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指标揪出 “不务正业” 的公司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

管理层是否专注,是否把所有精力聚焦在核心业务上,是否靠内生性增长发展业务,在财报上都留下了痕迹,我试着开发了一个指标,非经常性业务收支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后简称“非经常收支比”)。

非经常业务包括:其他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处置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少数股东损益。

下图是我统计了A股所有公司2016年和2018年的财报,跟踪了“非经常收支占比” 较高公司后续两年的股价表现,从两期跟踪看,当该指标大于10%时,2016年有827家公司,2018年有1004家公司,占整个市场的25%左右,股价表现均跑输大盘10%左右。当该指标设为20%时,2018年有556家,跑输大盘23%。

该指标数值较低时,公司的股价表现与大盘区别并不显著,因此,该指标更适合做扫雷指标,也就是一家公司非经常性收支较大时,要引起警觉,很有可能业务发展不够专注,或者主业遇到了瓶颈。

 #价值投资#    #价值之道#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石油(P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