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PaulWu: 感觉复盘是基金研究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辛苦的,好的基金研究者需要紧密保持与市场的连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抛下后见之明去与管理人的历史决策产生共情,进而得出判断。现在大多数基金研究还是停留在历史业绩,持仓的展示和描述性统计,最多再跟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投资理念分析作为定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一定信息价值,但决策参考价值实际上并不是很高。//@PaulWu:回复@飞飞的投资笔记:历史持仓,换手率,再对应到理念是否知行合一(这个判断要求非常高,如果不在其中,没有细节和情境,事后讲故事,人人可以讲),大致可以对收益归因,也可以判断出持续性,公募这点比较好,信息相对比较全,但没有细节还是不够的。如果是我,会把基金经理约出来聊当时的一些决策细节,因为很多高收益来自一些边缘决策,避免事后诸葛亮,关键在于细节。我觉得排除法是不够的,当然可以减少掉坑的概率。
引用:
2022-01-26 13:01
基金经理靠不靠谱,不谦虚的说我是有识别能力的,但点评同行容易生是非,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如果自己做投资的能力一般,说自己能挑选基金经理,我觉得也有点扯,这是大部分对外fof比较难跑得特别好的原因,毕竟通常情况下,最好的都自己干产品去了,也许我退休后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