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南京土土: 能算一种路径依赖吗,投入到低产出的领域原因是因为这两公司之前做的事情就是这些事情,不过是重复并且收益稳定。
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对股东是有好处的,可对公司都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影响会有区别吗//@南京土土:回复@钟晓渡:这是在小雅的访谈里提到的:小雅:你刚才也提到两个基本面很不错的公司(*地产和*水泥公司),它们也是行业龙头,供给也越来越集中,但是它并没有进入你的前十大重仓股,因为它们是周期股?
张坤: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在海外,好公司CEO有很强的资本配置能力,有自由现金流的公司能投到可以有最大产出的地方,而不是进入到一些越来越低产出的地方。
但是,中国大部分价值股的企业家喜欢做大收入,哪怕牺牲资本回报。这对股东是一个伤害,做大对股东没有任何意义。
企业的资本配置能力的缺失,导致在中国投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股是比较吃亏的。
比如,企业会把钱投到了更低回报的主业,去海外建厂之类。
但其实算个账,算你的ROIC(资本回报率),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应该是回购自己的股票。
引用:
2023-11-20 13:48
张坤的Q3基金报告,特意花了不小的篇幅分享了其对净利润如何转化到股东回报以及资本配置的整体思考。赞许之余也是有点感慨的,中国最顶尖的、“价值投资”派的公募基金经理,直到从业的这个阶段,才关注到这个其实是非常根本的问题。其他很多人离“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离得就更远了。

全部讨论

2023-12-22 22:18

可以算一种路径依赖,同时管理层天然就拥有把业务规模做大的冲动,即便业务已经是低产出的现实,比如去投资一些收益率很低的业务,但是实际上我认为在低产出的时候,把利润去分给股东,比如分红或者回购,可能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方式,不过股东利益未必和管理层利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