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增速高于40%的新能车子赛道----充电桩行业深度研究!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11

一,未来3年增速高于40%的新能车子赛道----充电桩行业深度研究

$盛弘股份(SZ300693)$    $通合科技(SZ300491)$ 

1,政策支持: 8部委政策加持,新增公共标准桩与公共电动车1: 1配套

(1)政策概要:2023年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试点期为2023-2025年。

(2)政策目标:1)车、基础设施、新技术深度合,2)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源汽车比例达80%,3)新增公共标准与新能源标准公车推广数量比例达1:1,高速公路充电车位占小型停车位比重不低于10%,4)建立健全车网融合体系,推进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

(3)规模测算:10万辆的地区11个,6万辆的地区11个,2万辆的地区14个,2023-2025年新增及更新车辆合计达204万辆。国内60KW标准桩售价约2.5万元,体量或达510亿元。

2,行业供给现状: 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1)总量上看,充电桩供不应求。2022年1-12月,国内充电桩增量为259.3万台,同期国内电动车销量688.7万辆,增量车桩比为2.66:1,截至2022年12月,国内充电桩保有量521万台,电动车保有量1472万辆,保有量车桩比为2.83:1。考虑到区域分布不均+部分充电桩故障无法使用,有效供给更为不足。

(2)结构上看,直流快充桩供给稀缺。A、按照所有权可分为公共桩和私人桩。2022年底公共桩保有量180万台,私人桩保有量341万台。若以公共桩保有量计算,2022年底国内车桩比8.2:1,较2021年底的6.8:1不降反升。B、按照充电方式可分为直流快充桩和交流慢充,截至2022年12月底,180万台存量公共桩中,直流桩76万台,交流桩104万台,直流快充桩发展空间广阔。

3,市场需求情况: 保有量创新高,车桩比提升空间广阔

从保有量看,2025年国内电动车保有量或达4422万辆,充电桩保有量或达1923万台,从而形成超过3000亿元存量市场规模。

从增量看,2025年当年市场增量或达1259亿元,较2022年的363亿元大幅增长,4年CAGR护近40%。

4,增量市场逻辑: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供给显著不足,出海加速提升盈利水平

(1)需求端:海外公共桩需求可观,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2025年,海外电动车保有量或达3450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或达314万台,从而形成约1300亿元市场规模2025年当年市场增量约616亿元,较2022年的92亿元有大幅增长,4年CAGR达61%,增速高于国内市场。

(2)供给端:海外车桩比高企,充电桩市场大有可为

欧洲:当前欧洲充电桩的建设进度慢于新能源车,公共车桩比高达15.4:1;其中主要的充电桩存量以慢充为主,占比为86%。根据 ACEA 测算,要实现交通领域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整个欧盟范围内需要约 680 万个公共充电桩,而目前欧盟境内只有 37.4 万个公共充电,欧盟每周需安装1.4万个充电桩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存在结构性失衡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五个国家一-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英国。

美国:美国公共车桩比例与欧洲市场类似,公共车桩比达17.5:1;慢充占比略低于欧洲市场,占比约为81%。鉴于欧美燃油车停售计划的公布、国际油价上涨以及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多项政策出台的多重因素刺激下,海外充电桩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3)国内桩企加速出海进程,打开盈利空间

欧美新能源基建发展晚于国内,其充电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欧美与中国充电桩市场在认证标准、发展程度、商业模式、盈利能力以及竞争格局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欧美市场在产品标准上更为严苛周期更长(6-12个月)。但相较于国内,海外充电桩对于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更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付费意愿更高,价格一般是国内的2-3倍,利润空间更大,故海外布局已成国内桩企的“必选项”。

(4)核心结论:

国内企业凭借日益有进的技术工艺、不断增强的客户服务意识持续攻克海外市场,在低成本要素优势下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业绩有望持续兑现且存在超预期可能。

5,投资建议: 由于海外充电桩有望量利齐升,重点研究目前在海外市场已经取得突破的标的:

(1)盛弘股份

盛弘股份具备一定规模效应从而有能力摊薄成本,产品结构上积极布局快充从而提升定价能力,客户结构上进军海外市场,叠加向上布局模块形成垂直-本化优势,盈利强。

专注电力电子技术。主要产品包括工业配套电源、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其中充电设备主要布局直流一体机和交流桩。

2022年,公司积极开拓欧洲的能源公司和重卡厂家的充电桩业务,现处在性能测试阶段。同时公司Interstellar交流桩通过欧标认证,公司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BP)的中国桩企供应商。

(2)通合科技

A: 充电桩业绩:

新能源板块今年预计2.5-3亿,充电桩占板块九成以上,对应今年收入2.5亿,毛利率14%,净利率3%, 对应净利750万。明年增速40%以上,预计板块收入4.5亿,充电桩收入4亿,净利润2000万。今年前三季度收入2000万,海外市场毛利预计30-40%。

B: 出海认证:正在推进,目前20-40kW充电模块全系列、20kW-400多kW的直流充电桩已经通过欧盟 CE认证。最快2023Q1能拿到美国UL认证。预计在明年特别是海外主流市场上会有一个量上的体现。

C: 产能规划:每月两万五、六,能满足目前的交付,明年下半年西安有新增产线能贡献产能。到明年 年底能达到5.5万台。

二,净值数据

全部讨论

2023-02-13 22:24

特锐德

炬华科技

2023-02-13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