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可能是一个好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回复:12喜欢:14

一切都要从我现在上班没事喝两杯冰美式装小资开始。

才开始的时候热衷于收集星巴克的星星,后来发现一天30一杯好像有点贵,尤其是健身的时候,练腿可以喝两杯(睡不着),然后速溶(节约),直到去年开始买瑞幸。然后现在工作的地点是个三线城市,就像林奇说的那样,投资从你身边开始。今年我们这里开了一家瑞幸,我发现每次路过买美式咖啡的时候,瑞幸的人络绎不绝,仔细观察了几个月,每次如此,然后我就开始好奇瑞幸现在究竟如何,记忆里只有它被浑水做空了一波。

长话短说,进入正题。

芒格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想研究瑞幸就从浑水2019年的做空报告开始,看看时过境迁,当年是那些理由做空的,现在是否有变化。

一、浑水当年做空的理由(广告费转回和关联交易那一块就不研究了,已经被爆财务造假了)。

理由1,单店销售数据的盈亏平衡

瑞幸公布2019Q3为444件,2019年Q4为483-506件,浑水自己收集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浑水报告)

浑水大概收集了25000张票据,置信区间99%,平均销售263件商品,追踪了981个工作日接着,浑水质疑了平均售价,瑞幸认为是11.2元,浑水认为是9.97元。(老实说,作为一个调查过不少企业的银行狗,我挺佩服,这份数据反映的情况可信度很高)。

(这个敏感性测试,待会继续用)

小结,浑水认为2019年的瑞幸平均每店销售263/杯,均价10元,亏损28%,财务报表造假。

理由2,商业模式的缺陷

浑水观点:中国咖啡未来没有潜力。

星巴克提供空间,可以吸引客户,瑞幸纯卖咖啡,建立在咖啡没有潜力(前述)的前提下,没有增长的空间。

调侃一句,瑞幸YYDS,民族之光!

简而言之,浑水认为瑞幸没有像星巴克一样提供第三空间,国内咖啡市场过小,瑞辛不提供折扣就无法获得客户。最后,浑水按照瑞辛2019Q2的数据测算,建立在瑞辛无法提高单品售价的前提下(无补贴无法吸引客户),无法提供更多产品(),单店销量无法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咖啡市场有限),结论就是瑞幸无法盈利。浑水2019年观点大概就是这样。

二、现在相对于2019年的变化。

截止到2021年开店数6024家,其中直营店4397家,加盟店1627家,2022Q1直营4675家,加盟店1905家。

广告营销费用下降(知名度上来了),谷爱酱啥的,让瑞幸品牌力显然起飞了一波。

外送业务占比其实只有27.4%(2021年年报)在2021年报里,瑞幸说自己主要客户群是下订单,拿了,回去,所以选址的重要性非常高。会不断优化自己的选址,精准定位用户。

2022Q1营收增速89%,经营利润为正,经营现金流开始为正。

总结,当年浑水对瑞幸每天销售的杯量数据观察是很准确的,但是对瑞幸的商业模式,SKU,提价的空间等判断有待商榷甚至经过时间发现是误判的。(浑水是预测,我是回头看,浑水难度高我N个量级)。

三、我对瑞幸的观点

在以上情况下,我周末无聊去仔细看了看瑞辛的店,大约看了14家(为了和店员聊天,每家都去买了杯咖啡或者茶 T T,7杯咖啡的威力让我一夜没睡)

1)商场里面的小店,我理解主要用户是逛街买一杯拿着逛街,300杯/天。

2)瑞辛的大店,提供第三空间(这在瑞辛的店铺里占比算少的,写字楼和商场连接处,每天500杯,工作日600杯左右)

3)步行街一个小店,每天300杯,周边写字楼较少。

同时,我看了看我今年以来瑞幸的消费,均价在14.5元,和瑞幸开放加盟商时,说的售价15元/杯相同。

(1)瑞幸的竞争优势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瑞幸的开店模式:在2021年报里,瑞幸说了说它的销售模式,我理解是通过互联网分析店址,不断开店,通过发优惠券刺激店铺周围顾客进行咖啡消费,培养咖啡消费频率习惯(功能性消费),通过数据分析供应链原材料库存,减少存货沉余,如果在以上情况下,该选址店铺仍未盈利,则关停店铺,(但是经营数据保存,为未来开店选址提供数据)。老实说,我对这个模型挺有信心,如果是我会让所有新开店以加盟商形式进行(我风险偏好保守),转嫁新开店经营风险和用户风险,但是,如果店铺盈利明显,则把利润让给了加盟商,所以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但无论如何,这个模式相对于国内其他连锁咖啡而言,确实具有数据优势。用精准定价去营销定位精确的目标客户,培养用户习惯。我理解瑞幸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就是门店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不断优化单店销量(产品也是一样)。

(反过来想,在15元咖啡左右的价格带,很难提供和瑞辛差异化的服务去满足咖啡用户的需求,即使有强有力的新进入者,顶多和瑞幸现在一样,很难有差异化,成本优势这玩意瑞幸已经做到了,我认为这个竞争优势不好找。)

2.瑞幸的客户群体:我和浑水的观点相反,浑水认为国内主要是茶饮客户,喝咖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第三空间存在。但我看来,第三空间的咖啡或者茶室已经够多了,就是满足功能性咖啡人群的需求,健身带一杯,逛街不想长胖喝一杯美式,冬天来杯奶咖?一言蔽之,如果按照浑水说的90%咖啡因国内是需要通过茶来满足,那这比例太高了,太极致的早晚都会平衡。(毕竟茶市场从90%到80%,10%的下降对咖啡市场而言是翻倍的存在)。所以瑞幸的客户群体我认为还有很大的空间。

(贴个券商的预测,随便看看,这精确的CAGR纯属算命,但是我也认同市场还有较大潜力)

3.瑞幸的品牌力和产品力:老实说,年初谷爱凌和椰子咖啡现象级的营销,让我惊了个呆,瑞辛2021年年报里,对产品研发也有一些描述,大致会不断的研发新产品,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卖得好的产品,用户特征和消费习惯,把卖得好的留下,卖得不好的淘汰,持续更新SKU给消费者,浑水2019年的观点错了(浑水是预测,我是回头来看,两个难度不是一个量级,丝毫没有不尊重浑水,相反超级佩服)。品牌力通过热点营销也起来了。

但我对瑞幸也有疑问的地方:纵然以上有了,但是我仍然对单店的增长有较大的疑问,如果一个店平均每天销售300杯,如何才能销售更多?到600杯去?不然,营收的增速只有开不断开店和产品提价来实现。

1)不断开店,始终会有上限,现在有约6500家店,最终店铺会有多少?10000家?20000家?30000家?(现在一二线城市已经覆盖,三四线城市确实有很大市场,但总归有个上限,我不怀疑瑞幸的运营能力,我只是对增速能保持多少年有疑问。)

2)不断提价,很难,星巴克价格带在上面,而且提供第三空间,很难,只能差异化竞争。

3)出海,征服全世界开店,我觉得很难,尤其是在以有咖啡文化的角度,把《小时代》卖给青春期少女和卖给曹雪芹是两个难度。

想到这里,我认为,瑞幸大概率未来就是国内。。。。

(2)瑞幸的估值

我进入了熟悉的算命环节。

浑水认为当年平均销售263杯,均价10元,门店经营亏损-28%。瑞幸2022年Q1营收24亿,6580家店,反算一下,瑞幸的单店销售如下(财务造假一次了,第二次的可能性很低了吧,而且好像是普华永道审计,咖啡喝多了,昏昏沉沉):

单杯价格,一是瑞幸开放加盟给加盟商宣传的15元销售均价(较为可信,瑞幸其实默默提价了,从2019年9.96元到现在,椰子咖啡啥的就是很好的证明),二是我今年半年均价14.5元。(你也可以看看你点瑞幸的均价)

以267杯(这个数字我觉得也很可信,当然实际平均店铺销售情况肯定要高一些,因为270家店是在1季度内开的,被平均了一下。),均价15来看,用浑水的敏感性测试,门店经营利润大约在14.9%,然后再进一步去算净利润啥的。。。。

不过瑞幸这种高速发展的企业,资本开支前期类型(开店装修成本)用利润来看估值不是很靠谱。。。我决定用PS。

两种情况,1是瑞幸保持开店的水平,平均店铺销售杯数不变(其实我认为老店铺的营收增长只能靠产品提价,大规模优惠券刺激新客户,带来的也是均价下降,对品牌力打折,没有意义),以2022Q1瑞辛每店均卖267杯,我是以280杯估算如下:

我只想拿瑞幸和星巴克进行对比(瑞幸商业模式决定了,最终它的利润率一定比星巴克高,估值比星巴克高也理所应当,但给自己留有余地是算命的玄学)。

10年稳定PS大概也就是3左右。

基于此,瑞幸最低的市值也应该是300亿人民币(15元/杯,6500家店,今年开始不再开新店,星巴克估值(资产重一些,负担大一些),现在瑞幸只有190亿左右市值,但看到这里,瑞幸只会停留在今天这个水平吗?说好的高速增长呢?

幻想空间当然还很大,比如很多家店,国内干掉星巴克,出国征服国外,啥的,但是我比较保守,所以我估值也很保守。(也可以用星巴克的净利润率+基点的方式来计算未来,定量简单,定性难。)

最后,我觉得这是一个有一定安全边际,赔率很高,值博的机会(本来还有很多想写的...算了7杯咖啡浑浑噩噩,不行了)。

我准备用最多10%仓位去购买吧(还在苦苦办签证中).......看到这里我觉得我文字表达能力真是堪忧,日常工作里被领导骂情有可原阿。[好困惑][好困惑][好困惑]

感谢@银杏君 给的商业模式思考思路,感谢@橙子钟 给我关于瑞幸咖啡的分享。

@陈达美股投资 @非完全进化体 大佬有另外的见解吗?

忽然想到,我第一次喝美式咖啡的时候,没听清对方点单说的“冰美式”,服务员问我喝啥,我只有很心慌的说“跟他一样”,真是一个窘迫的傍晚.[狗头]#中概互联# #瑞幸咖啡# 

全部讨论

2023-08-01 23:39

120%,我很麻木。$瑞幸咖啡(LK)$ $瑞幸粉单(LKNCY)$

2022-06-28 22:41

我觉得把瑞幸对标星巴克太看不起瑞幸了,这样展望未来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我觉得瑞幸更像是互联网公司,他的营销推广套路推出新品的算法跟互联网公司一样。他更像是消费品领域的Costco版本的互联网公司。星巴克我就不吐槽了,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傲慢,ps:我对资本没任何意见

2022-06-27 11:38

$牧原股份(SZ002714)$ $瑞幸粉单(LKNCY)$ 身边的朋友,同学,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明显很多都选择瑞幸了,现在这个估值确实蛮低,这就是财务造假的恶果吧

2022-06-28 01:45

二季度36亿,持续高增长。星巴克中国持续下降…

2022-06-27 17:23

瑞幸的营业费用太高了,高得离谱。
星巴克营业费用12%,其中管理费用6.4%。
瑞幸营业费用33%,其中管理费用13.4%。
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问题导致两者差异那么大。

2022-06-27 11:36

跟他一样,确实挺窘迫的

2022-06-26 18:35

好文@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