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率14%的粤海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81喜欢:121

股市近期大跌之后,港股粤海投资目前的股息率(TTM)已高达14%,市盈率只有6倍,而市净率更是只有0.67倍。公司是广东省属国企,主要经营粤港地区的水资源资产,具有公共事业属性,这个股价和股息率看起来十分诱人。

粤海是否是一个超值的投资机会,未来几年股息率如何,我来梳理一下。本篇主要拆解粤海的业务经营情况,下一篇将重点分析地产板块对利润的影响以及公司未来利润、分红。

粤海投资历史悠久成立于1973年,并于同年在港上市,是全国各省市驻港企业中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公司。公司实控人为广东省政府,公司主要有六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水资源、物业和地产、发电、百货营运、酒店经营及管理、道路及桥梁,大部分业务利润常年保持稳定,2022年各业务收入及利润如下图所示:

一、水资源业务

1、业务简介

水资源业务以原水供应为主,将原水卖给粤港地区的自来水公司,该业务是公司的核心资产,在过去十年贡献了超过60%的收入和70%以上的经营利润,业绩表现一直很稳定。在2011年之前仅为东深项目(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之后也在其他城市扩展了一些小业务(供水、污水处理等),该板块利润贡献最大的为东深项目。

2、东深工程

水资源业务核心资产是东深项目,公司持股95.08%,东深项目缘起于1962、1963年华南大旱,为缓解香港缺水问题,周总理批复中央拨款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供应香港同胞。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经八级提水,使东江水沿石马河流至深圳水库,最终注入香港。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广东省政府于2000年8月将价值240亿元的东深供水工程注入粤海,粤海投资从此获得对香港、深圳和东莞提供原水的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东深项目覆盖目前香港用水的70%左右,深圳用水的50%左右和东莞沿途8个区县用水的80%左右。

东深工程原水供应量保持在23亿方左右,其中35%的量供应香港,65%的量供应深圳与东莞,但是对港的供水收入占比高达75%。

对香港供水定价方式采用“统包总额”的付费模式,每隔3年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定期商定下个三年每年的水价总额。该模式即在11亿方的供水量限额以内,无论每年香港实际使用多少东江水量,水价总额均按之前订立的总价结算,这样就保障香港用水的稳定供应。

香港地区用水结构为优先使用本地集的雨水,这部分约2-3亿方,冲厕所用海水,其余淡水主要使用东深项目供水,约6-8亿方。香港实际用水量也并未超过协议约定的11亿立方米上限,采用“统包总额”的付费模式对公司来说较为有利。

香港供水价格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直接协商,粤海投资并不参与,大约在当年10月-11月可以协商确定出未来三年水价:2018-2020年47.9、48.07、48.2亿港币,2024至2026年基本水价分别为51.36、52.59及53.85亿港币,供水价格随着物价指数、汇率、成本变动而逐步上调。

二、其他业务

1、自持物业经营

物业经营属于公司公告的“物业投资与发展”板块(还有地产),该板块为公司第二大业务。自持物业的经营过去十年的营业收入占比稳定在10-15%之间,利润贡献在15%左右,主要经营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和办公楼部分,其他项目贡献很小。

2017年收购粤海置地后增加了房地产业务,目前房地产下行对公司有一定的拖累,地产的减值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下一篇分析的重点。

2、百货

百货营运板块主要是天河城百货,但竞争比较激烈,给粤海的贡献较小。2019年营收6.65亿港币,利润有1.73亿,到了2022年营收还有8亿,但利润就只有3300万了。

3、电力

电力业务主要是粤海投资并表的中山电厂(持股75%,机组容量600MW)和持股25%的联营公司粤电靖海电厂(机组容量3,200MW)。2019年营收12亿,利润有3.6亿,到了2022年营收增长到15.3亿,但是利润亏损5400万,受煤价影响大。发电业务受到高煤价的影响,有改善的预期,若煤价回归正常,则有可能恢复到2019年利润水平。

4、酒店

酒店经营与管理主要有5间星级酒店,其中以粤海喜来登贡献为主。该业务在2019年营收6亿港币,利润有9500万,2022年营收下降到3.86亿,利润亏损5600万。疫情对酒店影响较大,未来酒店板块有可能恢复一些利润,但对粤海的整体盈利情况影响较小。

5、道路和桥梁

主要是靠经营的高速公路贡献业绩,公司很早就开始运营高速公路,后陆续出售,最近几年又投资了一些高速公路资产。

2015年公司出资25.88亿港元收购兴六高速公路(兴六高速公路是南宁至玉林的一条高速公路,于2003年8月建成通车,包括长达99.6公里的主线,及通往兴业、贵港及横县三条总长达52.7公里的支线),这条公路已经成熟运营多年。

还有一个银瓶PPP,是与东莞谢岗镇合作的非营利性项目,公司负责建设和后期维护,建完后政府分期付钱,目前除处于建设中,估计未来产生不了多少利润。

道路和桥梁业务在2019年营收7.7亿,利润5.3亿;2022年营收6.48亿,利润3.57亿,整体比较稳定。

综合看,粤海投资的主要业务板块经营稳定,特别是贡献过半的水资源业务在未来几年利润将会维持在45亿左右,持有的物业地理位置优越、利润有保障,百货和酒店对公司贡献小、影响也很小,发电业务未来有可能利润回升,公司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地产业务的减值,下一篇将着重分析公司地产业务的减值、未来利润和分红。

@珠海股怪 @学知利行 @超级鹿鼎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今日话题

$粤海投资(00270)$ $洪城环境(SH600461)$ $北控水务集团(00371)$

#今日话题# #高股息率投资# #港股#

精彩讨论

卡爾妹02-08 13:11

市盈率要懂得区分动态跟静态……看静态没有意义。粤海投资按盈警预测倒退后大概31亿利润折合每股0.47,也就是9PE。股息看也要看分红比率,粤海投资派100%也就0.47…..北控水务的9%股息率只需要50%派息比率

卡爾妹03-26 10:11

其实当时在粤海投资的观点我也写得很清楚,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的。

浪里掌帆人03-26 09:38

未来分红率估计维持60%左右,地产减值预计还有三年的空间。如果地产持续下行,股息预计还会减少。但供水业务依然非常优质,目前难看的就是地产减值问题。不过这个价位贵与不贵每个人看法不一致,我自己的观点是,目前的赔率还不错,小仓位还是不错的机会,持有小仓等待地产的企稳的迹象,开始逐步加仓。

曹文景02-06 22:22

·烟蒂

浪里掌帆人02-08 10:17

按照2023年利润和去年派息比例算,最新股息率9.1%左右。公司主营业务一直比较稳定,股息率达不到14%是因为2023年地产业务减值拖累利润下降35%,地产减值是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我会在下一篇分析。

全部讨论

市盈率要懂得区分动态跟静态……看静态没有意义。粤海投资按盈警预测倒退后大概31亿利润折合每股0.47,也就是9PE。股息看也要看分红比率,粤海投资派100%也就0.47…..北控水务的9%股息率只需要50%派息比率

"于2000年8月将价值240亿元的东深供水工程注入粤海,粤海投资从此获得对香港、深圳和东莞提供原水的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 现在只剩下七年,到期后怎么办?

02-06 22:02

最近才发现有个粤海投资,突然感觉比那些银行保险香,好好研究一下,买水也是稳定的生意。为什么最近突然从六块跌到四块?请问高手有没有指教的。是指数影响吗?股息率排名里面还有一些股息率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也在一直跌。是机会还是风险,我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02-06 17:43

这么好的机会赶紧去卖房卖车消费贷各种贷款去满仓杀入,赚钱悄悄的别给其他人说。

02-06 22:22

·烟蒂

02-08 10:17

按照2023年利润和去年派息比例算,最新股息率9.1%左右。公司主营业务一直比较稳定,股息率达不到14%是因为2023年地产业务减值拖累利润下降35%,地产减值是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我会在下一篇分析。

03-26 09:38

未来分红率估计维持60%左右,地产减值预计还有三年的空间。如果地产持续下行,股息预计还会减少。但供水业务依然非常优质,目前难看的就是地产减值问题。不过这个价位贵与不贵每个人看法不一致,我自己的观点是,目前的赔率还不错,小仓位还是不错的机会,持有小仓等待地产的企稳的迹象,开始逐步加仓。

02-06 17:31

分红收益🉐=分红金额💰*0.8*0.9吧?

02-06 20:17

$粤海投资(00270)$ 香港注册非居民企业,港股通20%,香港账户0%

02-07 16:17

股市近期大跌之后,港股粤海投资目前的股息率(TTM)已高达14%,市盈率只有6倍,而市净率更是只有0.67倍。公司是广东省属国企,主要经营粤港地区的水资源资产,具有公共事业属性,这个股价和股息率看起来十分诱人。
粤海是否是一个超值的投资机会,未来几年股息率如何,我来梳理一下。本篇主要拆解粤海的业务经营情况,下一篇将重点分析地产板块对利润的影响以及公司未来利润、分红。
粤海投资历史悠久成立于1973年,并于同年在港上市,是全国各省市驻港企业中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公司。公司实控人为广东省政府,公司主要有六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水资源、物业和地产、发电、百货营运、酒店经营及管理、道路及桥梁,大部分业务利润常年保持稳定,2022年各业务收入及利润如下图所示:
一、水资源业务
1、业务简介
水资源业务以原水供应为主,将原水卖给粤港地区的自来水公司,该业务是公司的核心资产,在过去十年贡献了超过60%的收入和70%以上的经营利润,业绩表现一直很稳定。在2011年之前仅为东深项目(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之后也在其他城市扩展了一些小业务(供水、污水处理等),该板块利润贡献最大的为东深项目。
2、东深工程
水资源业务核心资产是东深项目,公司持股95.08%,东深项目缘起于1962、1963年华南大旱,为缓解香港缺水问题,周总理批复中央拨款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供应香港同胞。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经八级提水,使东江水沿石马河流至深圳水库,最终注入香港。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广东省政府于2000年8月将价值240亿元的东深供水工程注入粤海,粤海投资从此获得对香港、深圳和东莞提供原水的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东深项目覆盖目前香港用水的70%左右,深圳用水的50%左右和东莞沿途8个区县用水的80%左右。
东深工程原水供应量保持在23亿方左右,其中35%的量供应香港,65%的量供应深圳与东莞,但是对港的供水收入占比高达75%。
对香港供水定价方式采用“统包总额”的付费模式,每隔3年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定期商定下个三年每年的水价总额。该模式即在11亿方的供水量限额以内,无论每年香港实际使用多少东江水量,水价总额均按之前订立的总价结算,这样就保障香港用水的稳定供应。
香港地区用水结构为优先使用本地集的雨水,这部分约2-3亿方,冲厕所用海水,其余淡水主要使用东深项目供水,约6-8亿方。香港实际用水量也并未超过协议约定的11亿立方米上限,采用“统包总额”的付费模式对公司来说较为有利。
香港供水价格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直接协商,粤海投资并不参与,大约在当年10月-11月可以协商确定出未来三年水价:2018-2020年47.9、48.07、48.2亿港币,2024至2026年基本水价分别为51.36、52.59及53.85亿港币,供水价格随着物价指数、汇率、成本变动而逐步上调。
二、其他业务
1、自持物业经营
物业经营属于公司公告的“物业投资与发展”板块(还有地产),该板块为公司第二大业务。自持物业的经营过去十年的营业收入占比稳定在10-15%之间,利润贡献在15%左右,主要经营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和办公楼部分,其他项目贡献很小。
2017年收购粤海置地后增加了房地产业务,目前房地产下行对公司有一定的拖累,地产的减值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下一篇分析的重点。
2、百货
百货营运板块主要是天河城百货,但竞争比较激烈,给粤海的贡献较小。2019年营收6.65亿港币,利润有1.73亿,到了2022年营收还有8亿,但利润就只有3300万了。
3、电力
电力业务主要是粤海投资并表的中山电厂(持股75%,机组容量600MW)和持股25%的联营公司粤电靖海电厂(机组容量3,200MW)。2019年营收12亿,利润有3.6亿,到了2022年营收增长到15.3亿,但是利润亏损5400万,受煤价影响大。发电业务受到高煤价的影响,有改善的预期,若煤价回归正常,则有可能恢复到2019年利润水平。
4、酒店
酒店经营与管理主要有5间星级酒店,其中以粤海喜来登贡献为主。该业务在2019年营收6亿港币,利润有9500万,2022年营收下降到3.86亿,利润亏损5600万。疫情对酒店影响较大,未来酒店板块有可能恢复一些利润,但对粤海的整体盈利情况影响较小。
5、道路和桥梁
主要是靠经营的高速公路贡献业绩,公司很早就开始运营高速公路,后陆续出售,最近几年又投资了一些高速公路资产。
2015年公司出资25.88亿港元收购兴六高速公路(兴六高速公路是南宁至玉林的一条高速公路,于2003年8月建成通车,包括长达99.6公里的主线,及通往兴业、贵港及横县三条总长达52.7公里的支线),这条公路已经成熟运营多年。
还有一个银瓶PPP,是与东莞谢岗镇合作的非营利性项目,公司负责建设和后期维护,建完后政府分期付钱,目前除处于建设中,估计未来产生不了多少利润。
道路和桥梁业务在2019年营收7.7亿,利润5.3亿;2022年营收6.48亿,利润3.57亿,整体比较稳定。
综合看,粤海投资的主要业务板块经营稳定,特别是贡献过半的水资源业务在未来几年利润将会维持在45亿左右,持有的物业地理位置优越、利润有保障,百货和酒店对公司贡献小、影响也很小,发电业务未来有可能利润回升,公司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地产业务的减值,下一篇将着重分析公司地产业务的减值、未来利润和分红。
@珠海股怪 @学知利行 @超级鹿鼎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今日话题
$粤海投资(00270)$ $洪城环境(SH600461)$ $北控水务集团(00371)$
#今日话题# #高股息率投资# #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