假设:未来海缆的话语权,也就是高毛利能在高位维持多久。

 

我比较有信心的是,基于海缆的投产周期,未来三年,海缆的毛利率不会出现大幅下行,但是如我上篇文章所说,海风的未来一两年仍然存在真实需求下行的风险。所以未来一两年内不会是投资的时点,除非这个风险在股价中得到反映。

 

那么更远的时间点,海缆的毛利率是否会依然维持?毛利率维持的下一个表现,就是海缆在对下游运营商的时候是否有话语权。从欧洲的经验来看,海缆对下游不存在话语权,至少不存在垄断性质的技术壁垒。证据是行业内普遍的毛利率与EBIT都不高。从欧洲成熟的NKT与prysiman这些海缆龙头公司来看,他们的EBIT一般都在10%以内。

我摘一张NKT在2021年的年报图:

 

 

可以发现并不高,其他几家也都类似,我直接引用一张研报的调研结果图:

 

 

所以未来毛利率能否稳定我存疑,这是我无法看清楚的问题,东方电缆目前的位置仍然需要观察。

 

全部讨论

2022-05-27 11:04

没有永远高毛利的东西,制造业的终局都是过剩。能在高毛利和不错的毛利率维持的时间里持有获益就得了。价值投资不是死拿不放拿到死。享受一个行业和公司最风光的几年,之后,换别家。
海风海缆最风光的时候到了吗?房地产到了吗?空调到了吗?新能源车到了吗?问问自己,其实心里什么都知道

2022-05-28 10:47

如果东方都有这样面临的问题 那国内其他是不是也会有 相比较而言 是不是就有优势了

2022-05-27 21:49

欣赏作者的思辨精神,无关对错,过程中不断提高

2022-05-27 19:14

分析了个寂寞

2022-05-27 12:25

欧洲不高是因为算了海工的啊

2022-05-27 08:32

要想毛利率下来,除非海缆厂家跟陆缆厂家一样满大街都是,就算有些电缆厂现在上海缆第一个码头一般最好在海边,现在审批非常困难,等你厂房设备弄好正好生产每个三五年搞不下来,第二个就算是硬件弄好了要研发技术积累吧,不是说造好了跟陆缆一样就可以随便做了,有技术含量的,业绩和技术积累又是没个三五年下不来,还有人家招标都要看你的业绩,没业绩大型的肯定无缘,小型的靠关系,还有你也说了关键质量,如果有质量问题维修费用非常高昂,所以人家宁愿选贵的也不选便宜的,在中国便宜没好货,最后一个等你全部弄好你说毛利率下降到国外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国外人工和研发成本高,照你这么说做了海缆毛利率10%左右的话厂房和设备成本这么算下来都回不了本

2022-05-27 01:06

其他不真实的不真实在哪?直接结论泼脏水吗

2022-05-26 22:44

又要行业地位,又要话语权的。海缆企业达不到,关键原材料要进口,交联挤出机和成缆机要进口,铜和铅价格波动大影响。

2022-05-26 22:41

按你这个结论,只能买茅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