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投资规划

发布于: 雪球转发:28回复:90喜欢:104

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9.6万辆,环比4月增长6.7%,同比增长174.2%,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6.2万辆,同比增长186.1%;插电混动销量3.4万辆,同比增长128.5%,占比17%。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1.4%,1-5月渗透率9.4%,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5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1.7%。乘联会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测销量调高至240万辆(券商已经上调到250万辆以上)。

根据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那么国内渗透率就会在年底向12%发起冲击,明年过15%,12%就是我对汽车智能化爆发的临界点的判断,同时我在和朋友们讨论的时候得出一个结论,汽车电动化到了国家预定的渗透率25%就会增长缓慢,那时候这些公司业绩突出但成长速度会大幅降低,估值会一降再降,所以用现在80倍,120倍的估值去看几年后业绩不错的锂电池公司,就是没把投资基础理论理解透,成长股做的是成长,那时候还重仓就是价投了,是做行业集中化。另外一点,汽车智能化是100%,不像电动化25%就到了分水岭,因为燃油车也会上智能化,搞清楚这个,才能真正理解汽车智能化怎么看,如何做的问题。当前还是电动化为主,我持仓也是如此,关注点在渗透率上,特别是要把五菱这种硬件配置几乎没有的排除掉。

说一下我现在配置,锂电池两个(星源材质欣旺达),一个是产业链壁垒高居的隔膜,一个是后生崛起的锂电下游厂商;汽车智能化(四维图新华阳集团保隆科技),选这三个最大的原因也就是费雪所说的做成长股第一要素是关注企业营收曲线上的增长,从我在雪球开始写星源材质过去一年多了,也证明了它营收上的增长是爆发的,先涨营收再涨利。暂时看这三个营收都还没上来,华阳也是靠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才涨上来的,但基于对公司深入调研和认识,下个阶段业绩上来的时候股价也不是现在的样子;第三个是云计算,这个仓位暂时还不够大,因为前面两个板块占据了很大的资金,后面慢慢平移,这个行业配置了光环新网数据港,一个是深度绑定外资亚马逊,一个是深度绑定国内云计算大头阿里巴巴,更加偏向于亚马逊,因为外资开放力度和公司做的投入都很大;最后一个是三七互娱,从吉比特摩尔庄园的现象级游戏可以推导出七月份三七互娱的魂师对决也会大幅带动股价,希望公测日期别再延后了。

因为恩捷和美国LG旗下公司签订供应合同,很多人让我点评一下,会不会对星源有影响,这个我之前讲过,只是太多人看到长篇大论就觉得麻烦或者一目带过。

这么说吧,新能源产业链如果出现锁单,抢单行为,那么就是客户下了很大的订单指引,因为绝大部分都是重资产,没有明确的订单指引是不敢大肆扩张的,2017那波死了多少企业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之前我也讲过星源材质常州工厂是宁德,三星,LG三者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这次100亿投资具也是如此,不过牵引大头是南通市政府。

下周三16号星源材质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恩捷能打入北美市场,那是因为和C有合作,彼此有利益关系,而C全球在起诉星源,暂时胜出仅仅在星源没有工厂的英国,星源想要直接进入北美市场是不太可能的,起码暂时是这样,因为一旦有这个想法,那么高额的诉讼费用就是一大掣肘,更别提什么扣押产品之类的,所以希望星源进入北美市场的就不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商业斗争常识。星源和NV的合作协议我没有具体讲,也只有几个人知道我说的一部分,我能知道一些细节是我的商业渠道,是需要给对方提供酬劳的,并且确实不能讲太多。现在是隔膜供不应求的阶段,如果非要把两者2024年才开始竞争放在2021年看,着实有点杞人忧天了,同样,2023年就要开始评估行业之间的竞争,到底是两者之间的摩擦还是打死其他同业竞争者,这些都还不得而知,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锂电池手里就这两个,并且仓位很大,这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在我交易范围内的次要矛盾是汽车电子,也是今天文章接下来要讲的重点。

前瞻性的判断、解读和交易,才能真正验证一个投资者的实力。

前段时间拜登加大了对美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低于欧洲和中国。

当前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8%,中国6%,美国2%三大地区的差异特别明显。新能源发展计划是奥巴马率先提出,中国08年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做出的紧急制定(此处得益于武汉老湿微博才勾起回忆)。

美国虽然是先驱,但由于页岩油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土从石油进口大国转为出口大国,新能源这种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并不切合实际。

中国为什么在当前锂电池全球产业链占比超过75%,根本原因是在08年开始的锂电技术创新发展计划,虽然这里面滋生了很多骗补企业,但政策导向的成果还是显著的,不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依旧像燃油一样被日韩欧美卡着脖子,依旧没有中国自主的核心技术。

欧洲挪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80%,街上跑的大多数都是电力驱动或者混动,虽然挪威只有500多万人口。挪威身处北欧,电动车被诟病的气温问题在那里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最大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和中游部分公司加工成本的高居,特别是碳酸锂,六氟磷酸,铜箔。这几类产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虽然在周期底部做起来能赚大钱,但确实不符合我的交易策略,这也是为什么选择之初上了隔膜的原因,行业壁垒,毛利率是我考量的重要因素。

钢铁、铜、铝价格都在历史新高或者新高附近,这大大制约了下游整车商的利润,最终都会在涨价周期内反应到终端售价上,继而影响销量。

因为做汽车电子是建立在汽车电动化渗透率的基础上,所以跟踪好上游价格的波动和销量的变化是很有必要的,五月新能源销量创了单月新高,暂时看价格对销量影响不是很大,可能是下游售价还没涨的原因吧。最好的判断节点是今年中秋前后,因为往年金秋十月都是汽车促销时间,今年主打应该是新能源汽车,届时从上游价格和终端售价以及销量环比来比对,很容易判断出汽车电子的爆发是否来临。

在雪球有朋友留言,说汽车电子方面燃油车比电动车应该更快更早,这个观点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之前文章讲过差异化配置,电动汽车对比传统燃油车,电动化暂时不能算作优势,由于里程和充电速度的掣肘,反而是劣势,促使消费者从燃油转向电动的最大原因是它的智能化。燃油车智能化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汽车动力输出的问题,二是购车成本的问题,燃油车把核心都放在发动机变速箱上了,添加一定的智能化配件性价比就远不如纯正的新能源车了。

我特别看重辅助安全功能,车道偏离预警,疲劳监测这类功能。

以前没有或者说高端车型才有,普通消费者很难接触到,所以在选择上并不是硬性要求,但当你试驾或者朋友购买了搭载这类功能的汽车并向你叙述以后,他有的我也要这种想法就会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燃油车这块,国内销量大头是大众和日企几大巨头,大众现阶段在电动化可谓是破釜沉舟,穷追猛打。反观日本几大车企,除了雷克萨斯这种高端车型可以看到不少智能化影子,丰田日产比较卖座的几种车型还是以油耗低,保值率高,零修率低为卖点。

华阳集团几个核心的汽车电子产品:

1,360环视系统,这点我个人认为是汽车必备功能,当你错车、停车、倒车、或者经过狭小路段时,360环视系统可以让你在一块2D屏幕上全面看到车身周围情况,对女性司机来说简直是神器,特别是夜间行车,还有就是上车启动时,可以不用绕车检查就能看清楚汽车周围是否有小孩、宠物或者障碍物。这个功能不少燃油车也具备,但重视程度和成像质量还是差了些,说白了就是没办法花太多钱在这上面。

2,HUD,上次去华阳调研,明确提到HUD必须搭配高精度地图才能把它的能力完美展现。HUD就是把行车数据和部分导航功能反映在了前挡风玻璃上,不用侧视看导航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并且HUD的呈现效果也很大幅度的提高了导航准确度。

3,汽车无线充电。

4,自动泊车。

5,疲劳驾驶监测。

6,流媒体后视镜。

7,双联屏+中控车机。

看得出来,华阳集团的产品重心在于安全和便捷两个层面,把这两点放在消费来看,属于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往往催生戴维斯双击牛股。

当前中国HUD企业市占率仅为5%,主要是配套蔚来的泽璟电子,配套长城汽车华阳集团,其余日美德占据了剩下95%的市场份额,在HUD领域中国企业技术并不落后国外,主要是在这种智能化配置上,国产汽车和消费者的接受度才刚有起色,一个好的市场才能滋生好的产品,当前国产汽车的崛起,一定会带动这类智能化硬件公司的成长。

华阳集团前面讲过很多细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大部分投资者想知道的并不是公司在做什么,能做多好,更多是想知道业绩怎么样,市值看到多少亿,这里我给一个较粗略的回答:华阳集团接下来3-5年主要增量来自于汽车电子,主要服务对象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并且基本锁定了这两个车企新旧车型,如果仅仅从这两个车企出发,那么2024年看到500-600亿市值,中间肯定会出其他车企的合作订单,再根据订单情况做估值评估。HUD的技术性还是存在很大的壁垒的,渗透率一旦过了12%甚至15%,那么汽车电子的需求将是井喷式的,届时制约华阳业绩的不是市场而是产能了,就像现在锂电池材料一样。

保隆科技

保隆科技老业务主要是汽车金属管件,属于燃油车硬件配套,主要采购是英飞凌芯片,业务大多在北美。公司现在增长计划从两个方面入手:1发展汽车电子、自动驾驶配套业务;2北美业务大幅向国内转移。

新增业务单价最大是空气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包括空⽓弹簧和减震两部分,悬挂主动化是明确趋势,以往主要配置在六七十万以上的豪车,现在新能源车30万+空悬成了舒适性配置,也是汽车消费升级之一,代表车型蔚来极氪001。空⽓弹簧系统目前全球竞争格局较好,国内主要是中鼎股份,新增配套蔚来的保隆科技

中鼎股份暂时是国内空悬配套第一,毛利率12.06%,净利率仅仅3.59%,单车价值3000左右。中鼎保隆两者都存在一样的问题,就是产品单值虽然较大,但业务多在国外,中间财务、销售费用高企,所以很大程度的压低了利润率,我没详细研究过中鼎,但是就保隆来说,公司未来战略计划中的业务区域性转移,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在成本和财务方面的支出。

做成长股,要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判断,再深入到个股去研究它的营收增长预期,最终估值是在营收、毛利率、净利率的综合上来做判断的。譬如现在重仓的隔膜星源材质,首先根据全球锂电客户判断隔膜需求,然后看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毛利率判断出隔膜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根据公司的扩产计划就能算出每个时间点的大概利润,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去操作它将是得心应手的,涨了不喜,跌了不忧,投资就变得简单了。

后面我会根据费雪的选股标准来做个股的拆解,力求详尽如星源材质,现在核心还是放在锂电池上,平时工作常态是做好跟踪即可。今天文章没有讲四维图新,一个是前面刚用几千字讲过,另一个是必须等中报才能做一些节点判断。

至于云计算,还是我几个月前讲的观点:上一次数据中心的爆发,是源自短视频的爆量,下一次是VR+汽车自动驾驶数据的爆发。

抓住当下核心,做好合理的仓位配置。

因为不靠这个吃饭,所以不会经常更新文章,有什么信息公众号或者微信私下交流都行,这里推荐一下我的公众号:崔的投资笔记。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如果你对未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那么成功的唯一代价就是等待。

 $星源材质(SZ300568)$    $华阳集团(SZ002906)$    $保隆科技(SH603197)$   

精彩讨论

山水之间10242021-06-14 09:08

所以,遇到机会我会很愿意去调研去找找专家求证,机会也是跑出来的。

努力a运气7312021-06-14 13:41

我入市三年,尝试过长线,短线打板,慢慢的发现还是要了解公司重仓买入拿住,才能赚到钱。2019年十一月份重仓七十块买入宁德时代,拿到了250我卖了,赚了钱但格局还是太小了。今年2月份满仓买了拓邦,目前还在持有。星源我是买入不到两个月,加资金进来买的,之所以这么高还买,是因为我看好它以后。反正炒股能赚大钱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当然,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赚钱模式。

全部讨论

叫我雪人王2021-11-30 23:30

满分预判

岁月神偷VV2021-08-23 11:20

哇塞,涨工资的细节都观察到了,

山水之间10242021-07-31 21:22

学学学习ing2021-07-31 21:21

再次研读,汽车智能化,谢谢

山水之间10242021-07-06 06:50

再见二十世纪2021-07-06 05:33

通读了,很有料

红茶馆主2021-06-24 18:36

我本来是转发的,手误

山水之间10242021-06-22 23:42

不是应该转发加上这段话吗?

红茶馆主2021-06-22 23:38

根据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那么国内渗透率就会在年底向12%发起冲击,明年过15%,12%就是我对汽车智能化爆发的临界点的判断,同时我在和朋友们讨论的时候得出一个结论,汽车电动化到了国家预定的渗透率25%就会增长缓慢,那时候这些公司业绩突出但成长速度会大幅降低,估值会一降再降,所以用现在80倍,120倍的估值去看几年后业绩不错的锂电池公司,就是没把投资基础理论理解透,成长股做的是成长,那时候还重仓就是价投了,是做行业集中化。另外一点,汽车智能化是100%,不像电动化25%就到了分水岭,因为燃油车也会上智能化,搞清楚这个,才能真正理解汽车智能化怎么看,如何做的问题。

山水之间10242021-06-20 17:19

汽车人,变形。