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的难度在于瞄移动靶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61喜欢:18

我们是制造业强国,有鲜明的强周期特征,于是,A股有经验的投资者都善于周期性思维逻辑。应该说,强于周期性逻辑思考的人,都不是嫩韭,至少是根大葱吧,很多是小树苗了。他们有经验积累,有主见且坚定。比如这位粉丝在我的帖子里留言@智汇Ai产业交流平台

过去很多产业都验证了周期投资逻辑的正确性,但是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目标固定。比如新能源和电动车,总的市场空间是确定的,只需根据电动车的渗透率,大概就知道周期高点在哪里(30%渗透率是分水岭,过了,增长的斜率就变缓),打个提前量就OK了。

再比如互联网,当订阅户数达到总人口的一定比例,并且月度增长斜率下降时,说明周期高点也到了。再比如,大宗商品、猪肉等,当供需接近平衡,价格不再上涨时,周期高点也到了。

在AI领域,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不是未来的可靠向导。AI产业的特点:

1、AI不到60分价值就是0,一旦跨越拐点,价值非线性指数级上升。所以,学习、理解、预测AI,难度特别大。

2、AI是一种类似电力、内燃机这样的通用技术,属于千行百业的底层平台,一旦成功,就会引发一次百年一遇级的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人类生产力,周期特别长

因为这两个特征,决定了AI产业的非线性、长周期性。你不知道AI的未来之路是否真的通畅,不知道何时何地会爆发,也不知道增长的高点到底在哪里。用周期框架去套,属于典型的本本主义错误。

就拿光模块来举例,2023年上半年的时候,基于周期逻辑思考,大部分人预计2024年会达到高峰,所以股票在2023年Q3开始往下走。但真到了Q3,发现时间还早着呢。到了2024年初,再根据市场形势重新框算,发现未来三年还是高增长。到今年底的时候,这种事情还会反复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AI,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的认知能力。典型的心路历程是:

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

AI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靶心在不停地往前移动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中际旭创(SZ300308)$

精彩讨论

闷得而蜜04-20 10:46

我写这个贴,并不是一味说AI好,AI妙,而是提醒大家,投资AI与否,首先要清空自己的大脑,本着与时俱新学习的态度,先尝试去理解新事物。 理解后再做判断。

悦然坐看云起04-20 10:38

一方面人总是避免不了犯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的毛病,这也是避免不了和克服不了的;
二、投资是需要深厚的认知和深隧的洞见能力的,这也是绝大部分投资者会成为韭菜、投资不成功的必然结果;
三、非常赞同楼主关于AI属通用技术和具有长周期性的观点论述,这实际上也是AI没有天花板或天花板极高的立足点,更是北美几大云厂商及美国政府极其看好AI将是笫四次工业革命的出发点。
总之一句话,投资是认知的回报,这句话适用于北美云厂商和美国政府,同样也适用于每一位普通投资者。

闷得而蜜04-20 11:32

通义千问大模型学习完我的文章后,总结:
1、有经验的A股投资者擅长运用周期性思维逻辑投资制造业等强周期行业,通过观察固定指标(如新能源车渗透率、互联网用户增速、大宗商品供需平衡等)预判周期高点。
2、AI产业不同于传统周期性行业,其价值呈非线性指数级增长,且作为具有变革性的通用技术,发展周期极为漫长,使得预测其未来增长路径与高点极具挑战性。
3、投资AI如同瞄准移动靶,因AI产业的非线性、长周期及不确定性特质,过往经验难以为凭,市场预期常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面临“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的心理历程。
各位看官,大模型的学习理解能力怎么样?

闷得而蜜04-20 12:31

被我拿来举例的粉丝@智汇Ai产业交流平台 看到我的文章不是很服气,我是非常理解的。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投资方法论,就像倒满水的瓶子,很难再加新内容了。为了说清楚我的观点,还是忍不住再点评一下。
内燃机汽车发明后,60年间,福特、通用一直是美国股市的神,配套的汽车产业链,一直到70年代末期,被日本反超前,都是支柱型经济。
AGI有可能是比电力、内燃机车还深远的技术革命,产业周期有可能比这些还要长。所以,你用一个3~5年,甚至二十年的产业来类比AGI的周期,根本原因,还是对AGI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最后追不上。
当然,另外一种可能,AGI就是昙花一现,不完全排除,但另当别论。真出现苗头了,拍屁股走人。

闷得而蜜04-20 11:24

AI真的很神奇,我用文心一言v4.0的总结:
以下是用三句话对上文进行的总结:
1、AI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创造远超开发成本的价值,其核心是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其他行业赋能。
2、光模块的前景依赖于大厂投入、资本盈利模式以及AI大模型的进步,并与英伟达的AI生态圈紧密相连。
3、应密切关注美国科技资本商业化进展和AI大模型技术升级,它们对光模块等产业链组件有重要影响。

全部讨论

04-20 10:46

我写这个贴,并不是一味说AI好,AI妙,而是提醒大家,投资AI与否,首先要清空自己的大脑,本着与时俱新学习的态度,先尝试去理解新事物。 理解后再做判断。

很多粉丝还是无法理解我文章的内涵。这样吧,大白话:“现在不要去思考、预测什么周期,也不要去套什么周期理论,还远远没到那个时候,应该多去观察、学习、体会AGI给我们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你观察得越多,信心就会越足,心里的疙瘩自然就会解开”。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一方面人总是避免不了犯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的毛病,这也是避免不了和克服不了的;
二、投资是需要深厚的认知和深隧的洞见能力的,这也是绝大部分投资者会成为韭菜、投资不成功的必然结果;
三、非常赞同楼主关于AI属通用技术和具有长周期性的观点论述,这实际上也是AI没有天花板或天花板极高的立足点,更是北美几大云厂商及美国政府极其看好AI将是笫四次工业革命的出发点。
总之一句话,投资是认知的回报,这句话适用于北美云厂商和美国政府,同样也适用于每一位普通投资者。

关于ai产业一些理解,光模块肯定有周期!
1.只有当AI模型和各大厂能够创造远超开发成本的价值时,进步的步伐才会持续前进;否则,进步将受阻。
2.ai作为新产业核心还是为了赋能其他产业,尤其制造业和服务业,美国和中国产业基础不同,核心还是美国ai商业化落地是市场担忧。
3.只看投入资本支出,ai商业模式是否能跑通,大模型核心受益再未来远期什么位置谁也无法确定。
4.光模块核心看各大厂投入和资本盈利关系,
毕竟仅仅是前期投入的产业链组件而已。
5.如果按投资长短来看,英伟达比光模块看的更长,ai数据中心即使不开发,未来妥妥还有租现金流,光模块没有。
6.极端看好光模块,为什么不看好英伟达呢?光模块逃不掉英伟达ai生态圈。
7.假设ai大模型进程放缓,资本开支还要加大吗,资本回报在哪里,光模块1.6t未来升级版本没有任何意义!
8.紧盯美国科技资本商业化进展!大模型技术升级和商业落地才是ai核心。

长期主义最重要的是终局思维

每轮科技浪潮资本投入都是周期的,大厂们投入一旦停止,英伟达创历史新高,调整后续横盘有现金回报,光模块逻辑就是马上结束,但是其他大厂有谷歌亚马逊开源数据中心资源。
再举个例子沪电股份pcb周期,2019年5g三年的周期,如果没有去年开始ai周期数据中心的受益,肯定是向下横盘(其他pcb走势)。
一定要看产业逻辑持续性时间和ai核心技术进展。
如果英伟达未来ai行业是长周期公司(5~15年),光模块是短周期公司(3~5年)。毕竟资本不可能一直投入下去,关键看收益和应用落地。
半导体 ,光模块,pcb,消费电子都是科技浪潮里面周期典型,只是长短时间不同而已。

你好,旭创周一怎么走有判断吗?谢谢

04-20 11:32

通义千问大模型学习完我的文章后,总结:
1、有经验的A股投资者擅长运用周期性思维逻辑投资制造业等强周期行业,通过观察固定指标(如新能源车渗透率、互联网用户增速、大宗商品供需平衡等)预判周期高点。
2、AI产业不同于传统周期性行业,其价值呈非线性指数级增长,且作为具有变革性的通用技术,发展周期极为漫长,使得预测其未来增长路径与高点极具挑战性。
3、投资AI如同瞄准移动靶,因AI产业的非线性、长周期及不确定性特质,过往经验难以为凭,市场预期常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面临“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的心理历程。
各位看官,大模型的学习理解能力怎么样?

这么看好光模块还不如看好海力士,看好海力士,还不如看好英伟达,看好英伟达还不如看好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最终平台公司的toc公司)投资逻辑向上走的。

04-20 12:31

被我拿来举例的粉丝@智汇Ai产业交流平台 看到我的文章不是很服气,我是非常理解的。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投资方法论,就像倒满水的瓶子,很难再加新内容了。为了说清楚我的观点,还是忍不住再点评一下。
内燃机汽车发明后,60年间,福特、通用一直是美国股市的神,配套的汽车产业链,一直到70年代末期,被日本反超前,都是支柱型经济。
AGI有可能是比电力、内燃机车还深远的技术革命,产业周期有可能比这些还要长。所以,你用一个3~5年,甚至二十年的产业来类比AGI的周期,根本原因,还是对AGI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最后追不上。
当然,另外一种可能,AGI就是昙花一现,不完全排除,但另当别论。真出现苗头了,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